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康縣一中 呂永海
【關(guān)鍵詞】作者背景標題詩眼詞眼意象景物描寫用典專業(yè)術(shù)語
【內(nèi)容提要】緊扣考試大綱,聯(lián)系高中語文課本實例,就如何鑒賞評價古詩詞,總結(jié)了“九入手”方法。
古代詩詞的鑒賞是歷年來高考的必考點之一,也是重點和難點之一。詩詞鑒賞是一種較高層次的綜合閱讀理解,《考試大綱》在“能夠閱讀淺顯的古代詩文”這一總要求之后列出的“鑒賞評價”能力層級為E級。它要求考生能對所給的古代詩詞的思想內(nèi)容進行評說,對其形象、語言及表達技巧進行賞析?!犊荚囌f明》中把“鑒賞評價”具體明確為五個方面:①理解詩詞中詞語的含義。②概括詩詞的中心思想。③分析作者在詩詞中表現(xiàn)出來的思想傾向。④鑒賞詩詞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⑤評價詩詞作品的思想內(nèi)容。圍繞這五個方面的要求,對古詩詞鑒賞類試題,我們可以嘗試從以下九個方面入手。 全國優(yōu)秀作文大全 易優(yōu)作文網(wǎng) www.zequeka.cn 學(xué)作文,到易優(yōu)
一、從了解作者、背景入手。
對于中學(xué)課本中出現(xiàn)過的作者,在試卷中一般不會給予解釋。而對于比較陌生的詩(詞)人,在詩句之后、問題之前會給予注解。注解有的簡單,有的較為詳細。較為詳細的除了詩人的經(jīng)歷外,一般都附帶出該詩的寫作背景。這對把握整首詩(詞)的內(nèi)涵以及表現(xiàn)手法都有很大的幫助。
㈠了解作者的生平、經(jīng)歷。如唐代大詩人李白,空有滿腹才華卻屢遭權(quán)貴讒毀,終不被唐玄宗所信任。了解了他的生平和經(jīng)歷,我們就能更深刻地品味出李白“奈何青云士,棄我如塵芥!珠玉買歌笑,糟糠養(yǎng)賢才”(李白《古風(fēng)》其十五)里那對上層統(tǒng)治階級賤視賢才的抨擊;品味出“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里那因懷才不遇而引起的深切憤懣;品味出“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李白《獨坐敬亭山》)和“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里那深切的孤獨與寂寞;品味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里那不愿同流合污的狂傲!
蘇州易優(yōu)語文培訓(xùn),閱讀寫作同步提升 http://www.zequeka.cn/mIniform.html
?、媸煜ぷ髡叩娘L(fēng)格。風(fēng)格是指文學(xué)創(chuàng)作中表現(xiàn)出來的一種帶有綜合性的總體特點。風(fēng)格是識別和把握不同作家作品之間的區(qū)別的標志,也是識別和把握不同流派、不同時代、不同民族文學(xué)之間的區(qū)別的標志。因此,從風(fēng)格入手鑒賞詩詞,無疑也是一條捷徑。例如①“雄渾”(氣勢雄偉、立意奇特)風(fēng)格作者:以高適、岑參、王昌齡為代表的邊塞詩人(如《別董大》《燕歌行》《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出塞》);②“豪放”(豪邁奔放)風(fēng)格作者:李白(如《將進酒》《秋浦歌》)、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③“沉郁”(凝重深沉、憂郁)風(fēng)格作者:如杜甫的“三吏”“三別”《兵車行》;④“悲慨”(悲壯慷慨,寂寥蒼勁)風(fēng)格作者:如陳子昂《登幽州臺歌》;⑤“俊爽”(英俊豪爽,颯爽流利)風(fēng)格作者:如杜牧《過華清宮絕句》;⑥“平淡”(質(zhì)樸、自然)風(fēng)格作者:如王維(《鳥鳴澗》《鹿柴》)、孟浩然(《過故人莊》《宿建德江》)等山水田園詩人;⑦“曠達”(疏狂不羈,高潔特立)風(fēng)格作者:如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⑧“委婉”(含蓄)風(fēng)格作者:意在言外,曲折傾訴,言在此而意在彼。如李商隱《夜雨寄北》,杜牧的絕句,李清照后期的詞。
<a hrEf=http://www.zequeka.cn/miniform/view_11.html/>蘇州易優(yōu)中考語文培訓(xùn)</a>
