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丘逢甲
春愁難遣強看山,往事驚心淚欲潸。四百萬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臺灣。
[作者介紹]: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詩人。字仙根,又字吉甫,號蟄庵、仲閼、華嚴子,別署海東遺民、南武山人、倉海君。辛亥革命后以倉海為名。祖籍嘉應鎮(zhèn)平(今廣東蕉嶺)。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臺灣彰化,光緒十四年(1887年)中舉人,光緒十五年登進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無意在京做官返回臺灣,到臺灣臺中衡文書院擔任主講,后又于臺灣的臺南和嘉義教育新學。
[注釋]:作者:佚名 (1)金玉良姻:指寶玉與寶釵的婚姻。小說中曾寫薛寶釵的金鎖“是個癩頭和尚送的”,上面所鏨的兩句吉利話與賈寶玉出生時銜來的那塊通靈玉上“癩僧所鐫的篆文”,“是一對兒”。薛姨媽也說:“金鎖是個和尚給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結(jié)為婚姻?!背帧凹t樓夢反封建論”者認為這段婚姻是符合封建秩序和封建家族利益的所謂美滿婚姻。金玉:語意雙關(guān),既有貴重的意思,同時指代寶釵和寶玉。木石,語意雙關(guān),和“金玉”相對,指代黛玉和寶玉。(2)木石前盟:“金玉良姻”的對立面,指賈寶玉和林黛玉因前世之盟而產(chǎn)生的愛情。作者虛構(gòu)寶、黛生前有一段舊緣和盟約:絳珠草為酬報神瑛侍者以甘露灌溉之惠,要把“一生所有的眼淚還他”。這兩句與寶玉曾在夢中喊罵“什么是‘金玉姻緣’,我偏說是‘木石姻緣’”(第三十六回)的話相似,但“俺只念木石前盟”應是摹寫寶玉婚后所說的話。持“紅樓夢反封建論”者認為寶黛戀情是建立在共同反抗封建禮教基礎(chǔ)上的愛情。(3)“空對”句:意思是說寶玉與寶釵雖為夫妻而沒有愛情。雪,“薛”的諧音,指薛寶釵,兼喻其冷。高士,文雅有涵養(yǎng)的人,指寶釵。作者以“山中高士”比寶釵,表明了寶釵品性的高潔。(4)“世外”句:“世外仙姝”,指林黛玉本為絳珠仙子,這里暗寓其已死,亦即所謂“已登仙籍”。姝,美女。林,指林黛玉。(5)“嘆人間”句:這是寶玉對自己與寶釵和黛玉之間兩段情緣發(fā)出的感嘆:直到今天,才終于相信人間之事始終都是美中不足的。(6)齊眉舉案:《后漢書·梁鴻傳》中記載,梁鴻家貧,但妻子孟光對他十分恭順,每次送飯給他時都把食盤舉得同眉毛一樣高。后因以“舉案齊眉”為封建婦道的楷模。這里指寶玉與寶釵維持著夫妻相敬如賓的表面虛禮。雖然寶釵對寶玉很好,但寶玉卻始終放不下黛玉,所以說“到底意難平”。案,有足的小食盤。
[評析]:
[關(guān)鍵詞]:古詩三百首,感傷,春天,愛國
《春愁》由易優(yōu)作文網(wǎng)為大家收集、整理,提升語文閱讀寫作素養(yǎng),就來易優(yōu)作文。 ——作文培訓,作文投稿,閱讀寫作能力提升,就來易優(yōu)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