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又從吠舍厘國向南,渡過恒河,到達摩揭陀國,就是摩竭提的正確名稱。該國所在地是中印度地區(qū)?,F(xiàn)在國王的祖先是阿育王的后代,阿育正是頻毗姿羅王的曾孫?,F(xiàn)今的國王是戒日王的女婿。現(xiàn)在國王所治理的都城,己不是古代所建筑的了。恒河南岸,有波吒厘城,周長70里,就是佛經(jīng)上所說的華氏城。王宮里有很多花草,所以叫華氏城。過去,阿育王從王舍城遷都到這里,城的左側(cè)有非常多的圣跡。
波吒厘城的西南四百余里,渡過尼連禪河,到伽耶城。城內(nèi)人民稀少,大概有一千余家。又行走6星路,有應(yīng)伽耶山,此山是自古以來圣明的國王封禪的地方,所以這個山被世人稱為名勝之地。如來應(yīng)現(xiàn)為世俗之身,就是在這里徹悟了世界的真理。山頂有座石塔,高一百多尺,這里就是佛宣說《寶云經(jīng)》等佛經(jīng)的地方。山周回40里內(nèi),到處都是圣跡。出的西南,就是佛成道的地方,這里有金棚座,周長一百多步。金剛座的地方就是現(xiàn)在所說的菩提寺。寺南有棵菩提樹,樹高正文多,圍繞樹的周圍用磚壘成墻,墻的周長有五百多步。圍墻的東門對著恒河,北門通往菩提寺。院中各種形狀的靈塔非常多。佛徹悟的日期,也有不同的說法,有的說是三月八日,還有說是三月十五日。 語文成績好,書法少不了,學書法,推薦<A http://www.zequeka.cn/miniform/type_3.html>易優(yōu)少兒書法培訓</a>
圍墻北門外的大菩提寺,有八個院、三層,增高四丈,都是磚砌成。師子國(今斯里蘭卡)國王將此處賣下,興建了此寺。寺內(nèi)只有1000僧徒,大乘上座部住持著該寺。寺內(nèi)有骨舍利,形狀象人的指節(jié),肉舍利中大的如真珠。印度的十二月三十日,相當中國的正月十五日,世人稱這個月是大神變月,到這天晚上,舍利一定要放出光芒、呈現(xiàn)祥瑞,天而香花,樹上院內(nèi)到處都是香花。玄奘剛到這里,不知怎的就昏過去了,過了很久,才蘇醒過來。他把手中的靈相全部看了一遍。過去是從佛經(jīng)上聽說這些圣相,今天它們都出現(xiàn)在自己眼前,能夠親眼目睹。所遺憾的是自己居住在邊遠鄙劣的地區(qū),又出生在末法時代,不能見到佛的真容。想到這里,玄奘又昏過去了。旁邊有位印度僧人,蹲在地上撫慰玄奘,二人相互悲嘆和安慰。玄奘雖然對這些圣跡恭敬禮拜過了,但卻遺恨的是自己沒有看到舍利的光瑞。他使在這里住下來過安居日,一直到安居日結(jié)束。 蘇州小升初語文閱讀寫作培訓課程推薦,<a http://www.zequeka.cn/miniform/view_17.html>蘇州小升初語文閱讀寫作培訓課程推薦</a>。
