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相故事)明代六大奸臣之一嚴嵩是一個怎樣的人他最后...
來源:內(nèi)部資料
糾錯
嚴嵩在《明史》上是被列入奸臣傳的,稱其 惟一意媚上,竊權(quán)罔利 ,他還有個別名,叫做 青詞宰相 ,這是為什么呢?
青詞 是一種文體,始于唐朝。在明朝的時候,因為嘉靖帝喜好青詞,所以有不少大臣將其作為爭寵的手段,嚴嵩就是個中翹楚。
嚴嵩為了寫好青詞,常常廢寢忘食,甚至在庚戌之變的時候,敵軍都把北京包圍了,嚴嵩滿腦子都還是他的青詞。連左諭德趙貞吉要同嚴嵩商量抗敵之策的時候,嚴嵩都以他在寫青詞、不得打擾的理由拒絕了。不得不說,嚴嵩真是一個青詞至上,置國家與百姓于度外的奸臣,所以 青詞宰相 是世人對他的嘲諷罷了。
嚴嵩二十五的時候考中進士,被選為庶吉士,授予編修一職,后來嚴嵩生了一場大病,不得不辭官回老家養(yǎng)病,長達十年之久。
嚴嵩養(yǎng)好病后北上順天,恢復了自己的官職。這時的皇帝是明世宗,明世宗又是一個不理政事的主,愛好道教,向往長生不老之術(shù),所以朝政都是手下的大臣們在打理,其中他寵信的就是禮部尚書夏言。
夏言和嚴嵩是同鄉(xiāng),嚴嵩又是夏言考進士的時候的主考官,有著師生之誼,所以嚴嵩就攀上了夏言。在夏言發(fā)跡之后,也不忘拉嚴嵩一把,向世宗推舉嚴嵩當禮部尚書,接過他的位子。
因為世宗是個頗為重視禮儀之人,所以禮部尚書的地位也是水漲船高,是進入內(nèi)閣的重要階梯。世宗那時正忙著同輔臣和禮部尚書制定禮樂,所以同嚴嵩的接觸就漸漸多了起來,嚴嵩成為世宗身邊的紅人。
嚴嵩接連升職,羽翼漸豐。所以他開始著手清除敵對的政黨,夏言就是第一個。當初是嚴嵩依附著夏言,但是因為嚴嵩的步步晉升,使夏言感受到了威脅,所以兩人關(guān)系迅速惡化,到了現(xiàn)在不死不休的地步。
夏言進入內(nèi)閣之后行事不再像以前那樣謹慎小心,還對世宗喜愛道教這事生出不滿,所以當世宗賜他道服道冠的時候,也是不情不愿,招致世宗不滿。在嚴嵩的煽風點火下,世宗就罷了夏言的職務(wù)。
盡管罷了夏言,但是世宗還是惦念著夏言,就又把他起復了。由于受到曾銑的牽連,因為曾銑是夏言推薦的,加之嚴嵩搞的把戲,讓世宗知曉夏言一直對他不滿,所以世宗一怒之下就把夏言給殺了。
沒了夏言擋路,嚴嵩坐上了內(nèi)閣首輔之位,從此擅專朝政。為了保住他的權(quán)位,他便開始下手清除任何能威脅到他的人,輕者傷,重者死。
沈煉是個嫉惡如仇的人,看不慣嚴嵩的行為,就向世宗上疏,羅列了嚴嵩的十條罪狀,指責嚴嵩賣官、嫉妒賢能、迫害官員。嚴嵩大怒,以杖刑處置了沈煉。不過這還不夠,嚴嵩的目的是要了他的性命,所以他誣陷沈煉是白蓮教中的一員,最終以謀反罪處死了沈煉,沈煉的兩個兒子也一同遇害。
作為內(nèi)閣首輔,理應勸誡世宗應以國事為重,而是不把國庫里的錢都花在自己的興趣愛好上。但是嚴嵩沒有,只要世宗想要做的,不管荒唐不荒唐,嚴嵩都會隨著世宗的心意去辦,結(jié)果搞得國庫入不敷出。
這樣的奸臣必定沒有好下場,嘉靖四十一年,有個叫藍行道的道士出了名,有人把藍行道引薦給了世宗,藍行道見到世宗之后就說: 今天有個奸臣來找你。 結(jié)果,來找世宗的是嚴嵩。
世宗因此對嚴嵩不喜,削了嚴嵩的官職,沒收其家產(chǎn),命其哪來的滾回哪去還把嚴嵩的兒子嚴世蕃給殺了。
嚴嵩八十七歲的時候,在全國的唾罵聲中病逝,死后,沒有人為他收尸,也沒有人來吊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