㈢了解寫作背景。如唐代兩位偉大的詩人:李白,其詩風(fēng)格“豪放飄逸”,而杜甫的詩風(fēng)格“沉郁頓挫”。不同的詩風(fēng)與他們生活的背景有一定的關(guān)系:若以“安史之亂”為分水嶺,李白處于上坡路,他抬頭看天,看到的是無盡的藍天和翱翔的雄鷹,充滿了自信與狂放;而杜甫處于下坡路,他看到的是荊棘叢生、坎坷不平的小路,充滿了血淚和痛苦。抓住了這一總體特征,我們再看他們的詩作,就不難理解杜甫《春望》《石豪吏》《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登高》《登樓》等所表現(xiàn)的主題。又如學(xué)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浪淘沙·簾外雨潺潺》《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等詞時,如果不了解他是亡國之君的背景,就無法深刻領(lǐng)會“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的無盡愁思和絕望。再如晏殊的《訴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氣欲重陽。遠村秋色如畫,紅樹間疏黃。流水淡,碧云長,路茫茫。憑高目斷,鴻雁來時,無限思量?!边@首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是思鄉(xiāng)?是懷友?還是憂民?如果不結(jié)合寫作背景恐怕很難斷定。但是我們?nèi)绻私饬怂恰皩懹谧髡邚膮⒅沦H為外官六年,正在外官任上”這一背景時,其所抒發(fā)的思想感情就較為容易理解了:表達了詞人被貶官后的憂懣和茫然。
學(xué)語文,就來易優(yōu)悅讀 http://www.zequeka.cn
二、從詩詞的標題入手。
詩詞的標題,就如同文章的標題一樣,具有“眼睛”的功能,是“心靈的窗戶”。如果能夠透過這個“眼睛”(窗戶)去分析理解其所告訴我們的有關(guān)信息,那么,基本上就可以把握古典詩詞的主旨(心靈)。
例如鑒賞李白的《春夜洛城聞笛》:“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fēng)滿洛城。此夜曲中聞?wù)哿?,何人不起故園情?!辫b賞時首先可以從標題入手:“春夜”點明季節(jié)和時間,“洛城”點明作者當(dāng)時客居的地點(洛陽),“聞笛”點明作者聽到了笛聲。具體是寫笛聲的情況還是寫聞笛的感受,結(jié)合詩歌的具體內(nèi)容就很好理解了,由于笛子吹奏的是一支《折楊柳》曲,所以我們可以推測,該詩抒寫了離別行旅之苦。又如杜甫的《客至》《登岳陽樓》《旅夜書懷》,根據(jù)標題就可以判斷《客至》是寫客人到來時的情況或自己的心情,《登岳陽樓》是寫詩人登岳陽樓時的所見或所感,《旅夜書懷》則是寫詩人某個旅途夜晚心情的抒發(fā)。 <a href=http://www.zequeka.cn/>小學(xué)生語文培訓(xùn),蘇州易優(yōu)閱讀寫作同步提升</a>
古典詩詞的標題,一般包含下列幾種信息:
1。揭示詩詞的主要內(nèi)容。例如,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張九齡的《湖口望廬山瀑布水》,孟浩然的《過故人莊》,李白《聽蜀僧浚彈琴》等等;
2。交代寫作的主要目的。例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劉禹錫的《西塞山懷古》,李白的《月下獨酌》,杜甫的《月夜憶舍弟》,王維的《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韓愈的《左遷藍關(guān)示侄孫湘》等等;
3。指出吟詠的主要對象。例如,陳子昂的《燕昭王》,崔顥的《黃鶴樓》,杜甫的《蜀相》,元稹的《菊花》,李商隱的《蟬》《柳》《細雨》《楚宮》等等;
4。點明抒發(fā)的主要情思。例如,王昌齡的《西宮春怨》,王維的《相思》,李白的《哭晁卿衡》,司空曙的《喜外弟盧綸見宿》,杜牧的《嘆花》,李紳的《憐農(nóng)》,聶夷中的《傷田家》,白居易的《長恨歌》,王昌齡的《長信怨》等等。
全國優(yōu)秀作文大全 易優(yōu)作文網(wǎng) www.zequeka.cn
5。揭示了作品的線索。例如:李益的《竹窗聞風(fēng)寄苗發(fā)司空曙》,標題中的“聞風(fēng)”二字是全詩的線索,也是理解全詩內(nèi)涵的關(guān)鍵。