那個地方的通常作法,一到這個時期,成千上萬的僧徒和一般俗民在7天7夜內(nèi)爭著對佛供養(yǎng)。這樣做有兩層意思,一是希望看到舍利的光瑞,一是希望看見菩提樹的新葉。每年夏末,菩提樹葉一時間全部落下,通夜又抽出新葉,到天明就與原來的葉子長得一般大。當時,有位大乘佛教的居士,向玄奘講解(瑜伽師地論)。那天夜里,居士正在講解,忽然用的燈失去了光明,又看看身上佩帶的珠王當瓔培,也失去了光采。只看見一片通明,內(nèi)外洞然,卻不知是怎么回事。感到此事很怪,玄奘他們一同從草廬走出來,望著菩提樹,便看見有一僧人,手里捧著舍利,有人的指頭那么大,在菩提樹基上,讓大眾觀看,舍利放出的光明,把天地都照亮了。這個時候,眾人喧鬧,玄奘只能在遠處向舍利禮拜。雖然目睹了舍利的光瑞,但心中仍懷疑是火在放光。玄奘雙手合掌,虔誠地跪在地上,到第二天早晨,自己的身心疲乏了,舍利的光瑞也慢慢消失了。居士問玄奘說:"你既然看到了靈瑞,心中沒有疑問嗎?"玄奘把自己的懷疑向居士全部講了一遍。居士說:"我過去也有疑惑,和你現(xiàn)在完全一樣。舍利的瑞現(xiàn)既然已經(jīng)顯現(xiàn),自己的疑惑便自然消除了。"我(道宣)看見菩提樹的葉子,象中國的白楊,便去詢問玄奘。玄奘說:"兩種樹的形狀差不多,但在枝葉茂盛方面有很小的區(qū)別。"
語文成績好,書法少不了,學書法,推薦<A http://www.zequeka.cn/miniform/type_3.html>易優(yōu)少兒書法培訓</a>
從菩提寺向東可以望見屈吒播陀山,就是佛經(jīng)中說的雞足山。三個山峰拔地而起,形狀象雞足,因而取了此種稱號。雞足山離菩提寺一百多里,山頂建有大塔,夜里點燃神燈,光明照射得很遠,就是大逝葉波滅定的地方。通往雞足山的道路非常難走,路上有很多竹林、樹木、獅子、老虎、大象等野獸到處奔騰咆嘯。玄奘經(jīng)常想.去登山,但卻沒有辦法前去。玄奘便向國王報告,請求給與防護和援助。國王派出300個士兵,每人都帶著鋒利的刀仗,把竹林砍倒以便通路,每日只能前進10里。這時,國中人民聽說玄奘要前往雞足山,男女老幼有10萬人,源源不斷地涌來,_同往雞足山。來到山前,山石陡峭,無路可上,便將竹子綁起來,做成梯子,把梯子連接起來往山上攀登。登上山頂?shù)墓灿腥嗳?。玄奘很高興地觀看了四周的景物,心中更加喜悅。詳細參觀了石罅,散香花供養(yǎng)。從此山往東北方向有一百多里,來到佛陀伐那山,佛曾經(jīng)到此地游歷。天帝釋在石頭上涂上香料,來向佛供養(yǎng)?,F(xiàn)在走到這里,留下的香味還很濃烈。不遠處,有一個石窟,可以容納lO00人,佛曾在這里坐夏居日共3個月。石窟外面用石塊壘成道路,寬20步,長五里多,這就是頻毗婆羅王所修,是用作上山參拜佛的道路。從這里往東60里,來到矩奢揭羅補羅古城,漢語作茅城,因這里出產(chǎn)很多香茅,所以有此名。此城位居摩揭陀的正中央,就是佛經(jīng)中所說的王舍城。王舍城四周都是高山峻嶺,形成天然的城郭,高山峻嶺上還有用磚砌成的小墻,西邊有一條小路與外界相通,北面建有一座山門,東西長,南北狹窄,方圓150里。其中的宮城,周長三十余里。城內(nèi)的古跡,數(shù)量非常多。王宮東北方向15里,有結(jié)栗陀羅矩吒山,就是佛經(jīng)上說的耆閉崛山,漢語譯作鷲峰臺,以群山中此山最高、最突出,有一覽眾山小之勢。此山向陽一方,佛經(jīng)常在這里居住。從山下至山頂,排列著石塊作為階梯,石階寬十多步,長有六里左右,佛經(jīng)常在石階上往來行走。逐一參觀山崖岫岸,到處都是古跡,不可勝紀,詳細情況載于(西域圖傳)中。 語文成績好,書法少不了,學書法,推薦<A http://www.zequeka.cn/miniform/type_3.html>易優(yōu)少兒書法培訓</a>
