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評彈的三弦聲總在清晨的巷子里回蕩,我坐在書場的后臺,手指撥著琴弦,調(diào)試音準 —— 今天要給大學生演出《珍珠塔》開篇,這是我學評彈的第五年,也是我在校園里推廣評彈的第三年。我的奶奶是評彈藝人,她的琵琶彈得好,唱腔里帶著江南的軟糯。小時候,我總坐在書場的角落里聽她唱,三弦的弦音混著琵琶的旋律,像江南的流水,淌進我心里??呻S著奶奶年紀大了,書場的聽眾越來越少,她總說:“評彈是好東西,就是沒人聽了。” 高考后,我考上蘇州科技大學,特意選了非遺保護專業(yè),我想讓更多人聽見評彈的聲音。在學校成立評彈社時,我遇到了不少困難:有人說評彈 “老土”,有人學了幾天就放棄。我沒氣餒,帶著社員去書場跟奶奶學,從彈三弦的指法開始練,到唱詞的咬字發(fā)音,每個細節(jié)都不放過。有次練《珍珠塔》的 “方卿見娘” 選段,我總唱不好哭腔,奶奶就教我:“唱哭腔要像江南的雨,要柔,還要有勁兒,才能打動人心?!?我練了一個月,終于在校園晚會上演出,當三弦聲響起時,臺下的掌聲讓我紅了眼眶 —— 原來年輕人不是不愛評彈,只是沒機會聽見?,F(xiàn)在,我們評彈社有五十多個社員,我們不僅在校園演出,還去中小學做推廣,教孩子們唱簡單的評彈開篇。去年,我們還和音樂學院合作,把評彈與流行音樂結(jié)合,改編了《茉莉花》,在網(wǎng)上發(fā)布后,播放量超過了 300 萬。奶奶看著我們的演出視頻,笑著說:“你們比我厲害,把評彈唱到年輕人心里去了?!毕﹃栂碌臅鴪龈裢鉁剀?,三弦的弦音混著琵琶的旋律,在巷子里慢慢散開。我坐在奶奶身邊,看著她撥弦的手,忽然懂了:評彈的弦音里,藏著江南的魂,也藏著我們這代人的責任。青年的擔當,就是像這三弦,既要守住傳統(tǒng)的調(diào)式,也要彈出時代的新聲,讓千年的曲藝,在青春里回響。
全國優(yōu)秀作文網(wǎng)站 http://www.zequeka.cn
(易優(yōu)作文點評:標題以 “評彈弦音” 與 “青年回響” 結(jié)合,地域文化與青年行動呼應。三弦彈奏、唱腔練習的細節(jié)(哭腔、咬字)生動,評彈與流行音樂的融合創(chuàng)新具體,奶奶的書場為故事提供文化載體。主題緊扣曲藝傳承,情感真摯。缺點是改編《茉莉花》的過程可深化。建議增加改編時的創(chuàng)作思路(如評彈調(diào)式與流行旋律的結(jié)合點),強化青年創(chuàng)新的專業(yè)性。—— 蘇州易優(yōu)高考作文點睛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