當(dāng)然,詩詞的標題還含有別的信息,如主要事件、題寫范圍、時間地點、內(nèi)容情調(diào)等等,只要我們抓住標題的主要信息點,就能觸及到詩詞的核心。
三、從詩詞中的關(guān)鍵詞入手。
詩詞是詩人“緣情而發(fā)”的產(chǎn)物,如果能捕捉到詩詞中那些最能顯現(xiàn)詩人感情的字眼,便找到了鑒賞該詩詞的鑰匙。古人作詩講究煉字,這種題型是要求我們品味這些經(jīng)過錘煉的字的妙處。答題時不能把該字孤立起來談,要放在句中,并結(jié)合全詩的意境情感來分析。
例①張籍的《秋思》:“洛陽城里見秋風(fēng),欲作家書意萬重。復(fù)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詩中的關(guān)鍵詞有“見、欲”、恐、意萬重”等?!耙姟保呵镲L(fēng)無形,本不可見,但它帶來的秋色、秋容、秋態(tài)卻隨處可見(如黃葉飄落、百卉凋零)。做客他鄉(xiāng)的游子見到這一切凄涼搖落之景,不免勾起思鄉(xiāng)之情。這一平淡而富于含蘊的“見”字,給了讀者暗示和聯(lián)想?!坝保罕磉_的正是詩人鋪紙伸筆之際的意念和情態(tài)—心里涌起千愁萬緒,覺得有說不完、寫不盡的話需要傾吐,而一時間竟不知從何說起,也不知如何表達。本來顯得比較抽象的“意萬重”,由于有了這“欲”而遲遲不能下筆的生動意態(tài)描寫,反而變得鮮明可觸,易于想象了?!翱帧保罕緛韺懲炅擞謸?dān)心遺漏了什么,把對家書的重視和對親人的深切思念刻畫的細致入微?!耙馊f重”:指詩人心中說不完、道不盡的愁緒。詩中的一切內(nèi)容都是由“意萬重”引起的,詩人復(fù)雜的思想感情變化也是由“意萬重”造成的。 <a hrEf=http://www.zequeka.cn/minifoRm/view_11.html/>蘇州易優(yōu)中考語文閱讀寫作培訓(xùn)</a>
例②朱淑真的《秋夜》:“夜久無眠秋氣清,燭花頻剪欲三更。鋪床涼滿梧桐月,月在梧桐缺處明?!标P(guān)鍵詞是“涼”:既寫天涼,又寫心境的孤寂(心涼)。由床上之月寫到天上之月,過渡巧妙;愁情、涼床、月影和梧桐共同營造出孤寂(離愁別怨)的意境。
例③薛瑩的《錦》:“札札弄寒機,功多力漸微。惟憂機上錦,不稱舞人衣?!标P(guān)鍵詞有“寒、微、憂”等?!昂?、微”:寫夜深天寒,織作不息,以致筋疲力盡,表現(xiàn)了織女內(nèi)心的痛苦與無奈。“憂”:此處是指織女“憂”而非詩人“憂”??椗皯n”的是所織之錦“不稱舞人衣”,實際表達了詩人對織女的同情,對奢靡生活的強烈不滿。
例④溫庭筠的《商山早行》:“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xiāng)。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檞葉落山路,枳花明鐸墻。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痹娭械拿涫恰半u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痹磺叭速澴u為“意象具足,實為難得”。這兩句詩由十個名詞構(gòu)成,每字一個物象,合起來有無窮意蘊。這十個名詞所表現(xiàn)的都是具有特征性的景物,都表現(xiàn)出“早行”之“早”。寫早行的情景,繪聲繪色,如在眼前?!半u聲茅店月”,寫旅人在茅店中聞雞鳴而起身看天色,看見天上有月就收拾行裝出門趕路;“人跡板橋霜”,寫旅人原以為自己是“早行”了,誰知板橋的所積之霜上已經(jīng)有人行走過的足跡了—更有早行人?!懊鳌痹瓰樾稳菰~,這里用作動詞,為“照亮”之意。枳樹白花照亮鐸墻,襯托出拂曉前的暗,突出了行之“早”。
易優(yōu)作文網(wǎng) 語文學(xué)習(xí)好幫手 www.zequeka.cn
例⑤王灣的《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fēng)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庇稍娭械摹翱吐贰⑧l(xiāng)書、歸雁”等關(guān)鍵詞語可以斷定這首詩是寫思鄉(xiāng)之情的。詩人遠離家鄉(xiāng),漂泊在江南水上。表達了漂泊中的孤獨情懷和思鄉(xiāng)之情。其中的“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兩句,寫時序交替,觸景傷情,寫景中蘊含著豐富的哲理,有“形容景物,妙絕千古”之譽。
