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題。
鄧肅,字志宏,南劍沙縣人。少警敏能文,美風(fēng)儀,善談?wù)?。居父喪,哀毀逾禮。入太學(xué),所與游皆天下名士。
欽宗嗣位,補(bǔ)承務(wù)郎,授鴻臚寺簿。金人犯闕,肅被命詣敵營,留五十日而還。張邦昌僭位,肅義不屈,奔赴南京,擢左正言。先是,朝廷賜金國帛一千萬,肅在其營,密覘,均與將士之?dāng)?shù),大約不過八萬。至是為上言之,且言:“金人不足畏,但其信賞必罰,不假文字,故人各用命。朝廷則不然,有同時立功而功又相等者,或已轉(zhuǎn)數(shù)官,或尚為布衣,輕重上下,只在吏手。賞既不明,誰肯自勸?欲望專立功賞一司,使凡立功者得以自陳。若功狀已明而賞不行,或功同而賞有輕重先后者,并置之法?!鄙蠌闹?。朝臣受偽命者眾,肅請分三等定罪。上以肅在圍城中,知其姓名,令具奏。肅具言之,上以為然。
耿南仲得祠祿歸,其子延禧為郡守,肅劾:“南仲父子同惡,沮渡河之戰(zhàn),遏勤王之兵,今日割三鎮(zhèn),明日截兩河。及陛下欲進(jìn)援京城,又為南仲父子所沮。誤國如此,乞正典刑?!蹦现賴L薦肅于欽宗,肅言之不恤,上嘉其直,賜五品服。范訥留守東京,不戰(zhàn)而逃。肅言:“訥出師兩河,望風(fēng)先遁,今語人曰:“留守之說有四,戰(zhàn)、守、降、走而已。戰(zhàn)無卒,守?zé)o糧,不降則走?!鼻覞h得人杰,乃守關(guān)中,奔軍之將,豈宜與此?!痹G遂罷。時官吏多托故而去,肅建議削其仕版,而取其祿以給禁衛(wèi),乞追付有司以正其罪。肅在諫垣,遇事感激,不三月凡抗二十疏,言皆切至,上多采納。
會李綱罷,肅奏曰:“綱學(xué)雖正而術(shù)疏,謀雖深而機(jī)淺,固不足以副圣意。惟陛下嘗顧臣曰:“李綱真以身徇國者。”今日罷之,而責(zé)詞甚嚴(yán),此臣所以有疑也。且兩河百姓無所適從,綱措置不一月間,民兵稍集,今綱既去,兩河之民將如何哉?偽楚之臣紛紛在朝,李綱先乞逐逆臣邦昌,然后叛黨稍能正罪,今綱既去,叛臣將如何哉?叛臣在朝,政事乖矣,兩河無兵,外夷驕矣,李綱于此,亦不可謂無一日之長。”執(zhí)政怒,送肅吏部,罷歸居家。紹興二年,避寇福唐,以疾卒。
?。ü?jié)選自《宋史·鄧肅傳》)
8.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賞既不明,誰肯自勸 勸:勉勵
B.肅言之不恤 恤:救濟(jì)
C.會李綱罷 會:恰逢
D.叛臣在朝,政事乖矣 乖:違背
9.下列語句編為四組,全都表明鄧肅“論議抗直”的一組是 ( )
?、倜C義不屈,奔赴南京 ②欲望專立功賞一司,使凡立功者得以自陳 ③誤國如此,乞正典刑 ④奔軍之將,豈宜與此 ⑤李綱真以身徇國者 ⑥李綱于此,亦不可謂無一日之長
A.①②③ B.③④⑥ C.①④⑤ D.②⑤⑥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鄧肅是南劍沙縣人,他很孝順,在為父親守喪期間,他悲傷過度以致?lián)p毀了身體。張邦昌建立偽政權(quán)后,他不肯同流合污,于是奔赴南京,任左正言。
B.金國入侵,鄧肅奉旨前往金營,被金軍扣押五十天才放回。在此期間朝廷賞賜金國絲帛一千萬,鄧肅在其軍營偷看到分給將士的不過八萬,他由此認(rèn)定金國不足畏。
C.鄧肅認(rèn)為金國賞罰分明,不弄虛作假,所以軍士肯于用命。于是建議朝廷設(shè)立專門管理功賞的機(jī)構(gòu)來規(guī)范賞罰制度,得到皇上許可。
D.李綱任宰相時,鄧肅認(rèn)為他技藝疏淺,機(jī)變不足,建議免去其職務(wù),因此惹惱皇帝,被罷免官職。
11.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派弦悦C在圍城中,知其姓名,令具奏。
?、泼C建議削其仕版,而取其祿以給禁衛(wèi),乞追付有司以正其罪。
——(文言文閱讀理解)高中文言文閱讀《鄧肅》附答案及譯文,來自易優(yōu)作文網(wǎng),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學(xué)作文,學(xué)閱讀,提升語文閱讀寫作能力,就來易優(yōu)作文
更多語文試題請訪問“易優(yōu)語文測評系統(tǒng)”,名著名篇閱讀效果檢測,中小學(xué)語文題庫,在線模擬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