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兩位最有名的王皇后
唐朝高宗李治皇后
唐朝王皇后(? 655年),真名不詳,唐并州祁(今祁縣)人,唐高宗李治皇后,約卒于唐高宗永徽六年,王皇后為西魏大將王思政的玄孫女,王思政官至尚書左仆射,受命鎮(zhèn)守河南,朝廷寄托極重。其父王仁祐,貞觀年間歷任羅山(今河南羅山)縣令、陳州(今河南淮陽)刺史、封魏國公。王氏與唐皇室系舊親,唐高祖之妹同安大長公主為王皇后的從祖母,王皇后的母親魏國夫人柳氏的叔母是唐高祖的外孫女。因此,主皇后出身顯赫,既是北周重臣的后裔,其父母兩族又都是唐皇室的姻親,屬于關隴貴族軍事集團。
王皇后長相俊美,性格和順,經(jīng)同安大長公主與唐太宗作閥,許配皇子晉王李治為妃。貞觀十七年(643年),太子李承干被廢,晉王李治被冊立為太子,王氏也被冊封為太子妃。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去世,太子即位,是為唐高宗,次年正氏被冊封為皇后。 作文培訓,就來蘇州易優(yōu)作文 http://www.zequeka.cn/miniForm.html
王皇后一生無子,這成為王皇后一生最大的缺憾,也是唐高宗多年縈繞心頭的一塊心病。唐高宗淑圮蕭氏,生有一子雍王李素節(jié),因此深得唐高宗寵愛,遭到王皇后極大嫉妒。當王皇后聽說唐高宗與唐太宗才人武則天在感業(yè)寺相會一事后,就秘密派人見武氏,讓她蓄發(fā),并且勸唐高宗把武氏接回后宮,想利用武氏來離間蕭淑妃之寵。武氏為人聰明伶俐,剛入宮時,她低聲下氣, 卑辭屈體以事后 ,博取了王皇后的歡心,王皇后在唐高宗面前極力稱贊武氏懂禮識大體。不久,武則天就深得唐高宗寵幸,被冊封為昭儀,其后,又接連為唐高宗生下四個兒子,并且暗中行動,爭當皇后,對王皇后構成了新的威脅。
為了維護皇后的地位,王皇后同她舅舅中書今柳奭商定,由柳奭出面,串連尚書右仆射禇遂良、侍中韓瑗、太尉長孫無忌、尚書左仆射于志寧等元老重臣,一起向唐高宗施加壓力。庸懦的唐高宗本沒有什么主見,在大家的一致請求下,于永徽三年(652年),正式冊立燕王李忠為皇太子。這就堵塞蕭淑妃和武昭儀借母以子貴的慣例覬覦皇后寶座的愿望??墒?,武則天決不會輕易善罷干休,在復雜的宮闈斗爭中,無論是王皇后,還是蕭淑妃顯然都不是武則天的對手。王皇后 性簡重,不曲事上下 ,而武則天卻專門款結王皇后所不喜歡的人。于是,王皇后的所作所為, 舉一動,盡為武則天所掌握。王皇后眼看著自己在一天天地失寵,心里非常著急,于是與已經(jīng)失寵的蕭淑妃盡棄前嫌攜起手來,共同對付正在逐漸得勢的武則天。 蘇州少兒書法培訓,推薦<A http://www.zequeka.cn/Miniform/tYpe_3.html>易優(yōu)少兒書法培訓</a>,語文成績好,書法少不了。
她們采取的辦法,就是在唐高宗面前搬弄是非,說武則天的壞話。唐高宗這時正寵愛著武則天,對她們的嚼舌非常反感。王皇后見此情況,沒有了主意,就找來其母柳氏商議對策,最后決定使用巫術 厭勝 的辦法,即寄希望于通過念咒,畫符等方法制服武氏或令武氏死去。但是不久禍起蕭墻,王皇后與其母柳氏 厭勝 的密謀樁人告發(fā)。于是,唐高宗有了廢掉王皇后的心思。但在唐太宗去世時托孤的輔政火臣長孫無忌,褚遂良等人的竭力勸阻下,暫時打消了廢王皇后的念頭。但是,不久又發(fā)生了一件使王皇后處于極為尷尬境地的事情,終于動搖了她皇后的地位。
