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納蘭性德
山重疊。懸崖一線天疑裂。天疑裂。斷碑題字,苔痕橫嚙。風聲雷動鳴金鐵。陰森潭底蛟龍窟。蛟龍窟。興亡滿眼,舊時明月。
[作者介紹]: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光采奪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guān)聯(lián)于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向往經(jīng)歷平淡。特殊的生活環(huán)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chuàng)作呈現(xiàn)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shù)風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备挥谝饩?,是其眾多代表作之一。 在線批改作文,<a href=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易優(yōu)名師作文批改</a>
[注釋]: 作者:佚名 ①邢州:河北邢臺。②并刀:古并州(山西北部)一帶出產(chǎn)的刀具,以鋒利著稱。③一派:一片。 酸風:辛辣刺眼之風。語出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東關(guān)酸風射眸子。”④三河年少客:指好氣任俠之輩。三河謂河東、河內(nèi)、河南,在河南省北部、山西省南部一帶。⑤荊高:荊指荊軻,戰(zhàn)國衛(wèi)人,后居燕,好讀書擊劍。被燕太子丹拜為上卿,奉命刺秦王政,未遂,被殺。高指高漸離,戰(zhàn)國燕人,善擊筑。荊軻赴秦,賓客穿白衣冠送行于易水。漸離擊筑,荊軻和而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登車而去。秦滅燕后,秦王政熏瞎?jié)u離雙目,令擊筑。他在筑內(nèi)藏鉛彈擊秦王,未中,被殺。⑥燕趙悲歌:指荊高送別事。韓愈《送董邵南序》:“燕趙古稱多慷慨悲歌之士”。⑦易水:河名,在河北易縣附近。⑧豫讓:春秋末期晉國人,為智伯家臣。后韓、趙、魏三家分晉,智伯瑤為趙襄子所滅。豫讓乃易姓埋名,漆身吞炭,數(shù)次謀刺趙襄子,不遂,自刎而亡。豫讓橋:即豫讓隱身伏擊趙襄子之地,在邢臺北,不存。 作文網(wǎng)推薦,<a http://www.zequeka.cn>易優(yōu)作文網(wǎng)</a>,中小學生學語文閱讀寫作的好幫手
[評析]:
[關(guān)鍵詞]:寫山
《憶秦娥·山重疊》由易優(yōu)作文網(wǎng)為大家收集、整理,提升語文閱讀寫作素養(yǎng),就來易優(yōu)作文。 ——作文培訓,作文投稿,閱讀寫作能力提升,就來易優(yōu)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