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洲av一区二区久久,亚洲乱亚洲乱妇22p,亚洲av成人片色在线观看,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播放,亚洲av无一区二区三区

當(dāng)前位置: 首頁 > 語文題庫 > 九年級語文
易優(yōu)作文網(wǎng)——古文閱讀匯編2

古文閱讀匯編2


來源:易優(yōu)悅讀  糾錯
2024-09-19

Word格式下載

全文7100字

蘇州小學(xué)語文培訓(xùn),蘇州中考語文培訓(xùn)
古文閱讀匯編2


一、曹劌論戰(zhàn)

《左傳》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其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yuǎn)謀。”乃入見。問:“何以戰(zhàn)?”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睂υ?:“小惠未徧,民弗從也?!惫?:“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睂υ?:“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惫?:“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睂υ?:“忠之屬也??梢砸粦?zhàn)。戰(zhàn)則請從?!?

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饼R人三鼓。劌曰:“可矣?!饼R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毕乱暺滢H,登軾而望之,曰:“可矣?!彼熘瘕R師。

蘇州易優(yōu)語文閱讀寫作培訓(xùn),家長信賴,學(xué)生喜歡。 http://www.zequeka.cn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4. 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4分)

(1)肉食者鄙 鄙:

(2)小惠未徧 徧:

(3)神弗福也 福:

(4)齊師敗績 敗績:

5. 下列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2分 )

A. 登軾而望之 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醉翁亭記》)

B. 戰(zhàn)于長勺 皆以美于徐公(《鄒忌諷齊王納諫》)

C. 何以戰(zhàn) 無從致書以觀(《送東陽馬生命》)

D. 乃入見 家祭無忘告乃翁(《示兒》)

答:( )

6. 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6分)

(1)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3分)
易優(yōu)語文培訓(xùn),蘇州閱讀寫作同步提升 http://www.zequeka.cn/miniform.html


翻譯:

(2)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3分)

翻譯:

7. 本文選自《左傳》,記敘的是長勺之戰(zhàn),在選作課文時編者卻將標(biāo)題定為《曹劌論戰(zhàn)》,請簡要談?wù)勀銓Υ说睦斫?。(2分)

答:

答案:

4.(共4分)

鄙陋(目光短淺);通“遍”,遍及、普遍; 賜福、降福;大敗 (一詞1分)

5.(2分)A

6.(共6分)

(1)莊公說:“祭祀用的牛羊、玉帛等祭祀品,我從來不敢虛報夸大數(shù)目,一定如實向神稟報?!?。(3分,犧牲1分,加1分,句子意思基本正確1分)

(2)打仗,靠的是勇氣。頭第一次擊鼓能振作士氣,第二次擊鼓時士氣減弱,第三次擊鼓時士氣已經(jīng)枯竭了。(3分,“一鼓作氣”1分,“再”1分,句子意思基本正確1分) 蘇州吳中區(qū)小學(xué)生作文培訓(xùn),就來易優(yōu)悅讀

7.(2分)本文略寫戰(zhàn)爭過程,重點突出了曹劌關(guān)于戰(zhàn)爭的論述,標(biāo)題切中要點。

二、比較閱讀下面兩則古文選段,回答8—10題。

【甲】二世元年七月,發(fā)閭左謫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xiāng)。陳勝吳廣皆次當(dāng)行,為屯長。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陳勝、吳廣乃謀曰:“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陳勝曰:“天下苦秦久矣。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dāng)立,當(dāng)立者乃公子扶蘇。扶蘇以數(shù)諫故,上使外將兵。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項燕為楚將,數(shù)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或以為死,或以為亡。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yīng)者?!眳菑V以為然。

易優(yōu)語文題庫,同步教材,真題演練,提分就是快 https://cs.euzW.net



【乙】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不復(fù)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fù)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8.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解釋全錯的一項是

A.今亡(逃跑)亦死 無論(不論)魏晉

B.今或(有時)聞無罪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沒有出路的境地)

C.為天下唱(通“倡”,首發(fā)) 便要(通“邀”,邀請)還家

D.楚人憐(愛戴)之 此中人語(說)云

9.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陳勝、吳廣乃謀曰 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蘇州易優(yōu)語文培訓(xùn),中小學(xué)閱讀寫作同步提升 http://www.zequeka.cn/miniform.html


B.扶蘇以數(shù)諫故 此獨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C.不足為外人道也 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

D.吳廣以為然 父利其然也

10.下面各句是對文意的理解,分析不恰當(dāng)?shù)囊豁検?

