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zhàn)國)蓋烏斯·屋大維是怎么死的
來源:內(nèi)部資料
糾錯
在古羅馬帝國的歷史上,屋大維是與凱撒大帝齊名的,甚至有時候屋大維才是羅馬最偉大的皇帝。那么,蓋烏斯·屋大維究竟是個怎樣的人呢?他又是怎么死的呢?
渥大維出生于騎士家庭,他的父親曾為元老院成員,在他4歲時去世。但他很快就得到了另一個父親,成為舅公愷撒的養(yǎng)子,并得到了愷撒大部分財產(chǎn)的繼承權(quán)。愷撒遇刺之后,他意識到他想繼承的不僅是愷撒的財富,還有愷撒的權(quán)力和尊榮,這促使他告別了寧靜的家鄉(xiāng),進入到艱險莫測的羅馬權(quán)力競技場中。
初到羅馬,他面對的是愷撒心腹大將安東尼輕蔑的臉,安東尼自視為愷撒當(dāng)然的繼承人,不把這個毛頭小子放在眼里。但渥大維很快就顯示出了愷撒繼承人的風(fēng)范,利用元老院的力量,對安東尼宣戰(zhàn),在穆提那和波倫西亞戰(zhàn)役中打敗了安東尼。此戰(zhàn)不僅使渥大維得到了羅馬執(zhí)政官的地位,還使他贏得了安東尼的重視。
公元前43年,渥大維、安東尼和愷撒另一心腹大將雷必達結(jié)成了“后三頭同盟”,除了規(guī)定互相支援外,還劃定了勢力范圍,渥大維得到了阿非利加、西西里和撒丁?!昂笕^同盟”和“前三頭同盟”一樣,由幾個渴望獨裁但力量暫時不足的野心家組成,它的形成必然導(dǎo)致元老院力量的削弱,而它的結(jié)局必然是在幾個野心家之間的火拼中解體,直到產(chǎn)生一位最后的勝者。
“后三頭同盟”成立之后,第一個舉措就是追究刺殺愷撒的人,實際上是借此機會清剿共和派之中的強硬分子。結(jié)果,以元老院領(lǐng)袖西塞羅為首的300余名元老為他們的共和制信仰付出了生命,死于“后三頭同盟”的刀下。接著,渥大維和安東尼親密合作,率28個軍團攻入希臘,在腓力比一戰(zhàn)中擊潰共和派主力,刺殺愷撒的主要策劃者布魯圖和喀西約被迫自殺。
愷撒的刺殺者中幾乎沒有在愷撒死后能活過三年的。在這場共和派的大劫難之后,羅馬走向獨裁政體已不可避免,唯一的懸念是誰將成為獨裁者。渥大維返回羅馬,認真經(jīng)營自己的勢力,并奪取了原為安東尼勢力范圍的高盧。而與此同時,安東尼卻流連在埃及女王克里奧帕特拉的溫柔鄉(xiāng)中不能自拔。
此后,三頭曾于公元前40年和37年重新會晤,延長同盟期限,并重新劃定勢力范圍,渥大維分得意大利和高盧。渥大維的姐姐渥大維婭嫁給安東尼為妻。
公元前36年,三頭密切合作,打敗了桀驁不馴的餒克斯都·龐培。接著,在渥大維引誘下,雷必達的軍隊倒戈,渥大維趁勢解除了雷必達的軍權(quán),只給他保留了大祭司長的職位,雷必達算是比較體面地退出了歷史舞臺。終于剩下渥大維和安東尼之間的兩強決戰(zhàn)了。
公元前32年,兩人公開決裂,安東尼正式遺棄了渥大維婭,渥大維則在元老院公示了安東尼準(zhǔn)備將羅馬的土地贈送給克里奧帕特拉及其子的遺囑,引起羅馬人公憤。羅馬元老院對克里奧帕特拉和安東尼宣戰(zhàn)。渥大維和安東尼大戰(zhàn)于亞克興海角,渥大維大獲全勝,進軍埃及本土。
公元前30年,安東尼和克里奧帕特拉先后自殺身亡,埃及正式被納入羅馬領(lǐng)土。對埃及的征服,同樣是羅馬至關(guān)重要的大事,對當(dāng)時任何統(tǒng)治者來說,埃及是一個天然的糧倉國庫。
公元前27年渥大維接受了羅馬元老院贈予的“奧古斯都”(意為“至尊者”)的稱號,這一年通常被視為羅馬帝國建立之年。經(jīng)過15年的奮斗,渥大維終于成為羅馬獨一無二的統(tǒng)治者,但與他的義父愷撒不同的是,他還有40年的時間來經(jīng)營影響他的帝國。由此可見,屋大維的高壽使其能夠長期實行帝制,而這無疑大大延長了羅馬的壽命,并開啟了羅馬的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