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一名張家港的小學生,我要問大家一個問題:“你知道我們生活的城市為什么叫張家港嗎?”哈哈,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吧!那就讓我來告訴你:“明代萬歷年間,有一對叫張通和張巡的兄弟倆遷到我們張家港的香山附近。這里有山有水,可以放牧,可以打漁,又有大片新沙田可以圍墾耕種,真是個安居樂業(yè)的好地方。他們將一條小河拓寬,在這里生活了下來。到了清代,這條小河成為了通江河道,清代康熙年間正式命名為‘張家港’。后來,祖輩們在此修筑江壩,截斷江流,圍墾沙洲,成立了沙洲縣。改革開放以后,沙洲縣依靠鄉(xiāng)鎮(zhèn)工業(yè)和港口經(jīng)濟,各項建設快速發(fā)展。1986年9月16日,國務院批準撤銷沙洲縣,正式設立張家港市?!边@就是我們城市名稱的由來。
其實知道這些,是因為前不久我剛剛看了一套書——《張家港歷史風俗圖說》。這套書非常有趣,用一張張的連環(huán)畫告訴了我們張家港的歷史故事和風土人情。從書中,我了解到原來我們張家港不僅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更出過許多值得我們敬佩和學習的杰出人物。例如三次讓國,重諾守信,傳為千古美談的季札;身體力行,致力于傳播文化,被稱為孔子十大最優(yōu)秀弟子的言游;醫(yī)術精湛,為人治病卻不取分文的“杏林叟”董醫(yī)生;刻苦學習、靠借書攻讀,終成張家港和蘇州地區(qū)第一位狀元的陸器;熱衷公益,為百姓做了大量好事的錢理平等等。還有大家熟知的蘇東坡、徐霞客、韓世忠等等也都在張家港留下了許多動人的故事和傳說。
這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鑒真和尚東渡日本的故事。鑒真東渡的地方叫古黃泗浦,就是現(xiàn)在的東渡苑。東渡苑離我們家不遠,我去玩過好多次,可開始卻不知道原來那里這么有名呢。當時,日本遣唐使想請高僧赴日本弘揚佛法,可因為路途遙遠,九死一生,沒什么人敢去。后來鑒真慨然說:“為法事也,何惜自命,諸人不去,我即去也?!彼麤Q定親自赴日本弘揚佛法,但五次東渡,歷盡磨難,卻未能成功。其間,一心一意跟隨他東渡的弟子,有的喪生海浪,有的病死異鄉(xiāng),鑒真自己也雙目失明。直到他66歲那年,第六次東渡才最終到達日本,取得成功。鑒真大師不畏艱難,不怕磨難,堅持不懈的精神深深打動了我?;叵肫鹱约河袝r在學習上碰到一些難題,一些困難就想著放棄,真是慚愧。今后我要像鑒真大師學習,勇敢地克服困難,去努力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
看完整套書,我深深地為自己是一個張家港人而自豪!同學們,大家應該都喜歡看書,也看過許多書。但我建議大家在看中外名著、經(jīng)典故事的同時也能多看看有關我們張家港的書,關注我們的家鄉(xiāng),了解我們的家鄉(xiāng),熱愛我們的家鄉(xiāng),繼承和弘揚我們先輩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道德品質,長大以后,一起把我們的家鄉(xiāng)建設得更美麗!
六年級:陳曉曦 ——
作文培訓,
作文投稿,閱讀寫作能力提升,就來易優(yōu)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