四、從“詩眼”“詞眼”入手。
所謂“詩眼”也就是詩詞中畫龍點睛的句子。“眼”是詩句的關(guān)鍵處,一個妙煞的字眼,可以有聲有色,極致入微,狀難狀之景,達難達之情,甚至可以營造出一種意境。中國古典詩人十分重視“詩眼”的錘煉,一般指五言中的第三字,七言中的第五字。也有以第二字、第四字乃至末字為“眼”的。諸如“孤燈燃客夢,寒杵搗鄉(xiāng)愁”的“燃”、“搗”,“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的“綠”,“紅杏枝頭春意鬧”的“鬧”都是論家津津樂道的著名的“眼”。值得注意的是:詩歌中的一些形容詞、副詞和動詞往往就是詩眼。準確地尋覓到“詩眼”,無疑于找到了披示詩歌思想感情內(nèi)容旨趣的金鑰匙。
例①王維《過香積寺》:“不知香積寺,數(shù)里入云峰。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這首詩的“詩眼”分別是“咽”“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巖石的阻攔,發(fā)出低鳴,仿佛嗚咽之聲。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顯得陰冷。“咽”“冷”兩字繪聲繪色,精煉傳神地顯示出山中幽靜孤寂的景象(意境)。
例②王建《雨過山村》:“雨里雞鳴一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婦姑相喚浴蠶去,閑著中庭梔子花?!薄伴e”是本詩的詩眼。全詩描寫山村靜幽和諧而又繁忙和充滿生氣的農(nóng)家景致。即使是雨天,婦和姑也相約去“浴蠶”,可以想見,男人們更是早就到田間耕作去了,全家沒有一個閑人;可是作者偏要著一“閑”字,用“中庭梔子花”的“閑”來襯托農(nóng)家的忙,饒有情趣。
例③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愁”指全詩的詩眼。一個“愁”字奠定了全詩的感情基調(diào)。天高地遠,四野空闊,江水清澈,月亮倒影其中,顯得離人很近。整個場景,因日暮而昏暗,又因月色而清淡。作者通過對客觀環(huán)境的主觀性描繪,顯示出詩人的寂寞孤獨,將內(nèi)心深處的愁緒鮮明地展現(xiàn)出來。
例④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詞眼”由“詩眼”而來,是指一首詞中能夠體現(xiàn)全詞主旨的詞語或句子。這首詞的“詞眼”是“狂”字。它既是詞人外在形象的集中體現(xiàn),更是詞人內(nèi)在感情的高度概括。比如上闋描繪的心態(tài)、舉止(老夫聊發(fā)少年狂,親射虎,看孫郎;牽黃,擎蒼),下闋刻畫的胸懷、氣概(遣馮唐,射天狼)無不由“狂”生發(fā)開來。
例⑤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遙想公瑾當(dāng)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yīng)笑我,早生華發(fā)。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边@首詞的“詞眼”是“多情”,因為它指的是詞人建功立業(yè)的愿望,可以提挈全詞。
五、從詩詞的意象入手。
意象是由想象形成的表情達意的文學(xué)形象。簡單地說,就是詩人用來“興寄”思想感情的人、事、景、物。例如“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fēng)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保R致遠《秋思》)其中“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古道、瘦馬、夕陽”等都是意象,他們是詩人拿來“興寄”思想感情的。另外,有些意象本身還具有固定的象征意義,在鑒賞詩詞時,我們還需要把些特殊的象征意義作為思考鑒賞的方向。例如:鴻雁—思鄉(xiāng),信使;杜鵑—薄命佳人、憂國志士,哀惋,至誠;鷓鴣—思鄉(xiāng),凄清;東籬—出塵脫俗之境;菊花—高潔品質(zhì);楊柳—傷別情懷等等。我們鑒賞時就要留心詩詞中出現(xiàn)的意象,調(diào)動積累,揣摩意象的含義,從而理解作品的內(nèi)容。
