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綿竹中學 龔志華
高一多了本選修教材,這就是《中外傳記作品選讀》。如何教學,怎樣有效,是不得不面對、不得不思考的事。根據(jù)《毛澤東:憶往昔,崢嶸歲月稠》一課的教學經驗,筆者有了傳記教學模式的初步思考,這就“三課合一”合一教學模式。
一、前課
相當于“預讀”,主要是用梳理法和批注法進行傳記作品的閱讀。主要內容有以下這些:
1、字詞(略)
2、傳主經歷與事跡(梳理法)
?。?)讀書與壯游(712——745)
杜甫年齡:歲——歲
游歷地區(qū):
代表詩作;
?。?)困居長安十年(746——755)
中小學生語文題庫,中小學學生語文試卷,就來<A http://www.zequeka.cn/yuwentiku/>易優(yōu)語文題庫</a>。
杜甫年齡:歲——歲
游歷地區(qū):
代表詩作;
?。?)陷賊和為官(756——759)
杜甫年齡:歲——歲
游歷地區(qū):
代表詩作;
?。?)漂泊西南(760——770)
杜甫年齡:歲——歲
游歷地區(qū):
代表詩作;
3、杜甫名句收集
4、思考:
?。?)杜甫為什么被稱為“詩圣”?
?。?)杜甫的詩為什么被稱為“詩史”?
?。?)杜甫的漂泊路線述說了什么?
?。?)杜甫是凡人還是圣人?
二、正課(探究法、比較法)
1、杜甫詩競背
易優(yōu)作文批改系統(tǒng),易優(yōu)作文打分、易優(yōu)作文評分評價 <a href=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易優(yōu)作文批改</A>
2、杜甫與李白簡要比較
3、相關文學常識交流
4、探究交流
(1)杜甫為什么被稱為“詩圣”?
(2)杜甫的詩為什么被稱為“詩史”?
(3)杜甫的漂泊路線述說了什么?
?。?)杜甫是凡人還是圣人?
可將大問具體化,如第三個大問題可細化為:
?。?)詩人第一次漫游,從河南鞏縣出發(fā),究竟是為了什么?
?。?)詩人壯游時期的主要思想是什么?你是怎么看出來的?為什么具有這樣的思想?
?。?)詩人困居長安時,思想有什么變化?為什么有這種變化?
三、后課(感悟法)
1、看《唐之韻》中的“杜甫篇”。 中小學生語文題庫,中小學學生語文試卷,就來<A http://www.zequeka.cn/yuwentiku/>易優(yōu)語文題庫</a>。
2、寫讀后感。
前課盡量安排節(jié)假日,或者時間安排長些。后課觀賞《唐之韻》可集中在教室,多媒體顯示。
《傳記作品教學模式初探_文學常識》由易優(yōu)作文網(www.zequeka.cn)收集整理,轉載請注明出處。 ——作文培訓,作文投稿,閱讀寫作能力提升,就來易優(yōu)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