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zhàn)國)秦穆公生平簡介,死亡后殉葬177人
來源:內(nèi)部資料
糾錯
秦穆公(?—前621),一作秦繆公,春秋時代秦國國君。嬴姓,名任好。在位三十九年(前659年-前621年)。謚號穆。在《史記》中被認定為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非常重視人才,其任內(nèi)獲得了百里奚、蹇叔、由余、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等賢臣良將的輔佐,曾協(xié)助晉文公回到晉國奪取君位。周襄王時出兵攻打蜀國和其他位于函谷關以西的國家,開地千里,因而周襄王任命他為為西方諸侯之伯,遂稱霸西戎,為四百年后秦統(tǒng)一中國奠定了基石。公元前621年秦穆公安葬于雍(今寶雞鳳翔東南),殉葬的人數(shù)達一百七十七人,《左傳》文公六年曾這樣記載“秦伯任好卒,以子車氏三奄息、仲行、針虎為殉,皆秦之良也,國人哀之,為之賦《黃鳥》?!?
秦穆公繼位當年(前659年),就親自帶兵討伐茅津(今山西芮城東)的戎人,開始了擴張疆土的事業(yè)。秦穆公娶晉太子申生的姊姊穆姬為妻。穆公五年(前655年),晉獻公滅虞,俘虜了虞公及其大夫井伯、百里奚,就將他們作為穆姬的媵人(隨嫁的人)陪嫁到秦國。百里奚不愿忍受奴隸的生活,逃到宛(今河南南陽),被楚國人捉去。秦穆公派使者到楚五張公羊皮將他贖回當七十余歲的百里奚,又用很重的禮品,將蹇叔請來秦國,任命他為上大夫。
晉獻公晚年,驪姬之亂,公子重耳和夷吾出逃。穆公九年(前651年)晉獻公死,驪姬子奚齊繼位,旋即被其臣里克殺死。秦穆公派百里奚帶兵送夷吾回國繼位,為晉惠公。夷吾事先答應將河西八城割給秦作為謝禮,但繼位后卻毀約。晉臣丕豹逃到秦國,受到穆公重用。十二年(前648年)晉國旱災,秦穆公運了大量粟米給晉。十四年(前646年),秦國發(fā)生饑荒,晉國不僅不給秦國糧食救災,反而乘機出兵,於次年攻秦。雙方在韓原大戰(zhàn),秦軍最終生俘晉惠公。在周襄王和穆姬的請求下,秦穆公與晉惠公結(jié)盟后,將其放回。晉惠公送太子圉到秦國為質(zhì)子,并將黃河以西的地方獻給秦國,秦的東部疆界擴至龍門。二十三年(前637年),晉惠公死,其子子圉逃回國繼位,為懷公,繼續(xù)迫害逃亡的公子重耳。秦穆公於是將重耳從楚國迎來,以極為隆重的禮節(jié)接待,將女兒文嬴及四位宗女嫁其為妻,然后於次年送重耳回國為君,是為晉文公。晉文公殺死子圉,在秦的參與下,尊王攘夷,敗楚城濮,成為霸主。三十年(前630年),秦又出兵幫助晉文公圍鄭。鄭老臣燭之武夜里從圍城中繩出,見秦穆公說:“鄭國滅亡,於秦不利。晉人這次開拓了東邊的領土,下次就會向西邊的秦國用兵。大君何必損害自己國家的利益,共幫助晉國呢?”秦穆公於是與鄭結(jié)盟,留杞子、逢孫、楊孫戍守,罷兵而還。
秦穆公三十二年(前628年)冬,晉文公死。秦穆公便想借此機會打敗晉國,謀求霸業(yè)。他命孟明視為大將,西乞術和白乙丙為副將去打晉國。結(jié)果秦軍敗績,孟明視、西乞術和白乙丙三員大將都成了俘虜。三十四年(前62前6年),秦穆公又派孟明視等帶兵東向,與晉軍戰(zhàn)於彭衙(今陜西白水東北),秦軍再次失敗。兩次較量,秦東進的路被晉牢牢地扼住,只得轉(zhuǎn)而向西發(fā)展。
穆公三十六年(前624年),秦穆公親自率兵討伐晉國,渡過黃河以后,將渡船全部焚毀,表示誓死克敵的決心。秦軍奪得王官(今山西聞喜西)和郊。晉軍不敢出戰(zhàn),秦軍從茅津渡過黃河,到南岸崤地,在當年的戰(zhàn)場為戰(zhàn)死的將士堆土樹立標記,然后回國。三十七年(前623年),秦軍出征西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包圍了綿諸,在酒樽之下活捉了綿諸王。秦穆公乘勝前進,二十多個戎狄小國先后歸服了秦國。秦國辟地千里,國界南至秦嶺,西達狄道(今甘肅臨洮),北至朐衍戎(今寧夏鹽池),東到黃河,史稱“秦穆公霸西戎”。周襄王派遣召公過帶了金鼓送給秦穆公,以表示祝賀。
三十九年(前621年),秦穆公死,安葬於雍(今陜西鳳翔東南),殉葬而死的有一百七十七人,其中包括子輿氏的三個兒子奄息、仲行、針虎。這三人十分善良、勇武,國人對此悲痛萬分,賦《黃鳥》之詩,唱道:“彼蒼者天,殲我良人;如可贖兮,人百其身!”意思是,青天呵,怎么將這么善良的人給殉葬了?如果可以贖命,我們寧愿出一百條命將他們換回來!
關鍵詞:春秋戰(zhàn)國作文素材,春秋戰(zhàn)國語文素養(yǎng),易優(yōu)語文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