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文”,也叫“互文見義”,是把應該合成一句的話分成兩句來說,上下文義互相呼應、補充。如范仲淹《岳陽樓記》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應理解為“不以物喜悲,不以己悲喜”。曹操《觀滄海》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也用了互文(互文見義)的修辭手法:句中不但說“日月之行”,也說“星漢之行”;不但說“星漢燦爛”,也說“日月燦爛”。合起來說,“日月星漢之運行與燦爛,均若出于滄海之中”。王昌齡的詩“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也用的是互文的修辭,意思是“秦、漢時的明月和關(guān)隘”。
可以看出,運用“互文”構(gòu)成的上下兩句,往往是對稱的,這就增加了語言的形式美與節(jié)奏美。
《備戰(zhàn)中考語文古詩文文學常識之什么是互文_文學常識》由易優(yōu)作文網(wǎng)(www.zequeka.cn)收集整理,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作文培訓,作文投稿,閱讀寫作能力提升,就來易優(yōu)作文。
蘇州語文作文閱讀培訓,就來易優(yōu)作文 www.zequek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