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歷史)名醫(yī)孫思邈的特異功能
來源:內(nèi)部資料
糾錯
孫思邈是唐朝京兆華原(今陜西省耀縣)人,是著名的醫(yī)生與道士,也是著名的醫(yī)學(xué)家和藥物學(xué)家,被譽為藥王。在宋朝被追封為妙應(yīng)真人,道教尊其為天醫(yī)妙應(yīng)廣援善濟真君,許多華人奉他為醫(yī)神。
孫思邈年少之時,便聰穎過人。當時的洛陽總管獨孤信見了孫思邈之后說:「這是一個圣童」。
孫思邈長大之后,常常談?wù)摾锨f及諸子百家的學(xué)說,也喜歡佛經(jīng)。他的道術(shù)也不可勝計。
據(jù)資料記載,唐時的許多名士,像宋之問、孟詵、盧照鄰等,都對孫思邈持弟子的禮節(jié)。大臣魏征等受命編修齊、梁、周、隋等五代史時,恐怕有遺漏,多次向?qū)O思邈請教。孫思邈用口傳授,就像親眼所見一樣。
東臺侍郎孫處約,曾經(jīng)帶著五個兒子孫侹、孫儆、孫俊、孫侑、孫佺去拜見孫思邈。孫思邈說:「孫俊應(yīng)當首先顯貴;孫侑應(yīng)當顯達得較晚;孫侹的地位最高,災(zāi)禍出在執(zhí)掌兵權(quán)上」。后來都像他說的一樣。
后周宣帝的時候,孫思邈隱居至陜西太白山。隋文帝輔政的時候,想讓他做國子博士,他稱病不起。他對親近的人說:「再過五十年,應(yīng)當有一個圣人出世,那時候我才能幫他救濟世人」。
唐太宗即位,他被召至京城。太宗驚異于他的容貌年輕說:「我因此知道有道術(shù)的人實在應(yīng)當受到尊重,羨門、廣成等神人確實不是虛傳?!固谝n他爵位,他堅辭不受。
唐顯慶四年,唐高宗召見他,賜他做諫議大夫,他又極力推辭掉了。
唐上元元年,孫思邈托病請求回鄉(xiāng),皇上特意賜好馬給他,并且把鄱陽公主的城邑賜給他居住。
有一次,「初唐四杰」之一的詩人盧照鄰病了,住在孫思邈的住宅里,院子里有一棵大梨樹,盧照鄰在為那棵梨樹的一篇辭賦的序言里說:「癸酉這年,我臥病在長安光德坊的官舍里,這里的老人說,這是鄱陽公主的城邑。從前鄱陽公主沒有出嫁就死了,所以她的城邑一直荒廢著。當時有一位處士叫孫思邈,他通曉古今,學(xué)盡各種數(shù)術(shù)。他談?wù)撈鸬兰业睦碚搧?,就像古代的蒙縣莊子;他的學(xué)問深入不二,就像當今的維摩詰;至于推算天文歷法量度天地,則可以與洛下閎、安期先生相提并論。他自己說生于開皇辛酉年,已經(jīng)九十三歲了。到鄉(xiāng)間打聽他,人們都說他已經(jīng)幾百歲了。另外,他和人們一起談?wù)撈鹬?、齊之間事來,記得清清楚楚,就像親眼見過。以此檢驗他,就不止是一百歲的人了。然而他的耳不聾,眼不花,神采奕奕??梢哉f是古代的聰 傅達長壽之人了。」
盧照鄰在重病期間,嗟嘆人的遭遇不同,長壽短命懸殊。他求教孫思邈:「名醫(yī)治病,它的道理如何呢?」孫思邈回答說:「我聽說善于談?wù)撎斓娜?,一定要向人打聽;善于談?wù)撊说娜?,一定要以天的道理為依據(jù)。天有四時的變化,五行的運轉(zhuǎn),寒暑交替。它的運轉(zhuǎn),和就下雨;怒就刮風(fēng);凝結(jié)就是霜雪;張揚就是虹霓。這是天地的規(guī)律。
人有四肢和五臟,有醒有睡,有呼有吸,循環(huán)往復(fù)。流動,就形成人體的營養(yǎng)作用、衛(wèi)外機能和血氣循環(huán);明顯,就成為人的氣色;發(fā)聲,就有了人的聲音。這是人的規(guī)律。陽性,用它的精神;陰性,用它的形體。這是天和人相同的地方。等到失去這種正?,F(xiàn)象,熱氣上升則生熱;不然就生寒;凝結(jié)就成為腫瘤;凹陷就成為癰疽;奔躍就成為喘息、困乏;竭盡就成為焦枯。
病情呈現(xiàn)在表面,病變動卻在形體內(nèi)。把這種道理推及到天地方面,也是這樣的。所以,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有盈有縮,星辰失去了常度,日月的運行出現(xiàn)錯亂,慧星離開軌道飛行,這是天地的大病。寒暑不正常,這是天地?zé)釟馍仙c否的表現(xiàn);巖石泥土聳起,這是天地的腫瘤;山崩地陷,這是天地的癰疽;狂奔的風(fēng),狂暴的雨,這是天地的喘息和困乏;雨露潤澤不及時。江河干涸,這是天地的焦枯。
良醫(yī)治病,用藥疏導(dǎo),用針劑拯救;圣人濟世,用道德調(diào)和,用政事輔助。所以,人身上有可以治好的病,天地有可以消除的災(zāi)?!?
