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蚌埠一中 吳金昌
考試大綱要求掌握的18個常見虛詞是同學們記憶的難點,每一個虛詞有多種詞性,每一種詞性又有多種用法,死記硬背既費時費力,又容易遺忘。為了幫助同學們突破這一難點,筆者編了19個速記口訣,壓縮記憶內(nèi)容,化復雜為簡單,利用諧音,化枯燥為有趣,讓同學們能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輕輕松松地記住18個常見虛詞的用法和意思。
【18個虛詞口訣】
于(與)焉何其若
因為所以則而且
乃之乎者也
諧音:
語嫣何其弱
因為所以則而且
乃之乎者也
【奇思妙想】
這個口訣目的是幫助同學們記住18個常見虛詞,記憶時同學們要這樣聯(lián)想:
易優(yōu)作文批改系統(tǒng),易優(yōu)作文打分、易優(yōu)作文評分評價 <a href=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易優(yōu)作文批改</A>
金庸小說《天龍八部》中頭號美女王語嫣,何其弱不禁風,為什么身體會這么弱呢?解釋一下,因為——所以——則——而且——
這怎么叫解釋呢?簡直就是(乃)之乎者也一樣的廢話連篇。
于
【速記口訣】
自從由于和對于
在給向到被和比
諧音:
自從魷魚和對魚
再給向?qū)П凸P
【奇思妙想】
記憶時同學們要這樣聯(lián)想:
我們?nèi)ズD下糜?,自從向?qū)覀冑I了便宜魷魚和對魚(在內(nèi)地百元一斤,在海南卻只要五角錢一斤),我們非常開心,不僅感謝的話說了一籮筐,回來后我們再給向?qū)土艘粋€杯子和一支筆。大熱天她幫我們討價還價,一口水都沒來得及喝,所以送個杯子給她喝水。送筆的原因,是我們這群人竟然沒人會寫表揚信,只好讓她以我們的名義寫一份表揚信,帶回旅游公司。 提升作文素養(yǎng),尋找作文素材,就來<A http://www.zequeka.cn/yuwensuyang/>易優(yōu)作文素養(yǎng)</a>。
【釋義舉例】
“于”主要用作介詞,跟名詞代詞或短語結(jié)合,構(gòu)成介賓短語,修飾動詞形容詞,表示多種組合關(guān)系。譯為“自”“從”“由于”“對于”“在”“給”“向”“到”“被”“比”等。例如:
?、僦^獄中語乃親得之于史公云。(《左忠毅公逸事》(自、從)
?、跇I(yè)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毀于隨。(《進學解》)(由于)
?、蹛燮渥?,擇師而教之;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師說》)(對、對于)
④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曹劌論戰(zhàn)》)(在)
?、萦鄬⒏嬗谏W事者。(《捕蛇者說》)(給)
?、拚埛蠲缶扔趯O將軍。(《赤壁之戰(zhàn)》)(向)
?、咧竿ㄔツ?,達于漢陰。(《愚公移山》)(到)
易優(yōu)作文網(wǎng)名師改作文(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 )
⑧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廉頗藺相如列傳》)(被)
⑨冰,水為之,而寒于水。(《勸學》)(比)
與
【速記口訣】
動與給參與結(jié)交親
同跟和連介嘆測疑
諧音:
凍魚給單于結(jié)交親
同根荷蓮借探測儀
【奇思妙想】
記憶時同學們要這樣聯(lián)想:
西漢初年,漢王朝和匈奴打仗,總是打敗仗。為了搞好兩國關(guān)系,減少軍事對抗,漢王朝采用了和親政策,也就是把公主嫁給單于。當時的嫁妝很有意思,兩樣東西:冰凍帶魚和同根蓮藕。吃冰凍帶魚前,要先解凍,這就寓意兩國關(guān)系的解凍。蓮藕同根,表示永結(jié)連理的意思。據(jù)科學家借助探測儀測得,最古老的蓮距今已有5000多年了,估計那時人們結(jié)婚不送戒指,送蓮子。
