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邊兩個文言文語段,完成21—26題。(16分)
甲: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献印遏~,我所欲也》)
乙:公孫儀1相魯而嗜魚,一國盡爭買魚而獻之。公孫儀不受。其弟子諫曰:“夫子嗜魚而不受者,何也?”對曰:“夫唯嗜魚,故不受也。夫即2受魚,必有下人3之色;有下人之色,將枉于法;枉于法,則免于相,雖嗜魚,彼必不能常給我魚,我又不能自給魚;即無受魚而不免于相,雖嗜魚,我能長自給魚?!贝嗣鞣蚴讶瞬蝗缱允岩?。 全國優(yōu)秀作文大全 易優(yōu)作文網(wǎng) www.zequeka.cn 學(xué)作文,到易優(yōu)
?。ā俄n非子·外儲說右下》)
注釋:1公孫儀:春秋時魯穆公的相。2即:假如。3下人:遷就他人。
21.解釋加點的詞語。(4分)
(1)蹴爾而與之()
?。?)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
(3)公孫儀相魯而嗜魚( )
?。?)其弟子諫曰()
22.翻譯句子。(4分)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
?。?)夫子嗜魚而不受者,何也?
23.甲文“此之謂失其本心”中的“此”指代什么?(2分)
24.乙文中哪句話表達了公孫儀的觀點?(2分)
25.從公孫儀對受魚和枉法關(guān)系的分析,可以看出他有怎樣的品質(zhì)?(2分)
26.概括這兩個語段內(nèi)容上的相同之處。(2分)
[答案]
21.(1)用腳踢(2)通“辨”,分辨(3)特別喜歡(很愛好)(4)他,指公孫儀
易優(yōu)語文題庫,同步教材,真題演練,提分就是快 https://cs.euzW.net
22.(1)一碗飯,一碗湯,得到這些就能活下去,得不到就得餓死。 (2)先生喜歡魚卻不接受(別人送給的)魚,為什么呢?
23.萬鐘則不辨禮義而受之(或: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如用自己的話答出這個意思也可。)
24.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
25.公孫儀是個注重防微杜漸(清醒自律),清正廉明的人。
26.兩個語段都是寫在利與義面前如何抉擇的問題。
——(文言文閱讀理解)孟子《魚,我所欲也》“公孫儀相魯而嗜魚”比較閱讀答案,來自易優(yōu)作文網(wǎng),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學(xué)作文,學(xué)閱讀,提升語文閱讀寫作能力,就來易優(yōu)作文。
更多語文試題請訪問“易優(yōu)語文測評系統(tǒng)”,名著名篇閱讀效果檢測,中小學(xué)語文題庫,在線模擬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