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lián)故事)拆字聯(lián)痛罵梁太守
來源:內(nèi)部資料
糾錯
清朝末年,有個廣東人叫梁鼎芬。他在湖北當太守的時候,每天早、中、 晚,要收三次捐,弄得老百姓叫苦連天,怨聲載道。人們都罵他是“梁扒皮”。 商人和攤販們被逼急了,就一塊罷市,來抗議梁扒皮[罷市,就是所有的商 店都不開門營業(yè)]。有人還編寫了一副對聯(lián),貼在了大街上:
一目不明,開口便成兩片;
廿頭割斷,此身應(yīng)受八刀!
橫額是:
梁上君子
這副對聯(lián)是個拆字嵌字對兒。上聯(lián)的“一目”和“兩片”,是由“鼎” 字拆成的;下聯(lián)的“廿頭”和“八刀”,是由“芬”字拆成的。上下聯(lián)里正 好嵌上了“鼎芬”兩個字。橫額嵌上了他的姓:“梁”。這是在罵梁鼎芬有 眼不明,黑了心,應(yīng)該把他的腦袋割下來,讓他的身上挨八刀!
橫額的“梁上君子”,是個典故,指竊賊。東漢時候,有個陳寔[shí]。 一天深夜,一個盜賊溜進了陳寔的屋里,爬到了屋梁上藏著,打算著夜深人 靜的時候,下手偷東西。陳寔暗中發(fā)覺了,也不驚動他,自己穿好了衣服, 把兒孫們都喊了起來。陳寔對他們講了一通要光明正大地做人的道理,還把 偷盜的人叫做“梁上君子”,說這種人也是能改的。趴在屋梁上的賊聽了這 番話,挺慚愧,就從梁上跳到了地上,向陳寔磕頭請罪,表示要改邪歸正。 打這兒以后,人們就把盜賊叫做“梁上君子”。
這個橫額用了這個成語,又嵌上了“梁”這個姓,是在罵梁鼎芬就是搶匪,就是盜賊!
據(jù)清·李伯元《南亭四話》卷七《莊諧聯(lián)話·嘲梁鼎芬》, 清·吳研人《新笑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