例①白居易的詩《憶江南》:“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敖ā薄ⅰ敖眱蓚€意象就讓人感受到白居易的快樂生活。
例②王維的詩《竹里館》:“獨坐幽篁里,彈琴復(fù)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庇伞爸窳帧?、“孤琴”、“長嘯”、“明月”等構(gòu)成了清幽絕俗的意境。
例③蘇軾的詞《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詞人正是借助“缺月”、“疏桐”、“幽人”、“孤鴻”、“寒枝”等意象形象地抒發(fā)出內(nèi)心的悵惘之情。
例④柳永的詞《雨霖鈴?寒蟬凄切》:“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fēng)殘月”中,通過“楊柳”、“曉風(fēng)”、“殘月”等意象,就能知道所傳達出來的是傷別情懷。
例⑤晏殊的詞《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時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就其不變者而言,天氣、亭臺與去年毫無二致;就其變者而言,夕陽雖美好,但終究要沉沒。好鳥相鳴似有意,落花流水卻無情。透過“夕陽”、“落花”、“歸燕”等意象,可體會到全詞的感情基調(diào)是抒寫對人事變遷的無比惆悵之情。
六、從詩詞的景物描寫入手。
詩詞離不開景物的描寫,詩詞的意境常常是通過景物來表現(xiàn)的,詩人、詞人的感情也往往用“景語”別致地表達出來,“一切景語皆情語”(王國維《人間詞話》)。王夫之也曾經(jīng)說過:“情景名為二,而實不可離。神與詩者,妙合無限。巧者則有情中景,景中情?!薄熬爸杏星?,情中含景,故曰,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也。”這些話非常精辟的闡述了景與情的關(guān)系。因此,要體味一首詩深邃的意境,可從詩中描寫的景物著手進行分析。
例①歐陽修的《豐樂亭游春》:“紅樹青山日欲斜,長郊草色綠無涯。游人不管春將老,來往亭前踏落花?!泵鑼懙氖悄捍簳r節(jié)豐樂亭周圍的景色及游人盡興游春的情懷,這種意境便是通過詩中的“紅樹”“青山”“綠草”“落花”等景物來表現(xiàn)的。要體味這首詩的意境,就必須抓住這些重要的景物詞,結(jié)合全詩來分析。
例②杜甫的《水檻遣心二首(其一)》:“去郭軒楹敞,無村眺望賒。澄江平少岸,幽樹晚多花。細雨魚兒出,微風(fēng)燕子斜。城中十萬戶,此地兩三家?!痹娙讼扔谩俺谓倨桨?,幽樹晚多花”寫出開闊而幽美的草堂四周環(huán)境,再用“細雨魚兒出,微風(fēng)燕子斜”勾畫出一幅生機勃勃的春景圖。抒發(fā)了一種歷經(jīng)戰(zhàn)亂之后暫得安身的閑適而喜悅的心情。
例③蔣捷的《虞美人?梳樓》:“絲絲楊柳絲絲雨,春在溟濛處。樓兒忒小不藏愁,幾度和云飛去覓歸舟。天憐客子鄉(xiāng)關(guān)遠,借與花消遣。海棠紅近綠欄桿,才卷朱簾卻又晚風(fēng)寒?!睏盍缃z,細雨綿綿,一派迷蒙縹緲景象,暗襯倚樓人萬縷千絲的愁緒。作者把抽象的思想情緒,比喻為可以存放在小樓中的形象的、具體的物質(zhì),且言“樓兒忒小不藏愁”,表現(xiàn)了詞人愁思的深重。本欲賞花遣愁,出現(xiàn)在面前的偏又是競相吐艷的紅海棠,聯(lián)想到自己滯留他鄉(xiāng),韶華漸老,思鄉(xiāng)之情油然而起。詞人采用反襯手法,貌似紅綠滿眼的海棠,實際上卻暗含有好花不常開的喟嘆。
例④杜甫的《登高》:“風(fēng)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鼻八木鋵懥俗髡叩歉咚姟帮L(fēng)”“天”“猿”,“渚”“沙”“鳥”,“無邊落木”“不盡長江”景物蕭索悲涼,凄清冷落。寫眼前景實寫心中情,景中含情?!捌D難苦恨”是作者感情的總結(jié),也是作者一生遭遇的總結(jié)。詩中作者主觀感情和客觀景物融為一體。把握了景物特點,也就更能準確的理解詩歌。
例⑤晏殊的《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昨夜西風(fēng)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鄙掀瑢懢?,景中有情?!熬粘顭煛薄疤m泣露”寫客觀景物,但都帶上了作者的主觀感情?!傲_幕輕寒”既寫身體上的寒冷,又寫情人離去后心理的孤單寒冷。這時看到天上燕子雙飛,又加重其孤獨之感?!懊髟虏恢O離恨苦”,用明月的無情反襯人的有情。詞中“菊”“蘭”“燕子”“明月”這些客觀景物本是無情無知的,但在孤獨相思的作者眼中,卻都成了有情有知的了。這就是王國維所說的“以我觀物,物物皆著我之色彩”。