大約在永徽四年(653年)末至五年初之間,武則天生有一女。此女出生后,唐高宗欣喜異常。按慣例,王皇后也前往撫視祝賀。王皇后走后,武氏竟殘忍地親手扼殺了女兒。唐高宗返回后官,興致很高,武氏也假裝有說有笑什么也不知道。待夫婦倆揭開襁褓看到死去的女兒,大驚失色,武氏一口咬定是剛走的王皇后銜恨報復,害死了她的女兒。昏庸的唐高宗聯(lián)想到以前王皇后的所作所為,不辯青紅皂白,也認定是王皇后下的毒手,下決心廢掉王皇后。 作文培訓,就來蘇州易優(yōu)作文 http://www.zequeka.cn/minifoRm.html
永徽六年(655年),武則天指使中書舍人李義府,衛(wèi)尉卿許敬宗上表請求廢掉王皇后并立武氏為皇后。 10月,唐高宗正式下詔廢王皇后及蕭淑妃為庶人,并將她們打入冷宮幽禁起業(yè)。已經(jīng)免職的王皇后的舅舅柳奭及其宗族全部流放嶺南,連早已作古釣王皇后之父王仁祐也概其能免,被追奪官爵。
王皇后雖然被廢為庶人,但畢竟樹大根深。加之,又有長孫無忌、褚遂良等一班元老重臣的同情,對武則天皇后地位的鞏固仍存在一定的威脅。另外,王氏與唐高宗畢竟是結發(fā)夫妻,情意并非完全斷絕。武則天決定置王氏于死地以消除隱患。她下令將王氏和蕭氏各打100杖,然后截去她們的手足,投置酒甕之中。就這樣,二人終于忍受不住這非人的折磨含恨而死,死后又遭到肢解。王氏被改丑姓為 蟒 ,蕭氏改為 梟 。直到唐中宗即位以后,王氏才復原姓。 蘇州小升初語文閱讀寫作培訓課程推薦,<a http://www.zequeka.cn/miniform/view_17.html>蘇州小升初語文閱讀寫作培訓課程推薦</a>。
王氏與武則天爭奪皇后寶座這一事件,反映了關隴貴族軍事集團與庶族地主之間的斗爭。王皇后被廢后,武則天被冊立為皇后,后來又在高宗死后篡唐改周,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凡屬關隴貴族軍事集團的成員們大都遭到貶謫、流放或殺戮,在此致命的打擊之下,關隴貴族軍事集團從此分崩離析,不復存在,王皇后實際上成了這場政治斗爭中的犧牲品。
史籍記載 《舊唐書》卷五十 高宗廢后王氏,并州祁人也。父仁祐,貞觀中羅山令。同安長公主,即后之 從祖母也。公主以后有美色,言于太宗,遂納為晉王妃。高宗登儲,冊為皇太子 妃,以父仁祐為陳州刺史。永徽初,立為皇后,以仁祐為特進、魏國公,母柳氏 為魏國夫人。仁祐尋卒,贈司空。 初,武皇后貞觀末隨太宗嬪御居于感業(yè)寺,后及左右數(shù)為之言,高宗由是復 召入宮,立為昭儀。俄而漸承恩寵,遂與后及良娣蕭氏遞相譖毀。帝終不納后言, 而昭儀寵遇日厚。后懼不自安,密與母柳氏求巫祝厭勝。事發(fā),帝大怒,斷柳氏 不許入宮中,后舅中書令柳奭罷知政事,并將廢后,長孫無忌、褚遂良等固諫, 乃止。俄又納李義府之策,永徽六年十月,廢后及蕭良娣皆為庶人,囚之別院。 武昭儀令人皆縊殺之。后母柳氏、兄尚衣奉御全信及蕭氏兄弟,并配流嶺外。遂 立昭儀為皇后。尋又追改后姓為蟒氏,蕭良娣為梟氏。 庶人良娣初囚,大罵曰: 愿阿武為老鼠,吾作貓兒,生生扼其喉! 武后 怒,自是宮中不畜貓。初囚,高宗念之,閑行至其所,見其室封閉極密,惟開一 竅通食器出入。