A.甲文中陳勝提出“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的策略口號,說明陳勝充分把握了人心動向,為起義成功奠定了基礎(chǔ)。

B.乙文中“乃大驚”寫出桃源人對陌生人到來的驚異,顯示了桃源與外界隔絕久遠(yuǎn);“余人各復(fù)延至其家”體現(xiàn)了桃源民風(fēng)淳樸。

C.甲文中導(dǎo)致陳勝、吳廣起義的直接原因是“天下苦秦久矣”;乙文中桃源人來到桃源的主要原因是為了躲避秦朝的戰(zhàn)亂。

D.甲文是紀(jì)傳體,生動地描述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guī)模的農(nóng)民起義;乙文以敘述為主,是作者虛構(gòu)的故事,寄托了作者的社會理想,也是對現(xiàn)實社會的一種否定。

蘇州中考語文提分,就找易優(yōu)吳老師,針對性強,提分就是快(TEL:181-1815-9898)。



答案:

8.B(A:一正一錯,“無論”:不要說,更不必說;B:全錯,“或”:有的人,“絕境”:與世隔絕的地方;C:全對;D:一正一錯,“語”:告訴)

9.B(A:前“乃”:于是,就;后“乃”:竟然;B:兩“以”:因為;C:前“為”:向;后“為”:為了,表目的;D:前“然”:正確;后“然”:這樣)

10.C(直接原因應(yīng)是:“失期,法皆斬”)

㈠ 三、閱讀【甲】【乙】兩文,回答9-12題。(共8分)

【甲】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fù)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泵魅招旃珌?,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yuǎn)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蘇州小學(xué)生語文培訓(xùn),(TEl:181-1815-9898)蘇州易優(yōu)閱讀寫作同步提升



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

(選自《戰(zhàn)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

【乙】虞愿字士恭,會稽余姚人也。元嘉末,為湘東王國常侍。帝以故宅起湘宮寺,費極奢侈。以①孝武莊嚴(yán)剎七層,帝欲起十層。不可立,分為兩剎,各五層。新安太守巢尚之罷②郡還,見帝,曰:“卿至湘宮寺未?我起此寺,是大功德?!痹冈趥?cè)曰:“陛下起此寺,皆是百姓賣兒貼婦錢,佛若有知,當(dāng)悲哭哀愍,罪高浮圖③,有何功德?”尚書令袁粲在坐,為之失色。帝乃怒,使人驅(qū)下殿。愿徐去無異容。以舊恩,少日中,已復(fù)召入。

語文提分好幫手,易優(yōu)語文題庫 https://cs.euzW.net



(選自《南史·虞愿傳》,有改動)

【注】① 以:因為,由于。 ② 罷:離開。 ③ 浮圖:佛塔。

9. 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語。(2分)

⑴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 私:

⑵ 愿徐去無異容 徐:

10.用現(xiàn)代漢語解釋下列語句。(2分)

⑴ 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譯文:

⑵ 以舊恩,少日中,已復(fù)召入。

譯文:

11.鄒忌面對妻、妾、客不同程度的贊美,從“不自信”到“暮寢而思之”,反映出他怎樣的品質(zhì)?(2分)

12.面對帝王的錯誤,鄒忌和虞愿都有所進諫,二人的方法有何不同?你更喜歡哪種?說說原因?(2分)

答案:

9.⑴ 偏愛 ⑵慢慢的

評分標(biāo)準(zhǔn):(2分)每空1分,錯字不給分。

10. ⑴從這里就可以看出,大王你受到的蒙蔽也很大啊!

⑵因為舊日的恩情,沒幾天,虞愿就又被召了回來。

評分標(biāo)準(zhǔn):(2分)翻譯正確,完整即可。

11.示例:不盲目輕信,對別人的褒獎能理智判斷、冷靜思考,能正視自己。

評分標(biāo)準(zhǔn):(2分)圍繞“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來答即可。

12.示例:鄒忌以家事喻國事,用暗示的方法委婉地規(guī)勸齊主,使他樂于接受。虞愿則是直言進諫,痛斥君過。我更喜歡前者,因為它更易令人接受。

評分標(biāo)準(zhǔn):(2分)前一問1分,后一問1分,意對即可。

四、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dāng)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qū)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jǐn)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dāng)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fù)漢室,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于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fù)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zé)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