作文批改系統(tǒng),易優(yōu)作文批改、作文點評、作文打分系統(tǒng),<a href=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易優(yōu)作文批改</A>
【釋義舉例】
“與”字動詞、連詞、介詞、語氣助詞四種詞性。
1、用作動詞,譯為譯為“給與”“參與”“結(jié)交”“親附”例如:
?、賱t與一生彘肩(《鴻門宴》)(給與)
?、隍q叔之子與師。(《騫叔哭師》)(參與)
?、垡蛉酥Χ种?,不仁;失其所與,不知(《燭之武退秦師》)(結(jié)交,親附)
2、用作連詞,“同”“和”“跟”。
①勾踐載稻與脂于舟以行。(《勾踐滅吳》)(和,跟,同)
3、用作介詞,“同”“和”“跟”;“給”“替”;“和……比較”;例如:
?、倥婀姲陨?,未得與項羽相見《鴻門宴》(和、同、跟)
易優(yōu)作文投稿、作文評價系統(tǒng),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
?、陉惿嫔贂r,嘗與人傭耕。(《陳涉世家》)(給,替)
?、畚崾肱c徐公美《鄒忌諷齊王納諫》(和……比較)
4、通“歟”,句末語氣詞,表示感嘆、測度、疑問語氣。例如:
?、贌o乃爾是過與!(《季氏將伐顓臾》)(感嘆語氣)
?、诨①畛鲇阼?,龜玉毀于櫝中,是誰之過與?(《《季氏將伐顓臾》》)(疑問語氣)
?、廴粍t廢釁鐘與?(《齊桓晉文之事》)(測度語氣)
焉
【速記口訣】
句尾詞尾常不譯
反詰語氣常譯呢
代詞什么之哪里
兼詞相當于是之
疑副怎么和哪里
諧音:
鋸尾吃尾常不易
反截魚鰭長翼呢
帶刺什么知那里
見刺相當于是之
姨夫怎么和哪里
【奇思妙想】
記憶時同學們要這樣聯(lián)想:
今天我去姨夫家,姨夫說燒魚給我吃。北冥有魚,其名為鯤,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這么大的魚,吃起來很費勁,吃個尾巴都要用鋸子鋸,還很難鋸下來。鯤的魚鰭,也就將來鵬鳥的長翼,被稱作魚翅。不吃魚尾了,反過來截魚鰭。什么?不知道那里居然帶刺,刺有多粗?《茶館》看過嗎?相當于是之扮演的王掌柜家的茶碗那么粗。我說:“姨夫,怎么吃啊?這哪里是吃魚翅,簡直是啃大樹?!?
【釋義舉例】
“焉”有助詞、代詞、兼詞、副詞四種用法。
1、用作助詞,在句中或句尾,或作形容詞、副詞詞尾,一般不譯;用于反詰語氣,譯為“呢”。例如:
?、倬渥x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否焉。(《師說》)(句中不譯)
?、谟谑怯嘤袊@焉。(《游褒禪山記》)(句末不譯)
③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石鐘山記》)(詞尾不譯)
④萬鐘于我何加焉?。ā遏~我所欲也》)(呢)
2、用作代詞,相當于“之”可譯為“他”、“它”;疑問代詞,譯為“什么”“哪里”等。
?、僦斒持?,時而獻焉。(《捕蛇者說》)(它,指蛇。)②君何患焉!若闕地及泉,隧而相見,其誰曰不然?”(《鄭伯克段于鄢》)(什么)
?、矍已芍猛潦??(《愚公移山》)(哪里)
3、兼詞,相當于“于是”“于之”,譯為“在其中”“從這里”等。例如:
?、偃诵?,必有我?guī)熝?。(《論語》)(在其中)
?、谙仁辣芮貢r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桃花源記》)(從這里)
4、用作疑問副詞,譯為“怎么”“哪里”。例如:
?、傺捎猛鲟嵰耘汔?。(《燭之武退秦師》)(哪里)
何
【速記口訣】
代定賓謂
什么哪里原因
副形動前首
多么怎么為什么
諧音:
待定病危
什么哪里原因
福星洞前獸
多么怎么為什么
【奇思妙想】
記憶時同學們要這樣聯(lián)想:
同桌告訴你,有一位同學,是否病危,待定。聽到這個消息,你慌忙問:“什么,他病危?在哪里住院?什么原因?”又一次,同桌告訴你,山洞前有一頭野獸是福星。你好奇地問:“多么奇怪的事情,怎么回事?他為什么是福星呢?”
