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最會做手搟面,每次我生病或者心情不好的時候,媽媽都會給我做手搟面,說吃了手搟面,身體就會好,心情也會變好。我最喜歡看媽媽做手搟面,覺得特別神奇,一團面粉在媽媽手里,就能變成細細的面條。 蘇州中考語文提分,就找易優(yōu)吳老師,針對性強,提分就是快(TEL:181-1815-9898)。
媽媽先把面粉倒進盆里,加一點水,然后用手揉面團。面粉在媽媽手里慢慢變成面團,媽媽的手來回揉著,面團越來越光滑,還會發(fā)出 “咚咚” 的聲音。我也想試試,媽媽讓我把手洗干凈,教我揉面團,可面團在我手里總是不聽話,要么太干,要么太濕,媽媽笑著說:“沒關(guān)系,多練幾次就會了?!?蘇州易優(yōu)語文閱讀寫作培訓,家長信賴,學生喜歡。 http://www.zequeka.cn
面團揉好后,媽媽把它放在案板上,用搟面杖把面團搟成薄薄的面片,面片搟得又大又圓,像一張白色的紙。然后媽媽用刀把面片切成細細的面條,面條一根根的,長短一樣,特別整齊。媽媽把面條放進鍋里煮,不一會兒,面條就熟了,撈出來放在碗里,加上媽媽做的鹵汁,香味一下子就飄了出來。 小學生語文培訓,蘇州易優(yōu)閱讀寫作同步提升</a>
我端起一碗熱騰騰的手搟面,面條軟軟的,鹵汁香香的,吃在嘴里,暖暖的,心里也暖暖的。媽媽坐在我旁邊,看著我吃,笑著說:“慢點吃,別燙著。” 我看著媽媽的手,因為常年做面條,有點粗糙,卻很溫暖。原來媽媽的手搟面,不僅好吃,還藏著媽媽的愛 —— 這份愛,像熱騰騰的面條一樣,溫暖著我的每一天。
(易優(yōu)作文點評:標題《媽媽的手搟面》聚焦親情與美食,充滿生活味。內(nèi)容中,做面條的步驟細節(jié)描寫清晰,揉面團、切面條的動作描寫生動,“像白色的紙” 的比喻貼切,結(jié)尾面條的景物描寫溫馨。缺點是對鹵汁的細節(jié)描寫不足,改進建議:可增加 “媽媽做的鹵汁里有西紅柿、雞蛋和香菇,紅紅的西紅柿,黃黃的雞蛋,香香的香菇,看著就有食欲”,讓面條更誘人。)
激發(fā)興趣、培養(yǎng)能力、提升應試技巧。蘇州小學語文閱讀寫作培訓,咨詢報名:181-1815-98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