今當(dāng)遠(yuǎn)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14.寫出加點字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①臣本布衣( )②由是感激( )③深入不毛( )④夙夜憂嘆( )

15.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虛詞的含義。(2分)

①躬耕于南陽( ) ②還于舊都( )

③以告先帝之靈( ) ④咨臣以當(dāng)世之事( )

16.翻譯句子。(4分)

①遂許先帝以驅(qū)馳。

②今當(dāng)遠(yuǎn)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17.“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一句中的“此”指哪兩件事?(2分)

18.讀了此文,你認(rèn)為諸葛亮最可貴的精神是什么?請聯(lián)系實際,談?wù)勥@種精神對你的啟示。(2分)

答案:

14.(2分,每小題0.5分)①平民,百姓 ②感動,激動,感慨 ③草木 ④早晚

15.(2分,每小題0.5分)①在 ②到 ③來 ④拿

16.(4分)①就答應(yīng)為先帝奔走效勞(2分)。②現(xiàn)在我就要遠(yuǎn)離陛下,面對這篇文章,我涕淚交流,不知說了些什么(2分)。

17.(2分)①五月渡瀘,平定南方;②北定中原,興復(fù)漢室。

18.(2分)圍繞“忠心;誠信;責(zé)任感、使命感;知恩圖報”等來回答即可。(概括諸葛亮精神1分,圍繞“忠心;誠信;責(zé)任感、使命感;知恩圖報”等中的任意一個角度來談自己受到的啟示得1分)

五、

當(dāng)余之從師也,負(fù)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fēng),大雪深數(shù)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勝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huán),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

(節(jié)選自《送東陽馬生序》)

15.解釋下面加點的詞。(2分)

⑴勝人持湯沃灌 ▲ ⑵同舍生皆被綺繡 ▲

16.下列句中加點詞的用法和例句不相同的一項是( ▲ )(2分)

例句:腰白玉之環(huán)

A.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B.天下縞素

C.吾妻之美我者 D.一狼洞其中

17.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18.文中宋濂的求學(xué)經(jīng)歷給了我們哪些啟示?(2分)



(四)(8分)

呂蒙入?yún)?,王勸其學(xué)。乃博覽群籍,以《易》為宗。常在孫策坐酣醉,忽于眠中,誦《易》一部。俄而起驚。眾人皆問之。蒙云:“向夢見伏羲、文王、周公,與我言論世祚①興亡之事,日月廣明之道,莫不窮精極妙;未該玄②言,政③空誦其文耳?!北娮灾蓢艺b文也。

【注釋】①世祚:指國運。 ②玄:深奧。 ③政:只,僅僅。

(選自《太平廣記》)

19.根據(jù)《古漢語字典》提供的部分義項,為下列加點的詞選擇恰當(dāng)?shù)慕忉?。(2分)

⑴向夢見伏羲、文王、周公 ( ▲ )

A.剛才 B.假如 C.接近 D.向著

⑵日月廣明之道 ( ▲ )

A.道路 B.道理 C.引導(dǎo) D.方法
進士,以畫竹,蘭為長。曾任范縣令,愛民如子。室無賄賂,案無留牘。公之余輒與文士暢飲詠詩,至有忘其為長吏者。遷濰縣,值歲荒,人相食。燮開倉賑濟,或阻之,燮曰:“此何時,若輾轉(zhuǎn)申報,民豈得活乎?上有譴,我任之?!奔窗l(fā)谷與民,活萬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注釋】①譴:譴責(zé),責(zé)備。②任:承擔(dān)責(zé)任。

8.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2分)

A.室無賄賂,案無留牘(牘:寫字用的木片)

B.公之余輒與文士暢飲詠詩(輒:就)

C.值歲荒,人相食(值:遇到)

D.或阻之(或:有的人)

9.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

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10.從文中可以看出鄭板橋是一個怎樣的人?(2分)

答案:

5.①洗滌 ②生枝蔓 說明:本題2分。

6.對于蓮的喜愛,像我一樣的還有什么人呢? 說明:本題2分。

7.為了突出作者對當(dāng)時追名逐利世風(fēng)的諷刺與批判,深化文章的主旨。說明:本題2分。

8.A 說明:本題2分。

9.(鄭板橋)離任的時候,當(dāng)?shù)匕傩昭赝舅退?。 說明:本題2分。

10.鄭板橋是一個有才、清廉、勤政、愛民的好官。說明:本題2分。答出其中的兩點可得1分,三點及以上得2分。

七、

五柳先生傳

[晉]陶淵明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huán)堵蕭然,不蔽風(fēng)日;短褐穿結(jié),簟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贊曰:“黔婁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溲云澣羧酥畠壓??銜觴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