【釋義舉例】
“何”字有代詞和副詞兩種詞性。
1、疑問代詞可以作定語、賓語、謂語,定語譯為“什么”“哪”;賓語譯為“什么”“哪里”;謂語問原因,后面常有語氣助詞“哉”“也”。例如:
?、倨溟g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琵琶行》)(定語,什么)
②大王來何操?(《鴻門宴》)(賓語,什么)
③何者?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廉頗藺相如列傳》)(謂語,為什么這樣)
2、副詞可以放在形容詞、動詞前面或句首。用在形容詞前,表示程度深,可譯為“多么”“怎么”;用在句首或動詞前,常表示反問,可譯為可以譯為“怎么”“為什么”。
?、僦劣谑奶鞌喟l(fā),泣下沾襟,何其衰也?。ā读婀賯餍颉罚ㄐ稳菰~前,多么)
?、诤尾话幢?,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戰(zhàn)》)(句首,為什么)
?、坌旃文芗熬??(《鄒忌諷齊王納諫》)(動詞前,怎么)
其
【速記口訣】
一三人稱指示代
假設(shè)選擇是連詞
句首句中表語氣
婉商期望反詰度
諧音:
一三人稱指示袋
假設(shè)選擇是連吃
局中舉手標余棋
晚上棋王反劫奪
【奇思妙想】
記憶時同學們要這樣聯(lián)想:
有一次,我和小明去看澳洲棋王袋鼠和考拉下圍棋,袋鼠下得太臭,眼看就要輸給考拉了,我和他(第一第三人稱)指示袋鼠:假設(shè)選擇的是連吃,就一定會滿盤皆輸,不如在局中舉手示意暫停,先把余下的棋表上記號。晚上棋王袋鼠來了個中盤大逆轉(zhuǎn),反過來打劫(圍棋術(shù)語),奪取了最后的勝利。
【釋義舉例】
“其”字有代詞、連詞、副詞三種詞性。
1、用作代詞,可用作第一人稱,譯為“我(的)”;可用作第三人稱,指代人、事、物,譯為“他(的)”“她(的)”“它(的)”“他們(的)”“它們(的)”;可以用作指示代詞,譯為“其中的”“那”“那個”“那些”“那里”。例如:
?、俣嘁嗷谄潆S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游褒禪山記》)(第一人稱,我)
②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師說》)(第三人稱,他)
?、塾趤y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石鐘山記》)(指示代詞,其中的)
2、用作連詞,表假設(shè),譯為“如果”“假如”“要是”;表選擇,譯為“還是”。例如:
?、倨錁I(yè)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zhì)之卑,則心不若余這專耳,豈他人之過哉?(《送東陽馬生序》)(假設(shè),要是)
?、谔熘n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逍遙游》)(選擇,是……還是……)
3、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測度、反詰、婉商、期望等語氣,常和放在句末的語氣助詞配合,可譯為“大概”“難道”“還是”等或省去。例如:
?、倨浣猿鲇诖撕??(《師說》)(測度,大概)
?、谄涫肽茏I之乎?(《游褒禪山記》)(反詰,難道)
?、垡詠y其整,不武,吾其還也?(《燭之武退秦師》(婉商,還是)
?、軤柶錈o忘乃父之志?。ā读婀賯餍颉罚ㄆ谕?
若
【速記口訣】
代詞你們和這樣
連詞如果與或者
諧音:
呆癡你們喝這樣
蓮池如果魚活著
【奇思妙想】
記憶時同學們要這樣聯(lián)想:
一群醉漢喝高了,在公園的蓮花池里吐了一池臟東西。公園的管理員看見了,生氣地說:“呆癡啊,你們?喝這樣干嘛?這蓮池里的金魚是美國總統(tǒng)贈送的,明天如果活著,就算了;如果你們吐的東西把金魚醉死了,你們就等著進拘留所吧!
