(唐朝歷史)唐朝長孫皇后:令武則天汗顏的李世民皇后
來源:內部資料
糾錯
唐朝長孫皇后簡介:長孫皇后(600年——636年),小名觀音婢。生于開皇二十年,卒于貞觀十年,終年36歲。唐朝長孫皇后13歲嫁給李世民,當時李世民16歲。長孫皇后一生為唐太宗生了三個兒子,長子承乾,次子李泰(李世民第四子),三子李治(李世民第九子)。
唐朝長孫皇后讓武則天汗顏
唐朝長孫皇后絕非一般的女人。她氣度寬宏,謙虛待人,還有過人的機智。長孫皇后以非同一般的智慧,點點滴滴,像雨露一樣濟助李世民。她的賢淑和美德深受后人贊揚。就是這樣的一個女子,讓一代女皇武則天也望塵莫及。
武則天以政治鐵腕統(tǒng)治天下,而長孫皇后以征服自己所愛的男人征服天下、征服后世。長孫皇后的政治智慧與遠見卓識透過她的夫君大放異彩,她的嫻雅淑惠與端秀從容將唐太宗的后宮打理得井井有條,以自己的言行舉止感染后宮的每一個如花女子。即便是那些野心勃勃、覬覦皇后寶座的嬪妃,長孫皇后也以她的柔而韌的特質令她們感佩。
唐朝長孫皇后以夫為尊的自我定位
唐朝長孫皇后的不同凡響之處在于她的自我定位。長孫皇后的自我定位是什么呢?就是以唐太宗為準繩,以皇帝的大業(yè)為目標。她自己和自己管理的后宮,都是皇帝大業(yè)的一部分。這就是說,長孫氏始終是唐太宗的一個方面軍。這就是很標準的母儀天下。從這個意義上講,長孫皇后與其他大臣一樣,也是李世民的部下。只要是部下,就有如何處理上下級關系問題。穩(wěn)定后宮的一個重要意義是不要對朝廷治理天下形成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