孫思邈留下了大量著述,他注釋了《老子》、《莊子》,撰寫了《千金方》三十卷、《福祿論》三十卷、《攝生真箓》、《枕中素書》 、《會三教論》各一卷。
曾經(jīng)有個神仙從天而降,對孫思邈說:「你所著的《千金方》,濟人的功效也很廣了。而用生物做藥,殘害的生物也太多了,你會成為一個尸解的神仙,不能白天升天成仙了」。
此后孫思邈采用草木做藥,以代替虻蟲、水蛭的性命。
孫思邈死去時,留下話要薄葬,不準在墓中埋藏殉葬品,不準用活著的牛羊祭奠。經(jīng)過一個多月,他的臉色沒變。抬起他的尸體往棺材里裝的時候,他只剩下空空的衣服而已,當時的人都感到奇怪。
等到唐玄宗躲避安史之亂,向西到達蜀地之后,夢見一位老漢須發(fā)皆白,穿黃色衣服,再三在面前參拜,然后奏道:「我是孫思邈,在峨嵋山結(jié)廬居住多年了?,F(xiàn)在聽說皇上的鑾駕來到成都,我所以等候在這里拜謁?!固菩谡f:「我熟悉你的名字很久了,現(xiàn)在你不怕道路遙遠來到這里,也是有所求嗎?」孫思邈說:「我隱居在云泉之間,喜歡吃金石之藥,聽說這個地方出雄黃,希望賜給我八十兩。如果能滿足我的要求,請派使者到峨嵋山來。」唐玄宗答應(yīng)了,心大跳而醒來,立即就令侍臣陳忠盛帶八十兩雄黃,到峨嵋山去賜給孫思邈。
陳忠盛奉詔之后來到峨嵋山,走到屏風(fēng)嶺,遇見一位容貌很俊逸古樸的老頭,穿黃色衣服立在嶺下。老頭對陳忠盛說:「你莫非是天子的使者嗎?我就是孫思邈。」陳忠盛說:「皇上讓我把雄黃賜給你。」那老頭躬身接受,而后說:「我承蒙天子賜給我雄黃,現(xiàn)在有表章致謝,但這里是山野之居,沒有筆墨,請您執(zhí)筆轉(zhuǎn)抄送進宮中?!龟愔沂⒘⒓醋尮倮裟脕砉P墨之類。老頭指著一塊石頭說:「表章在那石頭上,您可以抄錄下來」。陳忠盛看那石塊,果然有一百多個紅字,確實是表章。于是就把那些字抄錄下來。
抄完之后,老頭和石頭全都不見了。陳忠盛把此事詳細地奏明唐玄宗。唐玄宗詢問陳忠盛,老頭的相貌與夢中的果然一樣。
從此,孫思邈便有時隱沒,有時出現(xiàn)。
唐咸通末年,有一家百姓家里一個十幾歲的男孩,不吃葷血,父母認為他喜歡善行,讓他到僧院做了童子。忽然有一人自稱孫處士,在院中游了一周之后,從袖中取出一包湯藥碎末交給童子說:「為我像烹茶那樣煎好。」煎好之后,處士飲了一些,把剩下的湯汁給了童子。童子覺得湯汁的味道極美,希望再給一碗。處士說:「這藥就是為你來的!」就把方寸這樣大的一匙藥沫再讓他煎著吃。吃完之后,童子就乘空飛起來。眾人正在驚異,一看那煎藥的鍋子,已變成金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