七、從詩詞的用典入手。
典故中的“典”是典籍的意思,顧名思義,典故也可解釋成典籍中的故事和詞句。典故辭約意豐,常為古人在詩詞中化用。典故的含義一般是固定的,因此對詩詞內(nèi)容的分析鑒賞,有時可以從詩詞的用典著手。
例①杜牧《遣懷》:“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痹娭小俺w細”典出《韓非子?二柄》:“楚靈王好細腰,而國中多餓人?!薄罢浦休p”典出《飛燕外傳》,指漢成帝皇后趙飛燕,“體輕,能為掌上舞”。詩人借用這兩個典故意在說明自己也曾沉湎酒色,放浪形骸。再看第三句,詩中“十年”與“一覺”相對,給人以“很久”與“極快”的鮮明對比感,顯示出詩人感慨之深。縱觀全詩,可以發(fā)現(xiàn)詩人所遣之懷,不僅有懺悔之意,還有前程恍惚如夢、不堪回首之意。
例②謝枋得《慶全庵桃花》:“尋得桃源好避秦,桃紅又見一年春?;w莫遣隨流水,怕有漁郎來問津?!边@首詩中隱含了一個典故——桃花源人?!疤一ㄔ础笔翘諟Y明筆下創(chuàng)設(shè)的一種自由自在的烏托邦式的社會環(huán)境。詩人在此借用這一典故,顯然是為了表達自己向往桃花源式的自由生活的心境。
例③王維《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寒山轉(zhuǎn)蒼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門外,臨風(fēng)聽暮蟬。渡頭余落日,墟里上孤煙。復(fù)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尾聯(lián)中的“五柳”,本是自稱“五柳先生”的東晉詩人陶淵明,他是一位忘懷得失、詩酒自娛的隱者。這里王維自稱五柳,是以陶淵明自況。“接輿”,本是春秋時代不與世俗為伍的楚國狂士,詩人把沉醉狂歌的裴迪與楚狂接輿相提并論,乃是對這位與自己有相同情趣的年輕朋友的贊許。
例④陳子昂《送魏大從軍》,尾聯(lián)“勿使燕然上,惟留漢將功”兩句,這一典故說的是東漢時車騎將軍竇憲,大破匈奴之后,登上燕然山并刻石紀功而還。詩人以此激勵友人,希望他在塞外戰(zhàn)場上能如“漢將”一樣,也立下赫赫戰(zhàn)功。
例⑤李商隱《錦瑟》,“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被昧恕扒f周夢蝶”“望帝啼鵑”兩個典故,來比喻自己一生坎坷,表達了滿腔憂憤和哀痛之情。
八、從詩詞的注解入手。
古典詩詞鑒賞類試題中,命題人往往給出一定的注解。這些注解,或交代寫作背景,或提示作者生平,或介紹有關(guān)人物、地名,或解釋有關(guān)事物、典故等等,這些都是幫助我們分析理解詩詞主旨的組成部分;當(dāng)然,也不否認是命題思路的著眼點。所以對注解,要對照試題,認真閱讀,反復(fù)斟酌,這對我們解題是大有裨益的。
例①楊炯《從軍行》①:“烽火②照西京③,心中自不平。牙璋④辭鳳闕⑤,鐵騎繞龍城⑥。雪暗凋⑦旗畫,風(fēng)多雜鼓聲。寧為百夫長⑧,勝作一書生?!薄咀⑨尅竣拧稄能娦小罚簶犯f題,屬《相和歌辭·平調(diào)曲》,多以軍旅戰(zhàn)爭之事為題材。⑵唐初,突厥等少數(shù)民族軍事集團對邊境地區(qū)不斷騷擾,成為西北部安全的最大威脅。許多志士踴躍從軍,加入戰(zhàn)斗的行列。⑶西京:長安。⑷牙璋:指代攜皇帝“牙璋”之令出征的部隊。⑸鳳闕:皇宮。漢建章宮的圓闕上有金鳳,故以鳳闕指皇宮。⑹龍城:漢代匈奴聚會祭天之處,此處指匈奴匯聚處。⑺凋:暗淡,模糊。⑻百夫長:一百個士兵的頭目,泛指下級軍官。通過閱讀標題和內(nèi)容,再結(jié)合8個注解,我們就可以大致了解這首詩的主旨。(表面上是寫對國家受到威脅的擔(dān)憂,實際上是抒發(fā)自己的才華不被發(fā)現(xiàn)和重用的郁悶。)
例②秦觀的《鵲橋仙》:“纖云①弄巧②,飛星③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fēng)玉露④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⑤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注釋】(1)纖云:纖薄的云彩。(2)弄巧:指云彩在空中幻化成各種巧妙的花樣。(3)飛星:流星。一說指牽牛、織女二星。(4)金風(fēng)玉露:指秋風(fēng)白露。(5)忍顧:怎忍回視。我們根據(jù)上片和下片所寫以及5個注解就可以了解到這首詞的基本主旨(作者否定的是朝歡暮樂的庸俗生活,歌頌的是天長地久的忠貞愛情)。
