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謝輝根
文學作品總是通過一定的藝術(shù)形象的創(chuàng)造來表達特定的思想情感的,文學作品離不開形象塑造,古代詩歌也是如此。古代詩歌中的“形象”,指的是以語言為手段而創(chuàng)造的藝術(shù)形象,它既指敘事詩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詩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則是指古詩中所描繪的融合了詩人思想情感的景或物。詩歌形象根據(jù)鑒賞的不同要求,大致可以劃分為人物形象、動作形象,景物形象三種類型。
1.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包括詩歌刻畫的客觀人物形象和詩歌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鑒賞人物形象要依據(jù)詩歌對人物(肖像、行動、語言、神態(tài)、心理)描寫,環(huán)境(自然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描寫和情節(jié)設(shè)置等方面的特點,著重把握住人物的身份性格、思想感情以及作者對所寫人物的感情態(tài)度。 中小學生作文投稿,中小學生作文點評與打分系統(tǒng),<a href=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易優(yōu)作文批改</A>
【示例1】
閱讀下面的宋詩,然后回答問題。(年四川卷)
懷天經(jīng)、智老,因訪之
陳與義
今年二月凍初融,睡起苕溪綠向東。
客子光陰詩卷里,杏花消息雨聲中。
西庵禪伯還多病,北柵儒先只固窮。
忽憶輕舟尋二子,綸巾鶴氅試春風。
請簡要概括詩中詩人的形象特點。
【解析】
這是一首懷人之作。南渡之后,國破家亡,詩人陳與義過著顛沛流離的客居生活。這年二月,冰雪初融,溪水新綠,詩人客居外地,以詩自娛,觀賞杏花,在平淡閑適的生活中想起了窘困多病的友人而輕舟訪友。詩歌通過綸巾鶴氅的外貌、睡、憶、尋的動作和早春景物的描寫,為我們展現(xiàn)了一位情趣高雅,珍視友情,風流飄逸的詩人形象。參考答案:情趣高雅,珍視友情,風流飄逸。
作文培訓網(wǎng)站推薦,<a http://www.zequeka.cn>易優(yōu)作文網(wǎng)</a>。
2.景物形象
景物形象是客觀事物在作品中的反映??陀^存在的物象和景象融入詩歌中化成詩歌的景物形象,這是客觀事物與作者主觀的心靈相互交融的結(jié)果,構(gòu)成了詩歌的意象和意境。其特點恰如黑格爾所說,“在藝術(shù)里,感性的東西是經(jīng)過心靈化了的。而心靈的東西借感性化而顯現(xiàn)出來。”
鑒賞景物形象要依據(jù)景物形象的自然屬性,進而把握景物形象的社會屬性,從而理解作者借此所表達的情感、抒發(fā)的寓意等。
【示例2】
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年重慶卷)
渡江
[明]張弼
揚子江頭幾問津,風波如舊客愁新。
西飛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
作文能力提升,就來易優(yōu)作文,https://www.euw.net
孤枕不勝鄉(xiāng)國夢,敝裘猶帶帝京塵。
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對沙鷗一愴神。
指出“吟對沙鷗一愴神”中“沙鷗”意象的作用。
【解析】沙鷗,是詩人們常常用來抒發(fā)內(nèi)心因漂泊無依而傷感的意象。如杜甫《旅夜書懷》“名豈文章著,官應(yīng)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痹娙思淳白詻r以抒悲懷,水天空闊,沙鷗飄零,人似沙鷗,轉(zhuǎn)徙江湖。本詩也是如此。詩人張弼渡江之時,想到自己奔波忙碌(幾問津、忙于我),孤身在外(孤枕),思念家鄉(xiāng)(鄉(xiāng)國夢),朋友零落(交游落落),故而“吟對沙鷗一愴神”。一“愴”字寫出了張弼無限的客愁。參考答案:張弼用沙鷗的到處飛翔來襯托自己的孤單漂泊。
【示例3】
作文培訓網(wǎng)站推薦,<a http://www.zequeka.cn>易優(yōu)作文網(wǎng)</a> 。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回答問題。(年山東卷)
詠山泉
儲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問不知名。映地為天色,飛空作雨聲。
轉(zhuǎn)來深澗滿,分出小池平。恬澹無人見,年年長自清。
這首詩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詩人借詠山泉表現(xiàn)了怎樣的情懷?
【解析】
《詠山泉》是一首有所寄托的詠物詩。作品采用擬人手法,寓情于景,寫山泉的“不知名”,說山泉的“無人問”;寫山泉的“恬淡”,說山泉的“長自清”,這一切,都在暗示人們:山泉即詩人自己,山泉的特點即詩人要追求的個性,其崇尚恬淡自然、飄逸出俗的高潔境界了了可觀,耐人回味。參考答案:這首詩在表現(xiàn)山泉得天地之聲色,具有滿澗平池之能的同時,又表現(xiàn)了山泉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詩人借詠山泉表現(xiàn)了淡薄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懷。
中小學語文閱讀寫作培訓課程推薦,<a http://www.zequeka.cn/minifOrm/type_1.html>中小學語文閱讀寫作培訓</a>
3.動作形象:
動作形象是指詩歌中進行描摹刻畫借以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動作行為。鑒賞動作形象要依據(jù)對人物的動作行為的品析,挖掘出作者通過人物的動作行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示例4】
閱讀下面的詩歌,回答問題(年上海卷)
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幃。
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
客行雖云樂,不如早旋歸。
出戶獨彷徨,愁思當告誰?
