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愛蘆葦 , 我愛沙洲之上初春的蘆葦—葦芽尖尖 , 光澤瑩瑩 , 貯滿了生命的淡泊和 淳樸 。春日伊始 , 乍暖還寒時(shí)候 , 沙洲的蘆葦已悄悄地伸展開它的根須 , 汲取著泥土中些 許的營養(yǎng) , 生機(jī)萌動 , 破冰拔節(jié) , 茁壯生長 。雖然它清醒地知道 , 這里沒有溫室 , 沒有肥 料 , 沒有農(nóng)人勤懇的呵護(hù) , 沒有梨園歌手柔情萬種的歌詠和贊嘆 , 但它們只要有湛湛的藍(lán) 天 , 朵朵的白云 , 便覺知足 , 便覺愉悅而愜意 。有了這些 , 它們就可以在第一縷陽光溜進(jìn) 眼眸的時(shí)候 , 開始平凡而詩意的生活 , 演繹樸素而淡泊的生命樂章。
我愛蘆葦 , 我愛沙洲之上秋日的蘆葦—“ 蒹葭蒼蒼 , 白露為霜”, 披霜的蘆葦最可 詮釋不屈的堅(jiān)韌和剛強(qiáng) 。秋風(fēng)瑟瑟 , 百花凋零 , 而蘆花卻開得圣潔而瀟灑 ; 嚴(yán)霜襲來 , 百 草枯萎 , 而沙洲的蘆葦卻仍然凜然挺立 , 不屈不撓 。君可知 , 在歷史的時(shí)空中 , 沙洲的蘆 葦曾被三國爭雄的烽火燒得滿目瘡痍 , 但是“ 野火燒不盡 , 春風(fēng)吹又生”, 來年“ 紅杏枝 頭春意鬧 ” 的時(shí)候 , 沙洲的蘆葦又是蔥蔥綠綠 , 風(fēng)采無限 ; 君可知 , 在汗青的記憶里 , “ 風(fēng)蕭蕭兮易水寒 , 壯士一去兮不復(fù)還”, 荊軻為燕國鏟除暴秦踏上了千古不歸路 , 而沙洲 上的蘆葦則伴著蕭瑟秋風(fēng) , 伴著高漸離的擊筑聲 , 沙沙作響 , 為荊軻壯行 ; 君可知 , 在抗 戰(zhàn)的史冊中 , 日寇的鐵蹄曾肆意地踐踏北國白洋淀沙洲的蘆葦 , 然而一片蘆葦?shù)瓜铝?nbsp;, 千 千萬萬叢蘆葦頑強(qiáng)地聚在一起 , 霹靂一閃 , 無邊的火海把日寇的殘暴和淫威燒成了灰燼。
我愛蘆葦 , 我愛春夏之際沙洲上的蘆葦—葦葉飄舉 , 葦稈婷婷 。此時(shí)此刻 , 沙洲的 蘆葦最能給人“ 和睦和諧 , 與人為善 ” 的微妙啟迪 。你看 , 河流漲了 , 湖泊滿了 , 一片片 沙洲次第隱沒 , 蘆葦便怡然自得地融進(jìn)河湖港汊的大家庭 。紅魚在蘆葦中穿梭 , 青蛙在蘆 葦?shù)哪_跟鳴唱 , 調(diào)皮的蜻蜓一只只 、一群群在葦葉之間 、蘆花之上盤旋嬉戲 , 而蘆葦則像 極了敦厚的兄長 , 它不惱不怒 , 一株株 、一叢叢 , 你挨著我 , 我挨著你 , 為大家庭搭建起 涼棚 , 任風(fēng)雨敲擊摧殘亦無怨無悔。
舉目蕓蕓眾生 , 放眼山山水水 , 我要說 , 我愛蘆葦 , 我愛在水一方的沙洲的蘆葦。
這一片蘆葦 , 青翠欲滴 , 郁郁蔥蔥 , 深深地扎根于沙洲之上 , 年年歲歲 , 歲歲年年 , 搖曳著塵世的滄桑 , 滴濺著生命的啟迪 , 教我心境淡泊 , 教我樸質(zhì)剛強(qiáng) , 教我與人為善 , 教我每天笑迎那一輪溫馨的朝陽 … …
我愛在水一方的沙洲的蘆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