10.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2分)

①好讀書,不求甚解;

②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11.下列各句中加點的“以”和“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敝械摹耙浴币馑己陀梅ㄏ嗤囊豁検牵?)(2分)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陽樓記》)

B.家貧,無從致書以觀。(《送東陽馬生序》)

C.歷歷在目,以億萬計。(《山市》)

D.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12.吧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

①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②環(huán)堵蕭然,不蔽風(fēng)日。

13.五柳先生“銜觴賦詩,以樂其志”,他的“志”是什么?請用文中的語句回答。(2

八、

《公輸》選段

公輸盤為楚造云梯之械,成,將以攻宋。子墨子聞之,起于魯,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見公輸盤。

公輸盤曰:“夫子何命焉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殺之。”

公輸盤不說。

子墨子曰:“請獻十金?!?

公輸盤曰:“吾義固不殺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請說之。吾從北方聞子為梯,將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荊國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殺所不足而爭所有余,不可謂智;宋無罪而攻之,不可謂仁;知而不爭,不可謂忠;爭而不得,不可謂強;義不殺少而殺眾,不可謂知類。”

公輸盤服。

……

王曰:“善哉!雖然,公輸盤為我為云梯,必取宋?!?

于是見公輸盤。子墨子解帶為城,以牒為械,公輸盤九設(shè)攻城之機變,子墨子九距之。公輸盤之攻械盡,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輸盤詘,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問其故。

子墨子曰:“公輸子之意,不過欲殺臣。殺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雖殺臣,不能絕也?!?

楚王曰:“善哉。吾請無攻宋矣。”

乙文:《呂氏春秋·去私》

墨者有鉅子腹<黃享>,居秦,其子殺人,秦惠王曰:“先生之年長矣,非有他子也,寡人已令吏弗誅矣,先生之以此聽寡人也?!备?黃享>對曰:“墨者之法曰:‘殺人者死,傷人者刑?!怂越麣艘?。夫禁殺傷人者,天下之大義也。王雖為之賜,而令吏弗誅,腹<黃享>不可不行墨子之法?!辈辉S惠王,而遂殺之。子,人之所私也。忍所私以行大義,鉅子可謂公矣。

23.用“/”劃出下面句子的朗讀節(jié)奏。(1分)

先 生 之 年 長 矣

24.解釋下列句子加點詞的含義(2分)

⑴公輸盤不說( ) ⑵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

⑶傷人者刑( ) ⑷ 王雖為之賜( )

2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1分)

A. 不許惠王,而遂殺之。 時人莫之許也

B. 其子殺人 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殺之

C. 先生之年長矣,非有他子也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

D. 此所以禁殺傷人也 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26.將下列兩個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

⑴義不殺少而殺眾,不可謂知類。

譯:

⑵忍所私以行大義,鉅子可謂公矣。

譯:

27.補寫對聯(lián):下面是根據(jù)甲文內(nèi)容和人物形象寫出的上聯(lián),請結(jié)合乙文內(nèi)容和人物形象寫出下聯(lián)。(2分)

上聯(lián):子墨子止楚攻宋,勇敢無畏。

下聯(lián):

答案:

23.先生之年/長矣

24⑴通“悅”,高興 ⑵入侵 ⑶受刑、受懲罰 ⑷ 賜恩惠

25.B(1分)

26.將下列兩個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

⑴你說講道義,殺少量人還懂得不合理,卻要去殺眾多的人,不能說是明白事理。(2分)

⑵墨家大師腹黃享忍心殺掉自己心愛的兒子去遵行天下大義,真可算得上公正無私了。(2分)

27.下聯(lián):腹黃享(鉅子腹)行法殺(誅)子,公正無私。(結(jié)合材料,符合對仗要求即可)(2分)

九、

三 峽

酈道元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8.選出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

A.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闕,通“缺” B.沿溯阻絕 沿,順流而上

C.其間千二百里 間,相距 D.清榮峻茂 榮,茂盛

9.下面句子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組是( )

A.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 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B.或王命急宣 或以錢幣乞之

