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兵》梁曉聲
天黑了!
暴風(fēng)雪呼嘯得更加狂怒,一輛客車,已經(jīng)被困了七八個小時。
車上二十幾名乘客中,有一位抱著孩子的年輕母親,她的孩子剛剛兩歲多一點。還有一個兵,他才剛?cè)胛椴痪?,那張臉看上去怪稚氣的,讓人覺得他還是一個大孩子。
那時車廂里的溫度,有白天的三十幾度,漸漸講到了零下四十幾度。車窗里伸手不見五指。每個人都快凍僵了,那個兵自然也不例外。不知從哪一年起,中國人開始把兵叫做“大兵”了,其實,普通的“大兵”們,實在都是些小戰(zhàn)士。
那個兵,原本是乘客中穿得最保暖的的人。棉襖,棉褲,凍不透的大頭鞋,以及羊剪絨的帽子和里面是羊剪絨的棉手套,還有一件厚厚的羊皮軍大衣。
但此刻,他肯定是感到最寒冷的一個人。
他的大衣讓司機穿走了,只有司機知道該去那兒去求援,可司機不肯去,怕離開車后,就凍死在路上。于是,兵毫不猶豫地將大衣脫了下來。。。。。。
他見一個老漢只戴一頂氈帽,凍得不停流鼻涕,掛了一胡子,樣子非??蓱z。于是他摘下羊剪絨帽子,給老漢戴上了,兵憨厚的笑笑說:“大爺,你戴著吧!我年輕,火力旺,沒事兒?!?
人們認為他是兵,他完全應(yīng)該這么做,他自己當(dāng)然也這樣認為。
后來,他又把手套給了一個女孩戴。
她接受是對他說:“謝謝!”
他說:“不用謝!這有什么可謝的?我是兵嘛,應(yīng)該的?!?
后來這位年輕的母親哭了,她發(fā)現(xiàn)自己的孩子已經(jīng)凍得嘴唇發(fā)青,盡管她一直緊緊地抱著孩子。
于是有人嘆息。。。。。。
于是有人抱怨司機怎么還沒找到救援的人們。。。。。。
于是有人罵爹,罵娘,罵天,罵地,那那年輕的母親哭得讓自己意亂心慌。。。。。。
于是,兵又默默脫下自己的棉襖。。。。。。
那時天還沒黑。
一個男人說:“大兵,把棉襖賣給我吧!我出一百元!我身上倒不冷,可我的皮鞋凍透了,我用你的棉襖包鞋,怎么樣?”
一個女人說:“我再加五十元,賣給我吧!他的大衣比我的大衣厚,我有關(guān)節(jié)炎,我得再用點什么護住膝蓋啊。。。。。?!?
兵對那男人和女人搖搖頭。在人們的注視下,走到那位年輕的母親身邊,幫著她,用自己的棉襖,將她的孩子包了起來。穿著大衣的幾個男人和女人,都用大衣把自己裹得更緊了。仿佛,兵的舉動,使他們冷上加冷了。。。。。。
再后來,天就黑了。
伸手不見五指的車廂里忽然有火苗一亮,是那個想用一百元買下兵棉襖的男人按著了打火機。他來到兵面前,一送手指,打火機滅了,車廂里又伸手不見五指了。
他低聲說:“真的,你這兵就是禁凍,咱倆商量個事兒,把你的大頭鞋賣給我吧?200元,200元啊!”
兵說:“這不行,我要凍掉了雙腳啊,就沒法當(dāng)兵了?!?
他一再央求,說哪會凍掉你的雙腳啊,你多禁凍啊!不會的。
你把大衣,棉襖,帽子和手套都白送別人別人穿戴了,怎么我買你一雙鞋到不肯了呢?沒人會知道你是賣給我的!大家都睡著了,聽不到咱們這么小聲說話。。。。。。
兵沉默了片刻,猶豫地說:“那。。。。。。如果你愿意用你那半瓶酒和我換的話,我可以考慮。。。。。?!?