【釋義舉例】
“若”有代詞和連詞兩種詞性。
1、用作代詞,表對稱,譯為“你(的)”“你們(的)”;表近指,譯為“這”“這樣”。例如:
?、偃羧肭盀閴?,壽畢,請以劍舞(《鴻門宴》)(你)
?、诟粢?,復若賦,則何如?(《捕蛇者說》)(你的)
?、垡匀羲鶠榍笕羲?,猶緣木而求魚也(《齊桓晉文之事》)(這樣)
2、用作連詞,表假設(shè),譯為“如果”“假設(shè)”等;表選擇,譯為“或”“或者”。例如:
?、偃裟芤詤?、越之眾與中國抗衡。(《赤壁之戰(zhàn)》)(假設(shè),如果)
?、谝匀f人若一郡降者,封萬戶。(《漢書·高帝紀》)(選擇,或者)
因
【速記口訣】
趁經(jīng)通因憑
于是便順承
諧音:
曾精通音頻
于是便順成
【奇思妙想】
記憶時同學們要這樣聯(lián)想:
學校需要用電腦合成新校歌,我曾精通音頻制作,于是便順利地成功地完成了任務(wù)。
【釋義舉例】
“因”字有介詞和連詞兩種詞性。
1、用作介詞,譯為“趁著”“經(jīng)由”“通過”“因為”“憑借”等。例如:
?、儆谑窍嗳缜斑M缶,因跪請秦王(《廉頗藺項如列傳》)(趁著)
?、谝蛸e客至藺相如門謝罪(《廉頗藺項如列傳》)(經(jīng)由,通過)
?、鄱魉?,則思無因喜以謬賞。(《諫太宗十思疏》)(因為,由于)
?、苋绯?,又因厚幣用事者臣靳尚。(《屈原列傳》)(憑借)
2、用作連詞。表示順接上文,譯為“于是”“便”。例如:
?、傧嗳缫虺骤祬s立。(《廉頗藺相如列傳》)(于是,便)
為
【速記口訣】
動謂算是做成任
介因被動給對向
語氣助詞放句尾
疑問反詰和感嘆
諧音:
董偉算是做成人
借鷹背董給對象
玉琪主持放菊味
疑問反詰和感嘆
【奇思妙想】
記憶時同學們要這樣聯(lián)想:
老董的兒子董偉小時候很聽話,現(xiàn)在算是作為成年人了,背著老董,把家里喂養(yǎng)了多年的貓頭鷹借給對象玉琪玩。玉琪這姑娘太頑皮,竟然主張往貓頭鷹放菊華牌味精。貓頭鷹疑惑地看著他們,問:“不會害我吧?”董偉和玉琪異口同聲:“不會的。”貓頭鷹反詰道:“不會?董偉你小子害我還少嗎?”董偉說:“就相信我這一次,我對我爸發(fā)誓,我決不會害你?!必堫^鷹半信半疑地吃了菊花味精,感嘆道:“世風日下啊!臭小子,看老董回來怎么收拾你!”
【釋義舉例】
“為”字有動詞、介詞、語氣助詞三種詞性。
1、用作動詞,通“謂”;或譯為“算是”“是”“做”“成為”“擔任”等。例如:
?、倏鬃硬荒軟Q也,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兩小兒辯日》)(通“謂”)
②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活板》)(算是)
?、廴缃袢朔綖榈顿?,我為魚肉。(《鴻門宴》)(是)
?、転橹?,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為學》)(做)
?、菸崃钊送錃?,皆為龍虎,成五采。(《鴻門宴》)(成為)
⑥陳勝、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陳涉世家》)(擔任)
2、用作介詞,譯為“因為”“被”“給”“對”“向”。
?、侔傩罩灰姳?,為不用恩焉。(《齊桓晉文之事》)(因為)
?、谏硭廊耸?,為天下笑者,何也?(《過秦論》)(被)
?、鄞巳艘灰粸榫哐运?。(《桃花源記》)(給)
?、軏嬛脱嗪笠?,持其踵為之泣。(《觸龍說趙太后》)(對)
⑤不足為外人道也。(《桃花源記》)(向)
3、用作語氣助詞,位于句尾,表疑問、感嘆、反詰,可譯為“呢”。
?、俸喂蕬谚砧?,而自令見放為?(《屈原列傳》)(疑問)
②何辭為?(《鴻門宴》)(反詰)
?、厶熘鑫?,我何渡為?。ā俄椨鸨炯o》)(感嘆)
所
【速記口訣】
所字結(jié)構(gòu)加被動
所以連用目憑因
諧音:
數(shù)字結(jié)構(gòu)架百洞
所以連用穆娉英
【奇思妙想】
記憶時同學們要這樣聯(lián)想:
楊門女將的穆桂英有一個妹妹叫穆娉英,她是一位杰出的建筑專家,在修建高速鐵路的功臣中她的貢獻最大,穿山隧道工程總離不開她,她利用先進的數(shù)字結(jié)構(gòu)在山洞里架起懸浮鐵軌,使工程質(zhì)量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所以鐵路建設(shè)總公司總是連用她,讓她任總工程師。
【釋義舉例】
“所”的助詞用法主要有三種。
1、“所”放在動詞前同動詞組成“所字結(jié)構(gòu)”,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況”“所……地方”等。例如:
?、俳袼B(yǎng)非所用,所用非所養(yǎng)。(《史記·老莊申韓列傳》)(所養(yǎng)的人;所用的人)
?、谝率乘?,弗敢專也,必以分人。(《曹劌論戰(zhàn)》)(安身的東西)
③于眾人廣坐之中,不宜有所過,今公子故過之。(《信陵君竊符救趙》)(過訪朋友的事情)
?、艿乐?,師之所存也。(《師說》)(所存在的地方)
2、“為”和“所”呼應(yīng),組成“為……所……”的格式,表示被動。例如:
①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六國論》)(被)
3、“所”“以”連用,主要有兩種:一種表示原因,一種表示憑借和目的。例如:
?、傥崴詾榇苏?,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頗藺相如列傳》)(原因)
?、趲熣?,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師說》)(憑借)
?、鬯鶠橐妼④娬?,欲以助趙也。(《戰(zhàn)國策·趙策》)(目的)
以
【速記口訣】
由于帶領(lǐng)把據(jù)照借用
連詞并遞承接修果目
諧音:
由于帶領(lǐng)把劇照借用
蓮池病弟承接修果木
【奇思妙想】
記憶時同學們要這樣聯(lián)想:
由于我?guī)ьI(lǐng)一幫同學把大影星的劇照借來用,老師生氣了。中午饑腸轆轆地回到家,看到媽媽寫的留言條:“你蓮花鄉(xiāng)的弟弟承包接手修整果木,累病了,媽媽去看他了,午飯自己動手做?!苯裉煺@么不順呢?
【釋義舉例】
“以”字有介詞、連詞兩種詞性。
1、用作介詞,譯為“由于”“帶領(lǐng)”“把”“依據(jù)”“按照”“憑借”“用”等。例如:
?、偾乙砸昏抵誓鎻娗刂畾g,不可。(《廉頗藺相如列傳》)(因,由于)
②(公子)欲以客往赴秦軍,與趙俱死。(《信陵君竊符救趙》)(帶領(lǐng))
?、矍匾嗖灰猿怯柃w,趙亦終不予秦璧。(《廉頗藺相如列傳》)(把)
④以故法為其國與此同。(《察今》)(依據(jù)、按照)
?、菽巳胍?。問:“何以戰(zhàn)?”(《曹劌論戰(zhàn)》)(憑借)
?、拊敢允宄钦堃阻?。(《廉頗藺相如列傳》)(用)
2、用作連詞,表示并列、遞進、承接、修飾、因果、目的關(guān)系。例如:
?、俜蛞囊越?,則游者眾。(《游褒禪山記》)(并列)
②忽魂悸以魄動。(《夢游天姥吟留別》)(遞進)
?、鄯畤垈?cè)其盾以撞。(《鴻門宴》)(承接)
?、苣拘佬酪韵驑s,泉涓涓而始流。(《歸去來辭》)(修飾)
?、萃械?,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游褒禪山記》)(因果)
⑥作《師說》以貽之。(《師說》)(目的)
則
【速記口訣】
連詞假承并轉(zhuǎn)讓
判斷副詞是就是
諧音:
蓮池賈承并轉(zhuǎn)讓
判斷扶持是就是
【奇思妙想】
記憶時同學們要這樣聯(lián)想:
村民賈承包村里的蓮花池,并且把他轉(zhuǎn)讓給了鄰村人。有人向村委會舉報村民賈讓“肥水流到了外人田”。村委會主任來判斷這個事情,當他知道外村需要扶持時,就說:“什么轉(zhuǎn)包不轉(zhuǎn)包的,是就是,不是也是,畢竟遠親不如近鄰嘛!”