C.哀轉(zhuǎn)久絕 沿溯阻絕

D.素湍綠潭 可以調(diào)素琴

10.下列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和寫法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作者在文中依次寫出了夏季的三峽呈現(xiàn)奔放美;春冬的三峽顯示出清幽美;而秋季的三峽卻展示著凄婉美。

B.第三段寫三峽春冬景色時,既描寫了“素湍綠潭”的靜景,也描寫了“回清倒影”的動景,動靜結(jié)合,相得益彰。

C.第四段中寫“高猿長嘯”突出了秋天三峽的凄冷。

D.文章第四段中作者引用漁歌歌謠,是運用了正面描寫的手法進一步突出三峽山高水長的特點,同時渲染了三峽秋天蕭瑟凄清的氣氛。

答案:

8.B 9.A 10.D

十、

《陋室銘》,完成6--9題。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犢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鬃釉?“何陋之有?”

6.下而哪一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相同?(2分)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醉翁亭記》)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微斯人,吾誰與歸(《岳陽樓記》)

苔痕上階綠,草色人簾青

群臣吏民能而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鄒忌諷齊王納諫》)

可以調(diào)素琴

吳廣素愛人(《陳涉世家》)

7.下面哪一句加點詞的詞類活用不是使動用法?(2分)

A.無案犢之勞形

B.凄神寒骨.悄倫幽邃(《小石潭記》)

C.腰白玉之環(huán)(《送東陽馬生序》)

D.必先苦其心志(《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8.文章從自然環(huán)境、交往人物和生活情趣等方面表現(xiàn)了陋室不陋,請選擇其中一個方而舉例分析。(2分)

9.劉禹錫說“無絲竹之亂耳”,歐陽修在《醉翁亭記》中也談到“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兩句話分別流露出他們怎樣的精神追求?(2分)

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第10題。

楊子之鄰人亡羊.既率其黨,又請楊子之豎【注】追之,楊子曰:“嘻!亡一羊,何追之者眾?”鄰人曰:“多歧路?!奔确?問:“獲羊乎?”曰:“亡之矣?!痹?“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注】豎:憧仆

10.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

①亡一羊.何追之者眾?

②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答案:

6 .B 7 .C

8.例:“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用苔痕、草色的青翠,表現(xiàn)環(huán)境的清幽,可見陋軍

不陋。

9.劉禹錫追求安貧樂道的精神境界:歐陽修追求與民同樂的政治理想。

10①丟了一只羊,為什么追它的人這么多?②我們不知道往哪邊追,所以就回來了。

十一、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彼炻首訉O荷擔(dān)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yīng)。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fù)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8、下列加點詞意義相同的一組是( )

A.、且焉置土石 年且九十 B、曾不若孀妻弱子 曾益其所不能

C.、投諸渤海之尾 訴諸法律 D、聚室而謀 斯是陋室

9、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以君之力 扶蘇以數(shù)諫故

B、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C、而山不加增 義不殺少而殺眾

D、告之于帝 皆以美于徐公

10、對選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寫法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講的是愚公移山的原因。

B、文章有意在命名上加以顛倒,將大智大勇者命名為“愚公”,將鼠目寸光者命名為“智叟”,這樣加重了對比的色彩,增強了諷刺的效果。

C、愚公飽受交通阻塞之苦,提出了移山的主張。這個主張得到了眾人的熱烈響應(yīng),卻遭到了妻子的強烈反對和智叟的無情嘲笑。

D、愚公挖山不止,感動了天帝,天帝令人搬移了兩座大山。這一富有神話色彩的結(jié)局,包含了對愚公精神的肯定和頌揚。

答案:

8、C 9、C 10、C ——作文培訓(xùn),作文投稿,閱讀寫作能力提升,就來易優(yōu)作文。

小學(xué)語文題庫,初中語文題庫,高中語文題庫
蘇州九年級語文閱讀作文培訓(xùn)、蘇州初中語文閱讀寫作培訓(xùn),就找易優(yōu)吳老師,20余年培訓(xùn)經(jīng)驗,
激發(fā)興趣、培養(yǎng)能力、提升應(yīng)試技巧。蘇州中小學(xué)語文閱讀寫作培訓(xùn),咨詢報名:181-1815-9898




投訴與建議
此頁面存在的問題*
違法違規(guī)
知識錯誤
抄襲他人
其他原因
問題描述*
聯(lián)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