例③蘇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黑云翻墨①未遮②山,白雨跳珠③亂入船。卷地風(fēng)④來忽吹散,望湖樓⑤下水如天?!薄咀⑨尅竣欧合衲粯拥暮谠圃谔焐戏怼"普冢赫谏w,掩蓋。⑶跳珠:形容雨點像珍珠一樣在船中跳動。⑷卷地風(fēng):風(fēng)從地面卷起。⑸望湖樓:在杭州西湖邊。根據(jù)注釋就可以了解這首詩的主要內(nèi)容。(這首詩描寫了夏日西湖上一場來去匆匆的暴雨。)
例④《上邪》(漢樂府):“上邪①!我與與君相知②,長命③無絕衰。山無陵④,江水為竭,冬雷震震⑤,夏雨雪⑥,天地合,乃敢與君絕⑦?!薄咀⑨尅竣派?,指天。邪,通“耶”。⑵相知,等于說相親相愛。⑶命,等于說令、使。⑷陵,指山峰。⑸震震,雷聲。⑹雨雪,降雪。⑺竭,雪,絕,押韻。參照注釋我們就可以較好地把握這首詩的感情和表現(xiàn)手法。(表達了抒情主人公對意中人的熱烈追求和對愛情的忠貞不渝。)
例⑤汪元量①《湖州歌(其六)》:“北望燕云②不盡頭,大江東去水悠悠。夕陽一片寒鴉外,目斷東西四百州?!薄咀⑨尅竣磐粼浚耗纤卧娙?,此詩是元滅南宋時,作者被元軍押解北上途中所作。⑵燕云:宋代曾設(shè)置燕山府路和元中府路,包括今河北、山西兩省北部地區(qū),簡稱燕云。參閱注釋①我們就可以了解有關(guān)作者汪元量的背景,再聯(lián)系“不盡頭”“水悠悠”“夕陽”“寒鴉”“目斷”等詞語和意象,就能夠推斷出作為元軍俘虜?shù)脑娙舜藭r的感情是茫然、沉痛和依戀的。
九、從熟記藝術(shù)手法專業(yè)“術(shù)語”入手。
古典詩詞曲在寫作上有自己的特點,在表現(xiàn)手法上也有獨到之處。如抒情詩中的“情景交融”手法;絕句、律詩中追求的“起承轉(zhuǎn)合”章法。為了詩歌的形象性與抒情性,需要借助各種藝術(shù)手法來表現(xiàn),如果我們能掌握一些常見的藝術(shù)手法,引用專業(yè)“術(shù)語”,往往會在詩歌鑒賞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中藝術(shù)手法可以分為三大類:
1。表現(xiàn)手法。
詩詞的表現(xiàn)手法很多,學(xué)生應(yīng)積累一些必需的術(shù)語,如:比、興,虛實結(jié)合,聯(lián)想,想象,烘托,渲染,象征,對比,抑揚,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等,并學(xué)會運用這些術(shù)語去鑒賞詩詞。
例①張九齡《感興(其七)》:“江南有丹橘,經(jīng)冬猶綠林。豈伊地氣暖?自有歲寒心??梢运]嘉客,奈何阻重深。運命唯所遇,循環(huán)不可尋。徒言樹桃李,此木豈無陰?”(比興手法:作者以丹橘自喻不媚俗的節(jié)操,同時又是“興”,因為它領(lǐng)起了下文。)
例②馬致遠《天凈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fēng)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保ê嫱蟹ǎ河靡贿B串意象烘托渲染“斷腸人”的相思之情。)
例③白居易《白云泉》:“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無心水自閑。何必奔沖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間!”(象征手法:詩人以“云自無心水自閑”自況,寫白云舒卷自如,泉水自由流淌,實際上這正是詩人內(nèi)心的獨白。)
例④李煜《虞美人》:“雕闌玉砌應(yīng)猶在,只是朱顏改”,(虛實結(jié)合:句中“故國”的“雕闌玉砌”此時并不在眼前,是虛寫之景,作者將“雕闌玉砌”與“朱顏”對照著寫,頗有故國凄涼、物是人非之感。)
例⑤王安石《北陂杏花》:“一陂春水繞花身,身影妖嬈各占春??v被春風(fēng)吹作雪,絕勝南陌碾作塵。”(托物言志:本詩寫臨水開放的杏花,是一首詠物詩,更是作者淡然心境,高潔人格,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倔強個性的體現(xiàn)。)
2。修辭手法。