【釋義舉例】
“則”字有連詞、副詞兩種詞性。
1、用作連詞,表示假設(shè)、承接、并列、轉(zhuǎn)折、讓步關(guān)系,譯為“如果”“便”“就”“卻”“倒是”等。
?、偃雱t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假設(shè)關(guān)系,如果)
?、诠誓臼芾K則直,金就礪則利。(《勸學》)(承接關(guān)系,便)
?、畚槐皠t足羞,官盛則近諛。(《師說》)(并列關(guān)系,就)
?、苡谄渖硪?,則恥師焉,惑矣。(《師說》)(轉(zhuǎn)折關(guān)系,卻)
?、萜涫覄t邇,其人甚遠。(《詩經(jīng)》)(讓步關(guān)系,倒是)
2、用作副詞,在判斷句中,起強調(diào)和確認作用,譯為“是”“就是”。
①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岳陽樓記》)(就是)
而
【速記口訣】
你的修假并因轉(zhuǎn)承遞
諧音:
你的休假病因?qū)3踢f
【奇思妙想】
記憶時同學們要這樣聯(lián)想:
你生病要休假,病假要寫明病因,專程遞給你的班主任。
【釋義舉例】
“而”字用法有兩種:
1、用作代詞,第二人稱,譯為“你”“你的”。例如:
?、賸灻恐^余曰:“某所,而母立于茲。”(《項脊軒志》)
2、用作連詞,表示目的、修飾、假設(shè)、并列、因果、轉(zhuǎn)折、承接,遞進關(guān)系。例如:
①縵立遠視,而望幸焉(《阿房宮賦》)(目的關(guān)系)
?、谖釃L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勸學》)(修飾關(guān)系)
?、鬯蓝兄?,其幾何離。(《祭十二郎文》)(假設(shè)關(guān)系)
?、苄妨蚨?,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勸學》)(并列關(guān)系)
?、萦嘁嗷谄潆S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游褒禪山記》)(因果關(guān)系)
⑥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勸學》)(轉(zhuǎn)折關(guān)系)
⑦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鴻門宴》)(承接關(guān)系)
⑧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勸學》)(遞進關(guān)系)
且
【速記口訣】
連詞并遞和讓步
副詞將要暫姑且
諧音:
蓮池并蒂荷讓步
扶持將要站古砌
【奇思妙想】
記憶時同學們要這樣聯(lián)想:
蓮花池里開了一枝并蒂蓮,她們說:“請讓一下,請讓我們過去。”荷葉聽了紛紛讓路。她們相互扶持著,將要站到水池邊那古磚砌成的臺階上去,她們難道要去表演雙人芭蕾嗎?