山城的北門外一里多地方,就是邊蘭陀竹園精舍的石頭地基,東邊的瓦房,現(xiàn)在仍然保存著。從竹園精舍向西南行走六里多,南山之陰的大竹林中有座石室,就是大迦葉與1000名學業(yè)高深的僧徒編纂佛經(jīng)的所在地。再往西二十余里,就是大眾部僧徒編纂佛經(jīng)處。
山城北方,有五里左右,到曷羅閉結(jié)利口四城,漢語譯作新王舍城,其他傳記所說的王舍城就是這里。
再往北走30里,來到那爛陀寺,漢語譯作施無厭寺。此寺是印度寺院中最著名的,任何一所寺院都不能超過它。該寺是五個國王共同建造,在物品的供給上非常豐厚,所以叫作施無厭。該寺共有五個分院,共同由一個大門出人;圍墻有因?qū)?,墻高八丈多,都是用磚壘砌而成,墻壁的最上部厚六尺。寺院的郭有三層,墻壁也是用磚壘成,高正文多。中間為流水圍繞,水很深,形成池塹。有許多花草、牲畜,非常艷麗,賞心悅目。自從該寺建置以來,防衛(wèi)很嚴,寺中清凈嚴肅,不曾容納過女人居住。寺中經(jīng)常居住的僧人有因千多人,外國游客、僧徒、俗士以及各教派不分邪正,數(shù)量超過1萬。這些人都由國家供給衣食,沒有窮盡,所以該寺被號稱施無厭寺。 語文成績好,書法少不了,學書法,推薦<A http://www.zequeka.cn/miniform/type_3.html>易優(yōu)少兒書法培訓</a>
寺中有座佛院,里面有很多圣跡。精舍最高的有二十多丈,以前,佛曾在其中講說佛法達4個月。還有個精舍高三十多丈,其中面有各種佛的變相,無法全部叫出名字。院中有一銅像,高八丈多,放在六層閣樓中,銅像形態(tài)莊嚴,身上有很多裝飾。該像是戒日王的哥哥滿胃王建造的。又有一座钅俞石精舍,高有八丈,是戒日王親自建造的,現(xiàn)在還沒有雕刻裝飾完畢,每天都有很多人參加勞役。
這個國家通常的法規(guī),是對那些有德望的僧人非常欽敬。有的論師智慧、識度清明高遠,國王賞給他封戶很多,甚至有10個城的居民,按等級逐漸減少,最少的也不低于3城。該寺中現(xiàn)在受封的大德高僧有三百多人。達到精通佛經(jīng)以上水平的人,不再掌管僧徒的勞役,他們尊重愛好學問,咨詢訪間其他教法。所以烏耆國以西,愛好學問之風被于海內(nèi),那些出家人大孝都是義學僧,各國都任意讓他們往返,不會受到任何阻礙。國王雖然固守國土,也不敢阻攔他們的去向。因此,那里的學徒都學問廣博該贍。
