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譯文《論語》:第十五章 衛(wèi)靈公篇(39)
子曰:“有教無類?!?
The Master said, “In teaching there should be no distinction of classes.”
【原文】
子曰:“有教無類①?!?
【今譯】
孔子說:“我對教育對象是不加區(qū)分的,都愿意教育他們?!?
【注釋】
①教:指教育對象。類:區(qū)分,作動詞用。
【評點】
孔子之前,“學(xué)在官府”,實行“有教有類”,即教育僅限于貴族階層,由貴族壟斷??鬃訁s向這種貴族壟斷教育發(fā)起挑戰(zhàn),提出了“有教無類”。“有教無類” 即“教無類”,亦即主張人人有受教育權(quán),不分貴賤、賢愚、貧富、地域,都可以入學(xué)。他說:“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保ㄒ?.7)這是對“有教無類”最好的注釋。由此,孔子的及門弟子的出身確實很“雜”。七十賢人中,屬于貴族出身的只有四人,平民子弟居多,甚至連顏涿聚這樣的“梁父之大盜”(《呂氏春秋•尊師》)也列入其中。所以南郭惠子曾問子貢:“夫子之門,何其雜也?”子貢回答說:“欲來者不拒,欲去者不止。且夫良醫(yī)之門多病人,隱括(用以矯正斜曲的器具)之側(cè)多枉木,是以雜也?!笨鬃泳褪沁@樣誠誠懇懇教育前來求學(xué)的人。
《名著譯文:《論語》中英文版之衛(wèi)靈公篇36》添加時間:2024-12-14;更新時間:2025-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