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歷史)民國時代的地下錢莊
來源:內(nèi)部資料
糾錯
我有一表弟,剛剛在北京買了套二手房。 他買的房子很小,才60平米,可是價錢很貴,賣家最初要200萬,他往下砍價,砍不下去,磨蹭著沒買,隔倆月再去問,已經(jīng)漲到300萬了,把他氣得吐血。吐完血還是得買,一咬牙一跺腳,他按300萬的價格把房子買下來了。 我這個表弟是個碩士,在證券公司上班,年薪不到30萬,手里最多有40萬存款,憑他的收入肯定沒辦法一次付清,只能辦按揭。可是現(xiàn)在銀根緊縮,按揭很難辦,他委托中介公司去申請,申請了一個多月,銀行只給他四成貸款,剩下六成還得他一次性拿出來。換句話說,為了買這套小小的二手房,他得拿出120萬元的首付! 對闊人來說,120萬不算大錢??伤皇情熑?。他出身農(nóng)家,他的爹娘 我的姑父和姑母 在老家種那四五畝莊稼地,每年純收入只有幾千塊錢,更不是闊人。城里年輕人買房,父母可以幫忙,他的父母卻只能幫著發(fā)愁。 我勸他甭買,他說租房更不劃算,京城房租太高,與其每月交那七八千塊錢房租,還不如當房奴還月供呢!我又勸他離開北京回老家發(fā)展,他說他學的專業(yè)只能在大城市混飯吃,假如去中小城市,每月只能掙幾千塊錢工資,白瞎那個碩士文憑了! 說來說去還是得在北京買房,還是得想辦法湊夠那120萬首付。怎么才能湊夠呢?我老家鎮(zhèn)上有一所高中,高中校長跟主管會計合伙弄了一個沒有招牌沒有門面的地下錢莊:讓教師和附近的商販在他們那兒存款,然后他們再把錢轉貸給急需資金的包工頭、糧販子、棉紡廠和小開發(fā)商。這個校長是我表弟念初中時候的班主任,就靠這種關系,我表弟那個地下錢莊里拿到了80萬貸款。這筆款子按月計息,3%的利率,折合年息36%,比銀行房貸利率高了五六倍。 現(xiàn)在我表弟已經(jīng)買到了房子,同時他也成了一個負擔沉重的雙料房奴:既要向銀行還月供,又要向地下錢莊還本付息。 眾所周知,現(xiàn)在中國大陸的地下錢莊非常發(fā)達,從京廣滬到小鄉(xiāng)鎮(zhèn),到處都能見到掛著 典當行 、 珠寶行 、 寄售行 和 擔保公司 等等招牌實則從事民間借貸的金融組織。這些金融組織統(tǒng)統(tǒng)違法,但它們又不可或缺,離開了它們,那些從銀行貸不出錢來的私營企業(yè)主和小型開發(fā)商馬上就得跳樓。不過到現(xiàn)在為止,購房者一般還不會找地下錢莊貸款,一是因為成本太高,二是因為貸的款子太少,不受地下錢莊歡迎,像我表弟那樣的購房者完全屬于特例。 解放前的購房者倒經(jīng)常跟地下錢莊打交道。比如說你去抗戰(zhàn)以前的上海租界買房,從銀行里貸到錢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想按揭,找錢莊,最好找地下錢莊。當時有一家 義品地產(chǎn)公司 ,屬于外資企業(yè),名義上是地產(chǎn)公司,實則不從事房地產(chǎn)開發(fā),只做貸款。這家公司的老板是比利時人,他可以按照6%的年息從外資銀行貸出巨款,再轉手以15%的年息貸給中國的開發(fā)商和購房者。還有一家 中國營業(yè)公司 ,是美國人辦的地下錢莊,這家公司在1934年從花旗銀行陸續(xù)申請了3900萬大洋的貸款,其中3568萬塊大洋都借給中國人投資房地產(chǎn)了。 