玄奘游歷印度各國,他的名聲早已傳到那爛陀寺。玄奘將要到達那爛陀寺時,僧眾派遣了40位高僧到農(nóng)莊迎接玄奘在此住宿。該農(nóng)莊就是目連出生的地方。第二天吃過飯后,有僧徒二百多人,俗民一干多人,他們抬著乘輿、手拿幢幡、華蓋和香花來迎接玄奘,將玄奘引人都會。玄類與僧眾們相互慰問,迎接儀式結(jié)束后,宣布讓玄奘住在寺中,與其他僧人享受同等待遇。寺中又派遣20人,將玄奘領(lǐng)到正法藏的住處,也就是戒賢論師處。戒賢論師今年已經(jīng)106歲,為僧眾所敬仰,所以稱他為正法藏。他學問上博聞強識,對于佛教與其他教派、佛教中大、小乘的一切經(jīng)書,沒有不精通的。戒賢論師曾經(jīng)是被昔日室商佉王所坑殺者之一,他被賊人教出,隱藏在草莽之中,后來佛教復(fù)興,他才出來,為僧徒、俗民所推重。戒日王給戒賢論師增加了10個城市的采邑,用稅收作為收入。戒賢論師用稅收的物品來建立寺廟。
玄奘回答說:"從中國來,想來學習(瑜伽師地論)等論著。"戒賢論師聽后流淚哭啼起來,讓弟子覺賢向玄奘敘說自己的往事。覺賢說:"和尚在3年前,患上疾病,身上如同刀刺下般,他想絕食而死。夜里夢見一位金色人對他說:'你不要厭舍自己的身命。你在前生當國王,害了很多生物的生命,你應(yīng)當懺悔自責,怎么能自盡了事呢?有位支那國的僧人來此地學習,己經(jīng)在路上,3年后應(yīng)該到這里。將佛法傳授給他,他再去流通,你的罪自然就消失了。我是曼殊室利(即文殊菩薩),因此前來相勸。'和尚現(xiàn)在病情好轉(zhuǎn)了。"戒賢問玄奘說:"你在路上有多少時間了?玄奘說:"三年多了。"玄奘的事情既與戒賢夢中相同,因此戒賢悲喜交集。玄奘向戒賢禮拜致謝。
那爛陀寺平時就立有法規(guī),精通經(jīng)律論三藏的人,設(shè)有10個名額,一直缺少1位。因玄奘很有名望,便讓玄奘補上這個位置。每天供給上等食物20盤,大人米1斗,以及檳榔、豆蔻、龍腦、酥蜜等物,4個奴仆和1個婆羅門。行走時乘坐象輿,30個隨從。大人米,就是梗米,象黑豆那么大,做出的飯香氣傳百步,這種米只有這個個國家有,國王和精通佛法的人才能享用。所以此寺中精通三藏的給20盤,就是20日食用,逐漸按等級減少,精通一部佛經(jīng)的人,還要供給5盤,供5日食用。超過此界限,供給上使與僧眾一樣了。
玄奘又從吠舍厘國向南,渡過恒河,到達摩揭陀國,就是摩竭提的正確名稱。該國所在地是中印度地區(qū)。現(xiàn)在國王的祖先是阿育王的后代,阿育正是頻毗姿羅王的曾孫?,F(xiàn)今的國王是戒日王的女婿?,F(xiàn)在國王所治理的都城,己不是古代所建筑的了。恒河南岸,有波吒厘城,周長70里,就是佛經(jīng)上所說的華氏城。王宮里有很多花草,所以叫華氏城。過去,阿育王從王舍城遷都到這里,城的左側(cè)有非常多的圣跡。
波吒厘城的西南四百余里,渡過尼連禪河,到伽耶城。城內(nèi)人民稀少,大概有一千余家。又行走6星路,有應(yīng)伽耶山,此山是自古以來圣明的國王封禪的地方,所以這個山被世人稱為名勝之地。如來應(yīng)現(xiàn)為世俗之身,就是在這里徹悟了世界的真理。山頂有座石塔,高一百多尺,這里就是佛宣說(寶云經(jīng))等佛經(jīng)的地方。山周回40里內(nèi),到處都是圣跡。出的西南,就是佛成道的地方,這里有金棚座,周長一百多步。金剛座的地方就是現(xiàn)在所說的菩提寺。寺南有棵菩提樹,樹高正文多,圍繞樹的周圍用磚壘成墻,墻的周長有五百多步。圍墻的東門對著恒河,北門通往菩提寺。院中各種形狀的靈塔非常多。佛徹悟的日期,也有不同的說法,有的說是三月八日,還有說是三月十五日。
