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假字是中國用字現(xiàn)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假借”,即用讀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那么,具體什么是通假字呢?古人使用通假字的原因是什么呢?今天,就跟(易優(yōu)作文培訓,一起來學習一下什么是通假字。
廣義的通假字,包括狹義的通假字、古今字和異體字。通假字又叫借,前人也稱為假借,是指古人用字寫詞時本有其字而不用,卻用一個音同或音近的字來代替的現(xiàn)象。
古人在造字的時候,造出一個字,表達一個意思,可是該用哪個字來表示某個意思呢?有時候是有一定規(guī)律的;但是有一些字還在形成當中,沒有一定規(guī)律,可能用這個字表示某個意思,也可能使用一個同音字表示那個意思,這個同音字就是“通假字”,通假字所代替的那個字就叫做“本字”。例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當時,在一般情況下用“慧”表示智慧,但是,有時候也可以用“惠”去表示,于是“惠”就成了“慧”的通假字。
古人使用通假字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原來的字,能夠代表很多意義。后來為了減輕這個字的負擔,便造了一個新字,可是,古書上還是舊字。在后來的人看來,那舊字便是通假字,新字是本字。例如“板印書籍,唐人尚未盛為之”,“版”那個時候用“板”?!鞍濉笨梢员硎灸景?,也可以表示印版。后來為了減輕“板”的負擔,專門造了一個“版”字表示印版,于是“板”成了“版”的通假字,“版”便是本字。
另外,漢字在隸變之后,字形的直觀表義功能已不復存在,音同或音近的字又多,形體也難記,人們在倉猝下筆之際不及熟計,也自然易寫“別字”,某些“別字”流傳久了,也就漸漸相沿成了習慣,所以古書中的許多通假字與其本字之間的對應關(guān)系(即“某”通“某”)是相當固定的。
在多數(shù)情況下,通假字和本字的讀音是相同或相近的,因為通假字往往是本字的同音字??墒?,由于從古到今,讀音有了很大的變化,所以有的通假字和本字的讀音在現(xiàn)代漢語中并不一致。從聲音上看,通假字與被通假字具有或同音、或雙聲、或疊韻的關(guān)系。從字形上看,通假字或被通假字如果是形聲字的話,則多具有相同的聲符。
什么是通假字由(易優(yōu)作文培訓,整理,僅供參考。
《什么是通假字_文學常識》由易優(yōu)作文網(wǎng)(www.zequeka.cn)收集整理,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作文培訓,作文投稿,閱讀寫作能力提升,就來易優(yōu)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