【釋義舉例】
“且”字有連詞和副詞兩種詞性。
1、用作連詞,表示并列、遞進和讓步關(guān)系,譯為“而且”“并且”“況且”“再說”“尚且”例如:
?、倥褪角液?,可以卒千年。(《孔雀東南飛》)(并列,并且)
?、诒怂鶎⒅袊瞬贿^十五六萬,且己久疲。(《赤壁之戰(zhàn)》)(遞進,況且)
?、鄢妓狼也槐?,卮酒安足辭?。ā而欓T宴》)(讓步,尚且)
2、用作副詞,譯為“將要”“暫且”“姑且”。
?、儆械《稣?,曰:“不出,火且盡”(《游褒禪山記》)(將要)
?、谇涞珪哼€家,吾今且報府。(《孔雀東南飛》)(暫且)
③誓不相隔卿,且暫還家去。(《孔雀東南飛》)(姑且)
乃
【速記口訣】
背轉(zhuǎn)順限緊
二稱乃判斷
諧音:
背轉(zhuǎn)順陷井
二層乃判斷
【奇思妙想】
記憶時同學們要這樣聯(lián)想:
礦井塌陷,幸存的礦工們背著傷員,轉(zhuǎn)身順著塌陷的礦井往二層逃。在那里,他們欣喜地發(fā)現(xiàn)有風吹進來,他們判斷前方一定有出口。果然,他們找到了出路,得救了。
【釋義舉例】
“乃”字用法有三種:
1、用作副詞。也可表示前后兩事在情理上是逆轉(zhuǎn)相背的,可譯為“卻”“竟然”“反而”等;表示前后兩事在情理上的順承,或時間上的緊接,可譯為“于是”“就”等;還可表示對事物范圍的一種限制,可譯為“才”等。例如:
?、俳衿渲悄朔床荒芗?其何怪也!(《師說》)(逆轉(zhuǎn)相背)
?、谟?,則以一鐵范置鐵板上,乃密布字印。(《活板》)(順承)
③臣乃敢上璧。(《廉頗藺相如列傳》)(限制)
?、軇ピ?:“肉食者鄙,未能遠謀?!蹦巳胍?。(《曹劌論戰(zhàn)》)(緊接)
2、用作第二人稱代詞,一般作定語,相當于“你”、“你的”。例如:
①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示兒》)
3、表判斷,譯為“是”或“本來是”。
?、佼斄⒄吣斯臃鎏K。(《陳涉世家》)
之
【速記口訣】
指代一三動
標志主謂音
諧音:
紙袋一三洞
煮煨標志音
【奇思妙想】
記憶時同學們要這樣聯(lián)想:
同學們都吃過茶葉蛋,你們知道怎么煮嗎?教大家一個有趣的辦法,將雞蛋裝進紙袋里,紙袋上面扎上十三個小洞,放進裝有茶葉和作料的水鍋里,然后放在灶上先煮后煨,什么時候開始煨呢?時間標志是聽水聲,水剛發(fā)出聲音,就把火打小,再煨上十分鐘,香噴噴的茶葉蛋就煮好了。由于雞蛋是裝在紙袋里的,因此不會沾上茶葉等作料。
【釋義舉例】
“之”字有代詞、動詞和助詞兩種詞性。
1、用作代詞。批示代詞,表近指,譯為“這”;第一、第三人稱,代人、代物、代事,譯為“他(他們”“它(它們)”。例如:
①均之二策。(《廉頗藺相如列傳》)(指示代詞,這)
②作《師說》以貽之。(《師說》)(代人,他)
③輮使之然也。(《勸學》)(代物,它)
?、苋朔巧?。(《師說》)(代事,道理)
2、用作動詞,譯為“去”“往”“到”等。例如:
?、佥z耕之壟上。(《史記·陳涉世家》)
3、用作結(jié)構(gòu)助詞。定語的標志,用在定語和中心語(名詞)之間,譯為“的”,有的可不譯;補語的標志,用在中心語(動詞、形容詞)和補語之間,譯為“得”;賓語前置的標志,用在被提前的賓語之后,動詞謂語或介詞之前,譯時應(yīng)省去;用在主語和謂語之間,起取消句子獨立性的作用,不譯。例如:
?、偃裟芤詤?、越之眾與中國抗衡。(《赤壁之戰(zhàn)》)(定語標志)
?、谝云淝笏贾疃鵁o不在也。(《游褒禪山記》)(補語標志)
?、酆温??(《陋室銘》)(賓語前置標志)
?、軒煹乐粋饕簿靡?!欲人之無惑也難矣?。ā稁熣f》)(主謂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4、用作音節(jié)助詞,用在形容詞、副詞或某些動詞的末尾,或用在三個字之間,使之湊成四個字,只起調(diào)整音節(jié)的作用,無義,譯時應(yīng)省去。例如:
?、夙曋?,煙炎張?zhí)?。(《赤壁之戰(zhàn)》)
?、诿壬匀缰?,強于百萬之師。(《毛遂自薦》)
乎
【速記口訣】
句中不譯介詞于
語氣助詞嘆測疑
諧音:
居中不移劫持魚
語氣助詞探測儀
【奇思妙想】
記憶時同學們要這樣聯(lián)想:
一個強盜在路中間放了一個大箱子,水產(chǎn)公司的運魚車來了,他也不移開。司機下來搬開箱子,“轟”的一聲爆炸了,原來箱子里裝有地雷。司機慘叫:“天啊!難道運魚還要帶探測儀嗎?”最后,強盜把一車魚給劫持走了。
【釋義舉例】
“乎”字有介詞,語氣助詞兩種詞性。
1、介詞相當“于”。例如:
①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師說》)
2、語氣助詞可以表示感嘆、測度、疑問語氣,可譯為“啊”“吧”“嗎”等;也可以在句中表停頓,不譯。例如:
?、賳韬?!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ā恫渡哒哒f》)(感嘆語氣,?。?