高宗惻然,呼曰: 皇后、淑妃安在? 庶人泣而對曰: 妾等 得罪,廢棄為宮婢,何得更有尊稱,名為皇后? 言訖悲咽,又曰: 今至尊思 及疇昔,使妾等再見日月,出入院中,望改此院名為 回心院 ,妾等再生之幸。 高宗曰: 朕即有處置。 武后知之,令人杖庶人及蕭氏各一百,截去手足,投 于酒甕中,曰: 令此二嫗骨醉! 數(shù)日而卒。后則天頻見王、蕭二庶人披發(fā)瀝 血,如死時狀。武后惡之,禱以巫祝,又移居蓬萊宮,復見,故多在東都。中宗 即位,復后姓為王氏,梟氏還為蕭氏。 提升作文素養(yǎng),尋找作文素材,就來<A http://www.zequeka.cn/yuwEnsuyang/>易優(yōu)作文素養(yǎng)</a>。
相關影視:
《武則天》 鄭爽 飾演 王皇后
《至尊紅顏》 張彤 飾演 王皇后
《一代女皇武則天》 陳佩伶 飾演 王皇后
《唐宮美人天下》 周牧茵 飾演 王皇后
唐朝玄宗李隆基皇后
王皇后(? 725年),唐玄宗皇后。其先祖為梁朝冀州刺史王神念,父王仁皎,兄王守一。 當玄宗還在臨淄王時期時,聘娶王氏為妃。在討伐韋后時,王氏在幕后協(xié)助臨淄王,終于完成大業(yè)。玄宗即位后,便立王氏為皇后。 王皇后結婚多年,始終無子,而當時武惠妃很得寵,王皇后心中不滿,武惠妃便想詆毀她。然而因為王皇后對下屬們素有恩惠,故沒人愿意說她壞話。玄宗也起了廢皇后之心,便把這件事情告訴姜皎,姜皎卻把這事說溜出去,便被殺害?;屎笠驗槭バ诘膼矍?,身處于隨時可能被廢的恐懼中,便哭著問玄宗: 陛下難道不掛念當年我爹拿衣服換一斗面粉,給您做生日湯餅的事嗎? 玄宗聽了也為之感傷動容,遂暫時放下廢后的打算。
因為皇后無子,地位受損,再加上姜皎之事,讓皇后之兄王守一很害怕,遂導致 符厭事件 發(fā)生。他請來和尚明悟祭拜南斗與北斗,取來霹靂木并刻上天地文與玄宗名諱,讓王皇后佩帶,說道: 帶著它可保佑早生貴子,往后將可與則天皇后相比。 結果事情被揭發(fā),玄宗親自追查,果然搜獲物品。于是,廢皇后為庶人,賜王守一死。當時詩人王諲甚至作翠羽帳賦,諷刺玄宗的行為。 在被廢的三個月后,皇后便過世了,玄宗詔令以一品禮將她葬于無相寺。后宮的人們對她相當思慕,玄宗自己也對此事感到相當后悔。寶應元年(762年)唐代宗即位時,恢復其皇后封號。
當玄宗還在臨淄王時期時,聘娶王氏為妃。唐玄宗不但不是皇帝,而且離皇位很遠,他那時是當朝皇帝唐中宗李顯的侄子,相王李旦的庶子。唐中宗寵愛韋皇后,對弟弟很是忌憚,唐玄宗那時算是個落魄王爺。而王皇后的父親官職也很低,只是個五品武官,正好門當戶外。唐玄宗和王皇后的娘家的關系也很好。雖然青年時代的唐玄宗風流好色,娶了不少妾室,但家外彩旗飄飄,家里的紅旗卻不倒。侍妾雖多,但影響不了夫妻的感情。
王皇后乃將門虎女,智勇雙全,有膽有識。在唐玄宗發(fā)動政變誅殺韋后時,王氏在幕后協(xié)助臨淄王,并叫上自己的父親和兄長來參與此事。玄宗當上太子,王氏作為正妻就順理成章地當上太子妃。唐玄宗即位后,便立王氏為皇后。她和唐玄宗不但是結發(fā)夫妻,還是患難夫妻,并且她還算是唐玄宗的賢內助和堅定支持者,不但是生活上的伴侶,還是事業(yè)的上伴侶?!顿Y治通鑒》說 上之誅韋氏也,王皇后頗預密謀。 舊《唐書》記載 臨淄王時,納后為妃。上將起事,頗預密謀,贊成大業(yè)。 本來有共同的事業(yè),夫妻關系應該很牢固。