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故事)劉伯承為何拒絕風(fēng)流將軍楊森起義?
來源:內(nèi)部資料
糾錯
1949年8月,毛澤東、蔣介石都認(rèn)定“在大陸的最后決戰(zhàn)在四川”。蔣介石決意在四川與毛澤東作最后決戰(zhàn),部署胡宗南二十萬大軍守川北大門,宋希濂率十八萬大軍阻遏林彪所部由東大門入川。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確定進(jìn)軍大西南的戰(zhàn)略方針是“聲北擊東”。賀龍派部進(jìn)攻胡宗南,擺出攻打川北大門態(tài)勢,劉鄧大軍從川東、川東南暗度陳倉。
1949年末,二野進(jìn)軍大西南時,劉文輝、鄧錫侯、盧漢等國民黨要人紛紛起義,并受到我軍熱烈歡迎。唯獨大軍閥楊森的起義要求,遭到了劉伯承的斷然拒絕。
楊森在國民黨軍閥中,以妻妾成群,兒女眾多而出名,是有名的風(fēng)流將軍。他公開的妻妾有12位,子女共有43人。其荒唐畸形的婚姻,一直為人所詬病。
當(dāng)時,二野進(jìn)軍湘西,電臺收到了楊森(國民黨第20軍軍長、西南長官公署副長官、重慶衛(wèi)戍總司令部總司令)發(fā)給劉、鄧的一封明碼電報,表示要起義。二野情報處處長柴軍武收到此電后,向劉伯承司令員和鄧小平政委作了匯報。劉伯承說:“千萬不要這些人,別理他!你們做起義工作,不要找這些人!”
這是因為,當(dāng)年(1926年12月)劉伯承和楊闇公等人領(lǐng)導(dǎo)順瀘起義時,遭到反動軍閥劉湘的殘酷鎮(zhèn)壓。劉伯承和楊闇公爭取楊森支持起義軍,牽制劉湘。楊森虛與委蛇,向劉伯承和楊闇公表示支持革命。但在起義軍危難之際,楊森卻坐視不救,致使起義軍失敗,楊闇公不幸被俘,慘遭殺害;劉伯承輾轉(zhuǎn)脫險,參加了南昌起義。朱德也曾做過楊森的工作,但他仍然是采取兩面三刀的策略,表面應(yīng)付,雖小有幫助,但一直死心塌地站在國民黨反動派陣營。他此次致電劉伯承表示起義,也是見蔣介石大勢已去,自知如果頑抗,也難逃被殲的命運。
楊森沒有收到劉伯承的答復(fù),還不死心,在重慶解放之后,又派“使者”到重慶找劉伯承面談,這是因為他還有一部分殘余部隊被二野包圍在山上?!笆拐摺睂退忧⒌牟褴娢浜腿伟赘暾f,楊森要求起義,但條件是把他的“籠灶”(在重慶的浮財)運走,用那些被包圍的部隊作交換。劉伯承聽了柴軍武和任白戈的匯報后,非常生氣,說:“我不見他!你們?nèi)ジ勅?,讓他轉(zhuǎn)告楊森:有多少槍繳多少槍,就是繳械,別的不談。”
楊森碰了個大釘子,灰溜溜地逃到了臺灣,任臺灣“總統(tǒng)府上將國策顧問”、“戰(zhàn)略顧問委員會戰(zhàn)略顧問”。
1972年2月20日,楊森九十大壽,蔣介石派人在國防部三軍軍官俱樂部為楊森布置壽堂。蔣介石親書“貞固康強”的壽軸,楊森把它掛于壽堂正中央。參加祝壽的除了高級軍政人員外,還有“宗親會”、“同鄉(xiāng)會”的各色人物,及楊森在美國的女兒等親友,來賓達(dá)三四千人之多。楊森身著西服坐在壽堂正中接受子孫們的叩拜和來賓們的祝賀。
就在生日會上,另一四川同鄉(xiāng),國民黨元老張群前來拜訪他,楊森嘆息道:“我這個人就是喜歡和年青人在一起,這樣才有朝氣?!睆埲盒Φ?:“那你再討(娶)一個嘛?!眹顸h的官僚,都這么無恥。
不久后,大學(xué)生張靈鳳被楊森以招募“秘書”為名,娶進(jìn)府中,成了楊森的又一個小老婆。不到一年,張靈鳳居然又為楊森生下最后一女。1977年3月,楊森從菲律賓訪問歸來,被臺北三軍總醫(yī)院檢查為肺癌,兩個月后,楊森去世,享年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