②王之好樂甚,則齊其庶幾乎。(《莊暴見孟子》)(測度語氣,吧)
③兒寒乎?欲食乎?(《項脊軒志》)(疑問語氣,嗎)
?、芎鸀楹蹂劐赜沃??(《歸去來辭》)(表停頓)
者
【速記口訣】
者字與停頓
數(shù)時后判斷
諧音:
折紙雨停頓
碩士后判斷
【奇思妙想】
記憶時同學們要這樣聯(lián)想:
“博士后”這個詞,同學們都不陌生;“碩士后”這個詞,可能大家就沒聽過了。其實,這個詞不是指那些學習優(yōu)秀的碩士,而是指那些因貪玩沒有能按期畢業(yè)的碩士留級生。這些碩士后最喜歡下雨天,在雨天的課堂上給女朋友折紙船,下課后和女朋友打著傘去校園的水渠放紙船,多浪漫!盼望著、盼望著,今天好不容易盼到了雨天,紙船還沒折好,雨卻停了,碩士后根據(jù)窗外的彩虹判斷,雨不會再下了,真掃興!
【釋義舉例】
“者”字有五種用法:
1、者字結(jié)構(gòu),附在形容詞、動詞或動詞性短語之后,組成名詞性短語。例如:
?、偕徽卟荒苤炼氄咧裂?。(《為學》)(富的,窮的)
?、趯⒉刂诩?,使來者讀之,悲予志焉。(《<指南錄>后序》)(來的人)
?、鄢擞猩娼?,其劍自舟中墜于水。(《察今》)(過江的人)
2、放在一個詞或一組詞后邊,起提頓作用,先用“……者”提出在說明的事物,稍微停頓一下,然后說明或論斷。例如:
?、俅箝幹畞y,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用幾人歟?(《五人墓碑記》)
3、放在數(shù)詞后邊,譯為“個”“樣”等。例如:
?、俅藬?shù)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赤壁之戰(zhàn)》)
4、有時放在時間副詞之后,起語助作用,可不譯。例如:
①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鴻門宴》)
5、“者”“也”連用,表示判斷。例如:
?、偻等欢钚阏?,瑯琊也。
也
【速記口訣】
感判肯停疑
諧音:敢判啃庭姨
【奇思妙想】
記憶時同學們要這樣聯(lián)想:
審判庭長有個奇怪的姓,姓“啃”??型ラL是個耿直暴躁的漢子,單位同事都怵他。有一次,他小姨酒后開車撞了人,法官都不敢判這個案子??型ラL急了,開會說:“敢判啃庭姨,工資加兩級。”話音剛落,底下舉手如林。
【釋義舉例】
“也”是語氣助詞,用在句末,表示感嘆、判斷、肯定、疑問語氣;用在句中,表示停頓,以舒緩語氣。例如:
?、傥嵬踔锰铽C,夫何使我至于此極也?。ā肚f暴見孟子》)(感嘆語氣)
?、谖釒煼胃?,皆鐵石所鑄造也。(《左忠毅公逸事》)(判斷語氣)
?、畚嵘峡重摮?,下恐愧吾師也。(《左忠毅公逸事》)(肯定語氣)
④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鼓樂也?(《莊暴見孟子》)(疑問語氣)
?、輲煹乐粋饕簿靡?。(《師說》)(停頓)
《高考18個文言虛詞記憶口訣_文學常識》由易優(yōu)作文網(wǎng)(www.zequeka.cn)收集整理,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作文培訓,作文投稿,閱讀寫作能力提升,就來易優(yōu)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