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百科)「香港降半旗致哀」為何說秦淮河是中國第一...
來源:內(nèi)部資料
糾錯
為什么秦淮河是中國第一條著名的歷史文化河流?秦淮河在歷史上扮演了什么角色?接下來,我會和你們這些讀者認識,并給你們一個參考。
眾所周知,南京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歷史文化名城。走在南京的大街上,你可以一直感受到歷史和文化的魅力。此外,南京還有一條著名的河流,被稱為中國第一條著名的歷史文化河流,即南京的秦淮河。那么為什么秦淮河是中國第一條著名的歷史文化河流呢?接下來,讓我們來看看。
秦淮河(長江下游右岸支流)介紹
秦淮河,中國長江下游右岸的一條支流。它在古代被稱為龍贊普,在漢代被稱為淮河,在唐代被稱為秦淮。秦淮河有兩個源頭:北面的句容河發(fā)源于句容市寶華山的南麓,南面的澧水發(fā)源于南京溧水區(qū)東廬山,兩條河流在南京江寧區(qū)房山岱西北村匯入秦淮河干流,向西北繞過房山,在外城門從東水關(guān)流入南京,從東向西穿過市區(qū),從西水關(guān)流出,向南流入長江。
秦淮河是南京最大的區(qū)域性河流,大部分位于南京。歷史上,它在航運和灌溉方面的作用孕育了古代南京文明,被稱為南京的母親河。它在歷史上很有名,被稱為“中國歷史文化的第一條著名河流”。
水文特征
秦淮河兩岸為地面高程6-8米的低洼圩區(qū),其后為地面高程300米以下的丘陵山區(qū)。這條河也是一條“山-水-頭,潮-水-尾”的河道。由于受長江水位和秦淮河流域降雨量的影響,洪水和干旱經(jīng)常發(fā)生。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吳家河三年(234年)至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共發(fā)生洪水229次。從1949年4月23日,南京被解放到1959年。冬春時節(jié),秦淮河幾乎每年都干涸;在某些年份,夏季和秋季也會出現(xiàn)斷水和干旱。1960年,武定門調(diào)壓站建成后,秦淮河水位全年可保持在6.5米以上。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南京曾規(guī)定秦淮河?xùn)|山防洪警戒水位為8.5米。東山水位站是1950年為觀測秦淮河水位而建立的。截至1999年,共有29次洪水超過警戒水位,其中5次大洪水超過10米,最高為10.74米(1991年7月11日)。秦淮新河最大洪水流量為每秒962立方米,秦淮老河最大洪水流量為每秒509立方米。
歷史淵源
秦淮河,古稱龍贊普,自漢代起就被稱為淮水。根據(jù)傳說,秦始皇的東方之旅將接管莫林,這里有“王琦”。他下令在南京東南的房山和十里山鑿出清晰的標(biāo)桿,并引導(dǎo)龍藏浦北進入長江打破它。在唐朝,根據(jù)這個傳說,它被重新命名為秦淮。唐·杜牧的《博秦淮》詩問世后,秦淮河的名字開始在世界范圍內(nèi)流行起來。在李白的詩《離開金陵朱功》中,也有一句諺語說“六代更霸王,廢墟見都城”。迄今為止,在秦淮河和秦淮河之間,“李越秀群英”也是秦淮河的名字。
至于這條河的起源,《六朝事跡分類》中有這樣一段話:“淮水……是指彎曲的,不是人為的,懷疑不是始皇帝開的”。地質(zhì)和考古學(xué)者已經(jīng)證實,秦淮河是一條天然河道,不是人工開鑿的。然而,不能否認其中一些地區(qū)是由人力挖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