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朱泥壺的泥料屬于紅泥,是紅泥中的精品,因此并不是所有的紅泥都屬于朱泥范疇的,朱泥只是紅泥中很小的一部分而已。朱泥的含鐵量較其他紫砂泥高,產(chǎn)在嫩泥礦層的底部。《陽羨茗壺系》載:“石黃泥,出趙莊山,即未能風日之石骨也,陶之乃變朱砂色。”石骨的意思就是未完全風化的土塊,質地堅硬,一如頑石,開采時非得用硬器掘之不可。
朱泥壺因為其含氧化鐵的成分高,所以其作品最大的特色就是色彩飽和,紅艷欲滴,而且燒成后表面有柔和半透明狀的紅色光澤,感覺質地細膩,有金屬之聲,清脆悅耳,為其他紫砂所不及。而佳品朱泥表面顏色不僅僅是單一的紅色,天然的佳品朱泥燒成后會發(fā)出迷人的七彩光暈,其光澤韻味相當豐富。
提升作文素養(yǎng),尋找作文素材,就來<A http://www.zequeka.cn/yuwensuyang/>易優(yōu)作文素養(yǎng)</a>。
紅泥的礦藏量,遠不及紫泥,甚至少于本山綠泥。因此,朱泥作為紅泥中的精品,其礦藏量就少之又少了。純正的朱泥歷來就非常名貴,是用斤兩計價出售的。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純正朱泥礦源有限,并且采掘難度大。而佳品朱泥之所以這么稀有,是因為其形成環(huán)境因素影響極大。被《陽羨茗壺系》稱為“石黃泥”的朱泥,自古以來為世所公認,是產(chǎn)于宜興的趙莊山。近年傳聞宜興黃龍山富產(chǎn)朱泥,所以有了“今日朱泥非明清朱泥”之說。因為佳品朱泥是有嚴格的技術指標要求的。專家們根據(jù)明清朱泥壺的特點得出結論,佳品朱泥燒成后收縮比應為18%以上,否則將直接導致朱泥密度低,結晶效果不理想,燒成后無鏗鏘聲;佳品朱泥應含有石英成分,經(jīng)1100℃~1130℃的中溫燒制后,其亮度色澤是判定朱泥好壞的參考。另外,佳品朱泥還有其得天獨厚的“帶油性”。而盛傳朱泥蘊藏量豐富的黃龍山,其大部分紅泥的收縮比僅為10%左右,因此黃龍山的礦源不能稱為朱泥,只能算紅泥,用此為原料燒制的“朱泥壺”已不是歷史上所指的朱泥壺了。
易優(yōu)作文網(wǎng)名師改作文(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 ),易優(yōu)作文評分系統(tǒng),易優(yōu)作文打分系統(tǒng)。
再者,朱泥中加入氧化錳,燒成后呈紫色,便有非常不同的感覺,紫色朱泥壺的精巧細膩,遠非其他紫砂壺所能及。朱泥壺的紅色在外國人的眼里是東方的象征。正是由于這個原因,清初,朱泥壺作為中國紫砂壺惟一出口的紫砂,出口到歐洲幾國。一位外國朋友樂賓納在《宜興陶藝西漸》一文中提及17世紀中葉宜興紫砂壺的外銷時有記載:在1680年曾有1 600多件朱泥壺運往阿姆斯特丹。而英國東印度公司也曾記載,1679年由漳州運抵印尼亞加達“七箱朱泥茶壺”。這些朱泥壺的真貌可由從1752年在南中國海沉沒的荷蘭商船“熱德馬森號”打撈出來的朱泥壺了解。
由于朱泥資源的枯竭,加上朱泥成壺技藝上的相當難度,朱泥壺的生產(chǎn)眼下很難一見。倒是先人的件件遺物,既天生麗質又巧奪天工,各具神韻,讓我們有幸欣賞這一古老藝術作品的瑰麗多姿。 在線作文批改系統(tǒng),<a href=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易優(yōu)名師作文批改</A>
1.本文中說佳品朱泥是有嚴格的技術指標要求的,以下對其特點的說明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佳品朱泥表面顏色不僅僅是單一的紅色,天然的佳品朱泥燒成后會發(fā)出迷人的七彩光暈,其光澤韻味相當豐富。
B.佳品朱泥形成環(huán)境因素影響較大,再加上采掘難度大,所以其礦源有限,十分稀有名貴,歷來是用斤兩計價出售的。
C.佳品朱泥燒成后收縮比應為18%以上,否則將直接導致朱泥密度低,結晶效果不理想,燒成后無鏗鏘聲。
D.佳品朱泥應含有石英成分,經(jīng)1100℃~1130℃的中溫燒制后,亮度色澤較好。另外,佳品朱泥還有得天獨厚的“帶油性”。
2.下列對朱泥壺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朱泥壺的泥料屬于紅泥,只占紅泥中的一小部分,是紅泥中的精品,所以并不是所有的紅泥都能做成朱泥壺。 在線作文批改系統(tǒng),<a href=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易優(yōu)名師作文批改</A>
B.朱泥壺含氧化鐵成分較多,所以其最大的特色就是色彩飽和,而且燒成后表面有柔和半透明狀的紅色光澤,有金屬之聲。
C.朱泥壺的紅色在外國人的眼里是東方的象征,因此,朱泥壺作為中國紫砂壺惟一出口的紫砂,出口到了歐洲幾國。
D.先人留下的朱泥壺,既天生麗質又巧奪天工,各具神韻,讓我們有幸欣賞這一古老藝術作品的瑰麗多姿。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
A.朱泥含鐵量較其他紫砂泥高,產(chǎn)在嫩泥礦層的底部。據(jù)《陽羨茗壺系》載,趙莊山與黃龍山均有出產(chǎn)。
B.紅泥的礦藏量,遠不及紫泥,甚至少于本山綠泥。因此,朱泥作為紅泥中的精品,其礦藏量就少之又少了。
C.《宜興陶藝西漸》曾提及17世紀中葉宜興紫砂壺的外銷情況:在1680年有1600多件朱泥壺運往阿姆斯特丹,1679年有“七箱朱泥茶壺”由漳州運抵印尼亞加達。 蘇州語文閱讀寫作培訓課程推薦,<a http://www.zequeka.cn/miniform/type_1.html>蘇州中小學語文閱讀寫作培訓</a>
D.由于朱泥資源的枯竭,加上朱泥成壺技藝上有相當難度,現(xiàn)在燒制的“朱泥壺”已不是歷史上所指的朱泥壺了。 ——作文培訓,作文投稿,閱讀寫作能力提升,就來易優(yōu)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