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課外文言文閱讀《自見之謂明》
韓非子
楚莊王欲伐越,莊子諫①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亂兵弱?!鼻f子曰:“臣患②智之如目也,能見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見其睫。王之兵自敗于秦、晉,喪地數(shù)百里,此兵之弱也。莊蹻③為盜于境內(nèi),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亂也。王之弱亂非越之下也,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蓖跄酥?。故知之難,不在見人,在自見。故曰:“自見之謂明④?!?
(選自《韓非子·喻老》)
注釋:①諫:規(guī)勸君主、尊長,使其改正錯誤。②患:擔心。③莊蹻:楚國的大盜,實為人民起義領袖。④明:眼睛明亮,這里指明智。
閱讀訓練:
1.解釋文中加著重號的詞語的含義。
?。ǎ保﹩剩?) (2)禁( )(3)見( )
?。玻谩埃睘橄旅孢@個句子劃出正確的朗讀節(jié)奏。
王 之 弱 亂 非 越 之 下也
?。常g下列句子。
?。ǎ保┱y兵弱。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ǎ玻┕手y,不在見人,在自見。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矗澳芤姲俨街舛荒茏砸娖浣??!边@句話的含義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担f子是如何諫阻楚莊王攻打越國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保ǎ保﹩适Вǎ玻╂?zhèn)壓,禁止(3)認識 2.王之弱亂/非越之下也 3.(1)內(nèi)政混亂,軍事力量軟弱。(2)所以,認識事物的困難不在于認識別人,而在于認識自己。4.這句話的意思是不能只看到別人的缺點,而看不到自己的缺點。 5.結合兩國的實情,循循善誘,“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使楚莊王的理由不攻自破。
譯文:
楚莊王想要討伐越國,莊子規(guī)勸說:“大王為什么要討伐越國呢?”楚王說:“他們的政治混亂,軍隊軟弱?!鼻f子說道:“我害怕智慧像眼睛,可以看見百步以外的事物卻不能看見自己的睫毛。大王你的軍隊,自從敗給秦、晉兩國后,喪失了數(shù)百里的土地,這是軍隊軟弱。莊蹻在我國境內(nèi)做了盜賊,但是官吏們不能阻止,這是政治混亂。大王政治混亂軍隊軟弱,并不在越國之下,想要討伐越國,這就是智慧像眼睛一樣?!背蹙屯V沽擞懛ピ絿?。所以,了解某件事的困難,不在于認識別人,而在于認識自己。所以說:“能夠自己認識自己,才是所謂的明智?!?br>
——(文言文閱讀理解)中考課外文言文閱讀《自見之謂明》附答案及譯文,來自易優(yōu)作文網(wǎng),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學作文,學閱讀,提升語文閱讀寫作能力,就來易優(yōu)作文
更多語文試題請訪問“易優(yōu)語文測評系統(tǒng)”,名著名篇閱讀效果檢測,中小學語文題庫,在線模擬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