圍墻北門外的大菩提寺,有八個院、三層,增高四丈,都是磚砌成。師子國(今斯里蘭卡)國王將此處賣下,興建了此寺。寺內(nèi)只有1000僧徒,大乘上座部住持著該寺。寺內(nèi)有骨舍利,形狀象人的指節(jié),肉舍利中大的如真珠。印度的十二月三十日,相當中國的正月十五日,世人稱這個月是大神變月,到這天晚上,舍利一定要放出光芒、呈現(xiàn)祥瑞,天而香花,樹上院內(nèi)到處都是香花。玄奘剛到這里,不知怎的就昏過去了,過了很久,才蘇醒過來。他把手中的靈相全部看了一遍。過去是從佛經(jīng)上聽說這些圣相,今天它們都出現(xiàn)在自己眼前,能夠親眼目睹。所遺憾的是自己居住在邊遠鄙劣的地區(qū),又出生在末法時代,不能見到佛的真容。想到這里,玄奘又昏過去了。旁邊有位印度僧人,蹲在地上撫慰玄奘,二人相互悲嘆和安慰。玄奘雖然對這些圣跡恭敬禮拜過了,但卻遺恨的是自己沒有看到舍利的光瑞。他使在這里住下來過安居日,一直到安居日結(jié)束。
那個地方的通常作法,一到這個時期,成千上萬的僧徒和一般俗民在7天7夜內(nèi)爭著對佛供養(yǎng)。這樣做有兩層意思,一是希望看到舍利的光瑞,一是希望看見菩提樹的新葉。每年夏末,菩提樹葉一時間全部落下,通夜又抽出新葉,到天明就與原來的葉子長得一般大。當時,有位大乘佛教的居士,向玄奘講解(瑜伽師地論)。那天夜里,居士正在講解,忽然用的燈失去了光明,又看看身上佩帶的珠王當瓔培,也失去了光采。只看見一片通明,內(nèi)外洞然,卻不知是怎么回事。感到此事很怪,玄奘他們一同從草廬走出來,望著菩提樹,便看見有一僧人,手里捧著舍利,有人的指頭那么大,在菩提樹基上,讓大眾觀看,舍利放出的光明,把天地都照亮了。這個時候,眾人喧鬧,玄奘只能在遠處向舍利禮拜。雖然目睹了舍利的光瑞,但心中仍懷疑是火在放光。玄奘雙手合掌,虔誠地跪在地上,到第二天早晨,自己的身心疲乏了,舍利的光瑞也慢慢消失了。居士問玄奘說:"你既然看到了靈瑞,心中沒有疑問嗎?"玄奘把自己的懷疑向居士全部講了一遍。居士說:"我過去也有疑惑,和你現(xiàn)在完全一樣。舍利的瑞現(xiàn)既然已經(jīng)顯現(xiàn),自己的疑惑便自然消除了。"我(道宣)看見菩提樹的葉子,象中國的白楊,便去詢問玄奘。玄奘說:"兩種樹的形狀差不多,但在枝葉茂盛方面有很小的區(qū)別。"
從菩提寺向東可以望見屈吒播陀山,就是佛經(jīng)中說的雞足山。三個山峰拔地而起,形狀象雞足,因而取了此種稱號。雞足山離菩提寺一百多里,山頂建有大塔,夜里點燃神燈,光明照射得很遠,就是大逝葉波滅定的地方。通往雞足山的道路非常難走,路上有很多竹林、樹木、獅子、老虎、大象等野獸到處奔騰咆嘯。玄奘經(jīng)常想.去登山,但卻沒有辦法前去。玄奘便向國王報告,請求給與防護和援助。國王派出300個士兵,每人都帶著鋒利的刀仗,把竹林砍倒以便通路,每日只能前進10里。