他又打著打火機,回到自己的座位,取來了他喝剩的半瓶酒。
于是兵彎下腰,默默地解開自己的鞋帶。。。。。。
兩人互換之際,他又灌了一口酒,好像這種交際,在他那一方是很吃虧的。
兵從車廂的這一端,摸索著走向那一端,依次推醒人們,讓所有的人都飲口酒驅(qū)寒,包括那位年輕母親,包括那個女孩。人們在這種情況下一個比一個貪心,反正黑暗掩蓋著貪心,誰也看不見誰喝得多了。。。。。。
酒瓶回到兵的手中時,并最后將它對著嘴舉起來。。。。。。只有幾滴酒緩緩躺進兵的嘴里,兵感到口中一熱,似乎渾身也隨之熱了一下。。。。。。
車是被困在山路上,一邊是懸崖,狂風(fēng)像一把巨大的掃帚,將下坡的雪一片片掃向懸崖谷底。
于是車開始稍稍地倒滑了、沒有一個乘客感到這是一種不祥。
但兵敏銳地感覺到了,他下車了。。。。。。
拂曉,司機引領(lǐng)來了鏟雪的車和救援的人。乘客們歡呼起來,只有一個人沒有歡呼,就是兵,就是那臉上看上去怪稚氣的兵,就是那使人覺得似乎還是個少年的兵。
人們是在車后面發(fā)現(xiàn)他的。。。。。。他用肩頂著后輪,并將自己的一條腿墊在后輪下。他就那么凍僵在那兒,像一尊冰雕。
也許,他沒有聲張,是怕人們驚慌混亂,使車廂內(nèi)重量失衡,車向懸崖滑得更快。也許,他發(fā)出過警告,但沉睡的人們沒聽見,呼嘯的狂風(fēng)完全可能將他的喊聲掩蓋。。。。。。
事后人們才知道,他入伍才半年多。他還不滿19歲,是貧困山區(qū)一個多子女農(nóng)家的長子,他的未婚妻是個好姑娘,期待著他復(fù)員后給他做賢妻。。。。。。
1、面對死亡的威脅,車上的人表現(xiàn)出了不一樣的人性。請你就車上的任何一個或者一類人進行評論(也可以寫你的感受) 2、大兵為什么可以無償獻出自己的大衣、棉襖、帽子和手套,卻不肯用200元賣出他的大頭皮鞋? 3、大兵明知再去掉大頭皮鞋就會有凍掉雙腳的危險,可為何還是換了半瓶酒? 4、“也許,他沒有生長,是怕人們驚慌,使車內(nèi)重量失衡,車向懸崖滑的更快。也許,他發(fā)出過警告,但沉睡的人們沒聽見。呼嘯的狂風(fēng)完全可能將他的喊聲掩蓋” 這句話中的兩種猜測,你認為哪一種比較有可能性?為什么? 5、為什么文章最后要補述大兵的履歷? 答案: 1.大兵:為了集體利益,犧牲了個人;司機:有條件盡自己的職責(zé);老漢、少女、年輕母親與小孩:弱勢群體;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為一己私利無視他人生死;幾個男人和女人:不損人也不利人。 2.因為他不樂意幫助為一己之利而無視他人生死的人。他們是有能力和條件幫助秘書甚至他人的人。危急時不但不盡一個成年人應(yīng)盡的職責(zé),反而為一己之利,去剝奪他人利益,完全不顧別人死活,品行極為丑陋。 3.大兵意識到自己的危險,可他考慮到半瓶酒可以為大伙還來些許溫暖,抵御風(fēng)寒,便不再顧及自己了 ——作文培訓(xùn),作文投稿,閱讀寫作能力提升,就來易優(yōu)作文。
更多語文試題請訪問“易優(yōu)語文測評系統(tǒng)”,名著名篇閱讀效果檢測,中小學(xué)語文題庫,在線模擬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