引領(lǐng)①還入房,淚下沾衣裳。
本詩通過一連串的動作刻畫來傳達思想感情,從這一角度加以賞析。
【解析】
這首詩是寫游子離愁的,詩中刻劃了一個久客異鄉(xiāng)、愁思輾轉(zhuǎn)、夜不能寐的游子形象。游子“看月”、“失眠”、“攬衣”、“起床”、“徘徊”這一連串的動作,展現(xiàn)了詩中主人公的心理發(fā)展層次,說明他醒著的時間長,實在無法入睡;同時說明他心中憂愁很深。尤其是那“起徘徊”的情態(tài),深刻地揭示了他內(nèi)心痛苦的劇烈。這首短小的抒情詩,細致地表現(xiàn)了主人公豐富復雜的心理活動,把人物的心理和感情揉合在一起,既富有抒情詩的特質(zhì),又具有文學的形象形。參考答案:“我”攬衣而起,出門徘徊,伸頸遠望,回房落淚;這些動作寫出了“我”夜不能寐的狀態(tài);流露出憂愁、孤獨的情緒,表達了思念家鄉(xiāng)、思念親人的情感。
鑒賞古代詩歌的形象既是領(lǐng)會詩歌情感內(nèi)涵的捷徑,也是領(lǐng)會詩歌情感內(nèi)涵的關(guān)鍵,是中學生古代詩歌鑒賞能力的重要體現(xiàn)。因此,鑒賞古代詩歌中的形象一直是高考命題的一個重要著眼點,也是高考試題的常規(guī)題型。如何來鑒賞古代詩歌中的形象呢?
一、知人論世,推究人物
詩中的人物形象是復雜的,或不慕權(quán)貴、豪放灑脫,或心憂天下、憂國憂民;或寄情山水、歸隱田園;或懷才不遇、壯志難酬;或矢志報國、獻身邊塞;或愛恨情長、纏綿悱惻等。這些形象多有詩人人生經(jīng)歷和思想感情的融入與折射。因此,鑒賞詩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要關(guān)注時代背景、人生境遇等因素,做到知人論世。比如南宋的一些詩詞,鑒于國土淪喪、偏安江南的現(xiàn)狀,詩人多有矢志報國、收復失地的情懷;陳子昂、李商隱等人的詩,因不為世重用,多有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感慨。另外,分析詩歌中的人物形象,還要抓住詩中神態(tài)、動作、心理、細節(jié)等的描寫。如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薄澳睢?、“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通過描寫人物的神態(tài)與心理,塑造了一位胸懷大志、懷才不遇的孤獨士大夫形象。
二、結(jié)合詩意,解讀意象
古詩詞中,某些客觀事物具有特定的內(nèi)涵,成為特殊意象,詩人常用一些特定事物來表達主題思想及感情。借助這些特殊意象,可以探究詩人的情感。比如,芭蕉常與孤獨憂愁特別是離情別緒相聯(lián)系,梧桐大多表凄苦之意,梅象征高潔等。在高考備考中,可以對一些特定意象進行歸納總結(jié),以便認識和了解。在解讀詩歌時,抓住詩歌所選用的特定意象,無疑是找到了一把解讀詩詞意蘊的鑰匙。比如王灣的《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痹娙私琛靶兄邸?、“鄉(xiāng)書”、“歸雁”等意象表達了羈旅在外而神思故里、想念親人的感情。以意象為切入點解讀詩歌,再依據(jù)詩歌的內(nèi)容反觀意象的作用,這樣回答有關(guān)意象分析的試題才能準確到位。
三、開拓意境,分析景物
“意”指作者的主觀感情,“境”指詩中創(chuàng)設(shè)的生活圖景,主要是由景物構(gòu)成?!耙饩场笔菍⒆髡叩乃枷敫星楹蜕顖鼍叭诤显谝黄鹚茉斓哪腿藢の兜乃囆g(shù)境界。在意境的創(chuàng)設(shè)上,畫面或雄渾壯麗,或幽清明凈,或沉郁孤愁,或和諧靜謐,或開闊蒼涼,或高遠遼闊。開拓意境要立足于詩中的景物描寫,景物分析有三個層次:一是在腦中再現(xiàn)詩人描繪的畫面,二是把畫面中沒有直接寫到的那一部分靠想象補充出來,三是領(lǐng)會畫面背后深遠的意蘊。比如韋莊的《臺城》:“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詩人描寫陰雨、江草、鳥鳴等,渲染了一種凄涼的氣氛,于常見的景物中寄寓無限的惆悵,抒發(fā)了盛衰興亡的感慨。“一切景語皆情語。”意境的開拓,離不開對景物的分析。
四、運用術(shù)語,整合答案
解答鑒賞古代詩歌形象的試題,先要明確試題的設(shè)置類型,然后有的放矢整合答案。其實,每種命題形式都有一定的解答規(guī)律和答題方式可循,這需要在平時的訓練中揣摩總結(jié)。就詩歌形象而言,回答此類試題,基本的原則是要明確是什么形象,要結(jié)合詩意分析形象特征,有時還要揭示形象意義。就詩歌人物情感而言,只籠統(tǒng)回答“樂觀”、“感傷”等是不行的,必須結(jié)合詩歌內(nèi)容說出原因。為使答案鮮明規(guī)范,要恰當運用一些鑒賞術(shù)語。比如說明詩歌的意境,常用這樣一些術(shù)語:雄渾開闊、恢弘高遠、寧靜恬淡、清凈幽遠、雄奇瑰麗、蒼涼悲壯、冷森幽僻、凄清悲涼等。景物描寫不能簡單地只用“畫面優(yōu)美”,詩詞意境也不能簡單地只用“凄清悲涼”,術(shù)語的使用要和相關(guān)的分析密切結(jié)合起來。
《古代詩歌的形象鑒賞_文學常識》由易優(yōu)作文網(wǎng)(www.zequeka.cn)收集整理,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作文培訓,作文投稿,閱讀寫作能力提升,就來易優(yōu)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