這時,國中人民聽說玄奘要前往雞足山,男女老幼有10萬人,源源不斷地涌來,_同往雞足山。來到山前,山石陡峭,無路可上,便將竹子綁起來,做成梯子,把梯子連接起來往山上攀登。登上山頂?shù)墓灿腥嗳?。玄奘很高興地觀看了四周的景物,心中更加喜悅。詳細參觀了石罅,散香花供養(yǎng)。從此山往東北方向有一百多里,來到佛陀伐那山,佛曾經(jīng)到此地游歷。天帝釋在石頭上涂上香料,來向佛供養(yǎng)?,F(xiàn)在走到這里,留下的香味還很濃烈。不遠處,有一個石窟,可以容納lO00人,佛曾在這里坐夏居日共3個月。石窟外面用石塊壘成道路,寬20步,長五里多,這就是頻毗婆羅王所修,是用作上山參拜佛的道路。從這里往東60里,來到矩奢揭羅補羅古城,漢語作茅城,因這里出產(chǎn)很多香茅,所以有此名。此城位居摩揭陀的正中央,就是佛經(jīng)中所說的王舍城。王舍城四周都是高山峻嶺,形成天然的城郭,高山峻嶺上還有用磚砌成的小墻,西邊有一條小路與外界相通,北面建有一座山門,東西長,南北狹窄,方圓150里。其中的宮城,周長三十余里。城內(nèi)的古跡,數(shù)量非常多。王宮東北方向15里,有結(jié)栗陀羅矩吒山,就是佛經(jīng)上說的耆閉崛山,漢語譯作鷲峰臺,以群山中此山最高、最突出,有一覽眾山小之勢。此山向陽一方,佛經(jīng)常在這里居住。從山下至山頂,排列著石塊作為階梯,石階寬十多步,長有六里左右,佛經(jīng)常在石階上往來行走。逐一參觀山崖岫岸,到處都是古跡,不可勝紀,詳細情況載于《西域圖傳》中。
山城的北門外一里多地方,就是邊蘭陀竹園精舍的石頭地基,東邊的瓦房,現(xiàn)在仍然保存著。從竹園精舍向西南行走六里多,南山之陰的大竹林中有座石室,就是大迦葉與1000名學業(yè)高深的僧徒編纂佛經(jīng)的所在地。再往西二十余里,就是大眾部僧徒編纂佛經(jīng)處。
山城北方,有五里左右,到曷羅閉結(jié)利口四城,漢語譯作新王舍城,其他傳記所說的王舍城就是這里。
再往北走30里,來到那爛陀寺,漢語譯作施無厭寺。此寺是印度寺院中最著名的,任何一所寺院都不能超過它。該寺是五個國王共同建造,在物品的供給上非常豐厚,所以叫作施無厭。該寺共有五個分院,共同由一個大門出人;圍墻有因?qū)?,墻高八丈多,都是用磚壘砌而成,墻壁的最上部厚六尺。寺院的郭有三層,墻壁也是用磚壘成,高正文多。中間為流水圍繞,水很深,形成池塹。有許多花草、牲畜,非常艷麗,賞心悅目。自從該寺建置以來,防衛(wèi)很嚴,寺中清凈嚴肅,不曾容納過女人居住。寺中經(jīng)常居住的僧人有因千多人,外國游客、僧徒、俗士以及各教派不分邪正,數(shù)量超過1萬。這些人都由國家供給衣食,沒有窮盡,所以該寺被號稱施無厭寺。
寺中有座佛院,里面有很多圣跡。精舍最高的有二十多丈,以前,佛曾在其中講說佛法達4個月。還有個精舍高三十多丈,其中面有各種佛的變相,無法全部叫出名字。院中有一銅像,高八丈多,放在六層閣樓中,銅像形態(tài)莊嚴,身上有很多裝飾。該像是戒日王的哥哥滿胃王建造的。又有一座钅俞石精舍,高有八丈,是戒日王親自建造的,現(xiàn)在還沒有雕刻裝飾完畢,每天都有很多人參加勞役。