我們要善于用平常學(xué)習(xí)到的修辭知識去分析、鑒賞詩詞。比喻、借代、對偶、夸張、比擬、排比、設(shè)問、反問、頂真、回環(huán)等修辭手法常用于古典詩詞里,如李白《秋浦歌》:“白發(fā)三千丈,緣愁是個長。”(夸張)、王安石《疊題烏江亭》:“江東子弟今雖在,肯為君王卷土來?”(反問)、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保▽Ρ?、借代)、杜甫《登高》:“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保▽ε迹?、劉禹錫《望洞庭》:“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保ū扔鳎⒂礤a《竹枝詞》:“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保ㄖC音雙關(guān))、李煜《虞美人》:“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保ㄔO(shè)問、比喻)、秦觀《春日》:“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保〝M人)、朱淑真《秋夜》:“鋪床涼滿梧桐月,月在梧桐缺處明?!保斦妫?、王昌齡《出塞二首(其一)》:“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保ɑノ模┛梢姡眠\用修辭知識去鑒賞詩詞,則往往事半功倍。
3。表達技巧。
鑒賞詩詞的表達技巧是指準確判斷作品所運用的各種藝術(shù)技巧,即詩人(詞人)駕馭語言表現(xiàn)思想、反映生活、創(chuàng)設(shè)意境、塑造藝術(shù)形象的巧妙技能,并評價其優(yōu)劣。
例①李白《秋浦歌(其十四)》:“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赧郎明月夜,歌曲動寒川。”(正面描寫我國古代冶煉工人的形象。)
例②陳子昂《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保ㄖ苯邮闱椋?
例③吳雯《明妃》:“不把黃金買畫工,進身羞于自媒同。始知絕代佳人意,即有千秋國土風(fēng)。環(huán)佩幾曾歸夜月?琵琶惟許托賓鴻。天心特為留青冢,春草年年似漢宮。”(此詩通篇議論,用“始”、“即”、“幾”、“惟”、“特”等虛詞把這些議論連結(jié)起來,構(gòu)成對昭君的完整評價。)
例④王維《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保ń杈笆闱椋?
例⑤李商隱《賈生》:“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diào)更無倫。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先揚后抑,“求賢”“訪逐臣”這是“揚”;“不問蒼生問鬼神”這又是“抑”,抑揚結(jié)合。)
綜上所述,解答詩詞鑒賞類試題的一般步驟是:
第一步:通讀全詩(詞),從作者、背景入手,先知人論世。
第二步:再讀全詩(詞),從題目入手,運用已有的古詩詞鑒賞知識,來推知大意。
第三步:找出詩詞中的“詩眼”“詞眼”和關(guān)鍵詞,聯(lián)系上下文,揣摩作品的內(nèi)蘊及表達技巧。
第四步:解釋全詩(詞),結(jié)合詩詞的意象、景物描寫,借助聯(lián)想想象,嘗試用自己的話再現(xiàn)原詩詞的畫面。
第五步:認真審題,根據(jù)解題方法和技巧,準確理解作品的思想內(nèi)容。尤其要留意詩詞中的典故,可以用來推測作品的主旨。
第六步:再次審題,認真解答??梢杂靡韵履J浇M織答案:這首詩(詞)描寫了(景、人、物),創(chuàng)設(shè)了××(意境),運用了××(手法),通過××(典故),表達了詩(詞)人的××(情感、理想、志趣)。
《古詩詞鑒賞“九入手”_文學(xué)常識》由易優(yōu)作文網(wǎng)(www.zequeka.cn)收集整理,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作文培訓(xùn),作文投稿,閱讀寫作能力提升,就來易優(yōu)作文。
《古詩詞鑒賞“九入手”_文學(xué)常識》添加時間:2024-09-11;更新時間:2025-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