抗戰(zhàn)勝利后,法幣迅速貶值,有錢人都不愿把錢存到銀行里貶值,要么買成地皮和房屋,要么存入利息很高的地下錢莊。另一方面呢,由于外資銀行在抗戰(zhàn)時大多撤離大陸,抗戰(zhàn)后重新營業(yè)的中資銀行又不允許辦理不動產(chǎn)抵押貸款,購房者想辦按揭而沒有門路,也必須找地下錢莊幫忙。所以那時候地下錢莊非?;钴S,據(jù)中國人民銀行武漢分行金融研究所整理的《武漢錢莊史料》記載,截止1946年10月,光漢口城區(qū)的 袖籠錢莊 就多達一千多家。什么是袖籠錢莊?就是沒有招牌沒有門面、像皮包公司一樣的地下錢莊。 地下錢莊如此之多,它們的生意卻依然紅火,無論是存錢的儲戶,還是貸款的客戶,每天都是烏泱烏泱地。對儲戶來講,銀行存款太低,定期存款的利息還抵不上貨幣貶值,如果把錢放進地下錢莊,月息高達2%,年息高達24%,是銀行利息的五六倍;對客戶來講,銀行的門檻太高,越是急需資金,越是貸不出錢來,即使貸得到,也得行賄以后才能拿到款子,算算成本,并不比去地下錢莊貸款劃算。所以經(jīng)營地下錢莊的 錢販子 混得大都不錯,政府只管取締,銀行只管審查,都擋不住地下錢莊繼續(xù)增加,也擋不住一些不怕風險的業(yè)主先從銀行騙出住房抵押貸款然后再把貸款存進錢莊吃利差。 在民國時代,四川的地下錢莊生意最火。 四川軍閥割據(jù),內(nèi)戰(zhàn)頻繁,兵餉開支巨大,老百姓賦稅之重居全國首位,別的地方一年只繳兩次公糧,四川農(nóng)民一年最多能繳十次公糧,別的地方年年交稅,四川老百姓不但年年交稅,而且今年要交明年、后年甚至大后年的稅。遵義會議召開那年,由于紅軍入境,四川告急,四川省主席劉湘通電全川: 剿匪軍事未結,軍隊整理未就緒,得比照賦額征臨時軍費三倍。 等于一年征收四年的賦稅。另據(jù)1935年3月26日《大公報》,四川南充農(nóng)民一年要繳八年的田賦! 川民負擔沉重,家庭入不敷出,為了 完糧 ,必須貸款。當時全川五十多家銀行,沒有一家樂意跟農(nóng)民打交道,因為他們一沒有積蓄,二沒有抵押,貸款數(shù)額太零碎,還貸能力又太差。貸不到錢怎么辦?只有找地下錢莊。當時地下錢莊的存貸利息甚至比現(xiàn)在還要高得多,存款月息一般高達4%,貸款月息一般高達10%.比方說一戶自耕農(nóng)從地下錢莊貸出10塊大洋,每月得還利息1塊大洋,還到第十個月,還要把那10塊大洋的本金一次還清,等于借了10塊,不到一年就得還20塊。再比如說你把10塊大洋存進地下錢莊,每月也能得到4角大洋的利息,收入遠遠超過銀行存款。 所以在上世紀三十年代的四川全省,中小官僚最喜歡挪用公款往地下錢莊里存,存上一兩個月再取出來,所得足夠給領導送禮了,時稱 衙門賬 。還有一些業(yè)主,喜歡把地皮或者房屋抵押給當時主營不動產(chǎn)貸款業(yè)務的聚興誠銀行,拿到貸款再存給地下錢莊,錢莊的月息是4%,還給銀行的月息只有2%,等于用銀行的錢來賺錢,一轉手就賺了一倍,這在當時叫做 瓦片賬 。 瓦片賬 我沒見過,我倒見過現(xiàn)在的 衙門賬 :我老家的教育局經(jīng)常扣發(fā)中小學的教育經(jīng)費,經(jīng)??郯l(fā)教師們的績效工資,扣上兩三個月,存進 擔保公司 ,很快獲利十幾萬,幾個人一分,皆大歡喜。這種變態(tài)現(xiàn)象常常讓我覺得我不是活在當下,而是活在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