但是王皇后遇到一位強敵,這個強敵,也應該算是王家的世仇,武惠妃,武則天的堂侄孫女。她的出現(xiàn),打破了玄宗后宮百花齊放的局面,她容光照人、美艷絕倫,性狡黠,工于心計,把唐玄宗迷得神魂顛倒,于是她寵冠六宮,專寵椒房,三千寵愛于一身,別的妃子只能紅顏未老恩先斷,斜倚熏籠坐到明。趙麗妃(太子李瑛的母親)、皇甫德儀(鄂王瑤母)、劉才人(光王琚母)本來都是受寵的妃子,因為武惠妃的得寵,統(tǒng)統(tǒng)靠邊站。而后宮之主的王皇后的地位受到嚴重威脅,終日憂心重重、惶恐不可終日。
武惠妃極似堂侄祖母武則天,有美貌,有野心,不安于寵妃的地位。《資治通鑒》: 武惠妃有寵,陰懷傾奪之志,后心不平,時對上有不遜有語。 王皇后結婚多年,始終無子,這對她很不利,而當時武惠妃已經(jīng)生了幾個兒子了。為了求子,她犯了一個極傻的錯誤。當時的長安城有個和尚明悟很靈驗,皇后之兄王守一請他以法術幫皇后求子。和尚明悟祭拜南斗與北斗,取來霹靂木并刻上天地文與玄宗名諱,讓王皇后佩帶,說道: 帶著它可保佑早生貴子,往后將可與則天皇后相比。但這件事難逃武惠妃的法眼,結果事情被揭發(fā)。于是,唐玄宗廢王皇后為庶人,賜王守一死?!杜f唐書》:廢后制: 皇后王氏,天命不佑,華而不實。造起獄訟,朋扇朝廷,見無將之心,有可諱之惡。焉得敬承宗廟,母儀天下?可廢為庶人,別院安置。刑于家室,有愧昔王,為國大計,蓋非獲已。 被廢的三個月后,王皇后便暴斃了,玄宗詔令以一品禮將她葬于無相寺。后宮的人們對她很同情。兩年后,開元十四年,唐玄宗跟大臣提出立武惠妃為皇后。一個叫潘好禮的大臣強烈反對,他說:"武氏乃不共戴天之仇,豈可以為國母!人間盛言張說欲取立后之功,更圖入相之計。且太子非惠妃所生,惠妃復自有子,若登宸極,太子必危。"
寶應元年(762年)唐代宗即位時,恢復了王皇后的尊號?!缎绿茣?代宗本紀》: 追復庶人王氏為皇后,瑛、瑤、琚皆復其封號。 ??赡苁且驗橥趸屎缶褪震B(yǎng)了李隆基的三子李亨(后來的唐肅宗),而且她待李亨視為己出。唐肅宗是唐代宗的父親,
細算起來,唐玄宗的王皇后比唐高宗的王皇后幸運多了,第一,她死得舒服,自己暴斃了(也可能是被下毒),而先朝王皇后是打了一百大杖被截去四肢,裝到壇子里折磨死。第二,她的情敵武惠妃沒有登上皇后寶座,也沒有能讓兒子繼承皇位。業(yè)未賣謀主。第三,她死后被恢復了皇后尊后,因為她的養(yǎng)子登上皇帝之位。
武惠妃的心計并不遜于武則天,倒霉的是武則天跑到了她的前面,做了李唐王朝后妃的反面教材,所以武惠妃受了她的牽連,李唐王朝太怕出現(xiàn)第二個武則天,所以武則天的侄孫女就在活著的時候別想登上皇后之位。李唐的皇帝好象跟太原王氏有仇,好象跟武家有緣似的。因為兩個武氏妃子廢掉二位王氏皇后,而這兩個武氏妃子還是一家子親戚。歷史重演,雖不盡相同,但大體相似。早知如此,太原王氏就別送女兒到李家,不要跟李唐王室聯(lián)姻。令人費解的是,王家和武家也是乃不戴天之仇,就算王皇后跟先朝王皇后八桿子打不著,不念先朝王皇后的仇怨,但武則天畢竟是她情敵武惠妃的姑祖母。怎么可能念咒語要效訪敵人的姑祖母?或者,這件事是武惠妃對王皇后的誣蔑。念咒語口說無憑,沒有書面證據(jù),所謂的人證,更可能作假。
沒有心計的女人在宮廷斗爭中注定失敗,唐玄宗的王皇后是個可憐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