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厲鶚
出郭曉色微,臨水人意靜。水上寒霧生,彌漫與天永。折葦動有聲,遙山淡無影。稍見初日開,三兩列舴艋。安得學野鳧,泛泛逐清影。
[作者介紹]:厲鶚(1692-1752),字太鴻,又字雄飛,號樊榭、南湖花隱等,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學家,浙西詞派中堅人物??滴跷迨拍昱e人,屢試進士不第。家貧,性孤峭。乾隆初舉鴻博,報罷。性耽聞靜,愛山水,尤工詩馀,擅南宋諸家之勝。著有《宋詩紀事》、《樊榭山房集》等。
[注釋]: 作者:佚名 ①午日:五月初五日,即端陽節(jié)日。②漲痕二句:此寫午日雨中水面之景。漲痕,漲水的痕跡。柔綠,嫩綠,此處代指嫩綠之水色,蒲:蒲柳,即水楊。荇,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呈對生圓形,可食。③煙柳:謂煙霧籠罩的柳林。④嘔啞柔櫓:謂船行水面櫓篙劃水發(fā)出輕柔的水聲。嘔啞,象水聲。⑤翠錢雨:指新荷生出時所下的雨。翠錢,新荷之雅稱。⑥蒹葭渚:長滿蘆葦之洲渚。。⑦鮫人:神話傳說中的人魚。晉張華《博物志》卷九:“南海外有鮫人,水居以與主人。”⑧汨羅投賦:戰(zhàn)國時楚詩人屈原憂憤國事,投汨羅江(湘江支流)而死。后人寫詩作賦投入江中,以示憑吊。事見《史記·屈原賈生列傳》。⑨愁難譜二句:謂滿懷憂怨哀愁難以表達,只有憑借用彩線纏裹香菰(即包粽子)投入江中以示這千古的脈脈哀思了。菰米,即菱白。其食為菰米,亦稱雕胡米,可食。晉周處《風土記》:“午日烹鶩,又以菰葉裹粽黍,以象陰陽相包裹未分也?!?。⑩旗亭:酒樓。因懸旗為酒招,故名。
作文網(wǎng)推薦,<a http://www.zequeka.cn>易優(yōu)作文網(wǎng)</a>,中小學生學語文閱讀寫作的好幫手
[評析]:
[關(guān)鍵詞]:寫景
《曉至湖上》由易優(yōu)作文網(wǎng)為大家收集、整理,提升語文閱讀寫作素養(yǎng),就來易優(yōu)作文。 ——作文培訓,作文投稿,閱讀寫作能力提升,就來易優(yōu)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