這個國家通常的法規(guī),是對那些有德望的僧人非常欽敬。有的論師智慧、識度清明高遠,國王賞給他封戶很多,甚至有10個城的居民,按等級逐漸減少,最少的也不低于3城。該寺中現(xiàn)在受封的大德高僧有三百多人。達到精通佛經(jīng)以上水平的人,不再掌管僧徒的勞役,他們尊重愛好學問,咨詢訪間其他教法。所以烏耆國以西,愛好學問之風被于海內(nèi),那些出家人大孝都是義學僧,各國都任意讓他們往返,不會受到任何阻礙。國王雖然固守國土,也不敢阻攔他們的去向。因此,那里的學徒都學問廣博該贍。
玄奘游歷印度各國,他的名聲早已傳到那爛陀寺。玄奘將要到達那爛陀寺時,僧眾派遣了40位高僧到農(nóng)莊迎接玄奘在此住宿。該農(nóng)莊就是目連出生的地方。第二天吃過飯后,有僧徒二百多人,俗民一干多人,他們抬著乘輿、手拿幢幡、華蓋和香花來迎接玄奘,將玄奘引人都會。玄類與僧眾們相互慰問,迎接儀式結(jié)束后,宣布讓玄奘住在寺中,與其他僧人享受同等待遇。寺中又派遣20人,將玄奘領(lǐng)到正法藏的住處,也就是戒賢論師處。戒賢論師今年已經(jīng)106歲,為僧眾所敬仰,所以稱他為正法藏。他學問上博聞強識,對于佛教與其他教派、佛教中大、小乘的一切經(jīng)書,沒有不精通的。戒賢論師曾經(jīng)是被昔日室商佉王所坑殺者之一,他被賊人教出,隱藏在草莽之中,后來佛教復(fù)興,他才出來,為僧徒、俗民所推重。戒日王給戒賢論師增加了10個城市的采邑,用稅收作為收入。戒賢論師用稅收的物品來建立寺廟。
玄奘回答說:"從中國來,想來學習(瑜伽師地論)等論著。"戒賢論師聽后流淚哭啼起來,讓弟子覺賢向玄奘敘說自己的往事。覺賢說:"和尚在3年前,患上疾病,身上如同刀刺下般,他想絕食而死。夜里夢見一位金色人對他說:'你不要厭舍自己的身命。你在前生當國王,害了很多生物的生命,你應(yīng)當懺悔自責,怎么能自盡了事呢?有位支那國的僧人來此地學習,己經(jīng)在路上,3年后應(yīng)該到這里。將佛法傳授給他,他再去流通,你的罪自然就消失了。我是曼殊室利(即文殊菩薩),因此前來相勸。'和尚現(xiàn)在病情好轉(zhuǎn)了。"戒賢問玄奘說:"你在路上有多少時間了?玄奘說:"三年多了。"玄奘的事情既與戒賢夢中相同,因此戒賢悲喜交集。玄奘向戒賢禮拜致謝。
那爛陀寺平時就立有法規(guī),精通經(jīng)律論三藏的人,設(shè)有10個名額,一直缺少1位。因玄奘很有名望,便讓玄奘補上這個位置。每天供給上等食物20盤,大人米1斗,以及檳榔、豆蔻、龍腦、酥蜜等物,4個奴仆和1個婆羅門。行走時乘坐象輿,30個隨從。大人米,就是梗米,象黑豆那么大,做出的飯香氣傳百步,這種米只有這個個國家有,國王和精通佛法的人才能享用。所以此寺中精通三藏的給20盤,就是20日食用,逐漸按等級減少,精通一部佛經(jīng)的人,還要供給5盤,供5日食用。超過此界限,供給上使與僧眾一樣了。
——作文培訓,作文輔導(dǎo),提升閱讀寫作能力,就來易優(yōu)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