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lián)故事)俞樾一家的問答聯(lián)
來源:內(nèi)部資料
糾錯
俞樾[yuè]是清朝末年有名的經(jīng)學家、古文字學家。民主革命家章太炎 就做過他的學生。
有一天,俞樾和妻子,女兒一塊到杭州去玩,累了就在冷泉亭上歇著。 老伴一抬頭,看見亭子上寫著一副對聯(lián):
泉自幾時冷起? 峰從何處飛來?
這副對聯(lián)是明朝末年有名的書法家、畫家董其昌寫的。“泉”是指冷泉 亭,“峰”是指杭州的飛來峰?!帮w來峰”是西湖有名的景致,是一座孤山。 傳說東晉時候,有個印度和尚來這兒看見了這座山,說是象天竺國[天竺 zhú 國,我國古時候把印度叫“天竺國”]的靈鷲[jiù]山,不知什么時候飛到這 兒來了。打那兒起,人們就把這座山叫做“飛來峰”。
老伴讓俞樾作一副答聯(lián),俞樾笑著說:
“泉自有時冷起; 峰從無處飛來?!?老伴說:“不如說—— 泉自冷時冷起;峰從飛處飛來?!?
俞樾的女兒俞繡孫聽了,笑著對兩位老人說:”我也作了一副答聯(lián)——
泉自禹時冷起; 峰從項處飛來?!?
上聯(lián)的“禹”[yǔ]是指大禹,大禹治水的傳說誰都知道,這好懂;可 下聯(lián)的“項處”是怎么回事吶?
俞樾就問女兒:“這“項處”是指什么?”俞繡孫笑嘻嘻地說:“爸爸怎么連這個都不知道!秦末的西楚霸王項羽,不是 唱過“力拔山兮氣蓋世”嗎?要不是他把這座山給拔起來,怎么能飛到這兒來?”
俞樾老倆口聽了,哈哈大笑。
據(jù)清·俞曲園《春在堂隨筆》卷一, 民國·吳恭亨《對聯(lián)話》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