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譯文《論語》第十五章 衛(wèi)靈公篇(35)
子曰:“民之於仁也,甚於水火。水火,吾見蹈而死者矣,未見蹈仁而死者也?!?
The Master said, “Virtue is more to man than either water or fire. I have seen men die from treading on water and fire, but I have never seen a man die from treading the course of virtue.”
【原文】
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①。水火,吾見蹈而死者矣②,未見蹈仁而死者矣?!?
【今譯】
孔子說:“人民對于仁德的需要,超過對水火的需求。我見過溺水蹈火而死的,卻沒見過為實踐仁德而死的?!?
【注釋】
①甚:超過,勝過。
②蹈(dǎo):踏,踩。引申為追求,實踐。
【評點】
此章孔子勉勵人們去實踐仁德??鬃诱J為仁德比日常生活中的水火更重要。沒有水火,大不了是個死;沒有仁德,就要喪盡人性,不成其人了。“哀莫大于心死,而身死次之?!保ā肚f子•田子方》)
生活里有蹈水火而死的,有投水自盡,有舉火自焚,卻不曾見到由于實施仁德而死于非命。孔子為此深為感嘆??鬃訛榱颂岣邔W生對仁德的認識,他把仁德與水火進行比較,指出仁的重要性,并聯(lián)系當時的社會情況,鼓勵學生追求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