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時期,漢陽郡的長史蓋勛為人正直,才華橫溢,被舉薦為孝廉。他和涼州刺史梁鵠是好朋友。當時武威太守橫行霸道,無惡不作,老百姓對他恨之入骨,敢怒 不敢言。梁鵠的屬官蘇正和不畏強暴,依法查處武威太守的罪行。不料,這件案子牽扯到許多高層官員,梁鵠知道后,打算找好朋友蓋勛商量。
恰巧蓋勛和蘇正和歷來有仇,有人聞訊,勸蓋勛乘機除掉蘇正和。蓋勛聽了大怒,斷然拒絕說:“為了個人的私仇謀害忠良,是不義的表現(xiàn);趁著別人危難的時候落井下石,是不仁的行為。我怎么能做出這樣不仁不義的事情呢?”
等到梁鵠來與他商議如何處置蘇正和的事情時,蓋勛說:“喂養(yǎng)鷹鳶,是要使它兇猛,這樣才能為你捕獲獵物。如今它已經(jīng)很兇猛了,你卻要殺掉它,既然如此,當初又何必養(yǎng)它呢?”
梁鵠覺得蓋勛說得很有道理,就沒有殺掉蘇正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