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至甬道盡頭,一轉身,熟悉的櫻花映入我的眼簾.
幾千年前的一個春天,一位老人站立在樹林之側.面前,是一條無盡的漫道.老人彎下腰,仔細地注視著腳下:沒有車轍,沒有腳印,甚至連一片落葉,一朵落紅也未見到.老人直起身子,目光穿透了樹梢的間隙,身后,一位年青人架著一輛馬車緩緩而來,停在道口."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老人一邊低吟著,一邊乘上車.車輪一點點轉動起來,帶起時光中的一點輕塵,駛向漫道遠方.一陣清風拂過古道,帶著輕塵穿過樹梢的間隙."嘩"的一聲,幾片粉紅花瓣隨風而下,慢慢的,靜靜的落到古道上,蓋住了那兩行深刻的車轍.
幾千年后,在一片茫茫大海的岸邊,歸去的渡輪即將啟航.一位青年登上舷梯,緩緩走上甲板.前方是無盡的海洋,看似平靜,卻早已暗流洶涌.青年回頭看看,岸上早已是櫻花盛開,芳香四溢.鐵錨慢慢升起,汽笛的鳴響劃破天際,將那芬芳沖得無影無蹤,僅余下些長長的問號.青年閉上眼,伴著激蕩的波濤聲,向西行去.
故土的景象令他震動,沒有參天的古木,沒有茁壯成長的新苗,大多的,是些灰蒙蒙的枯落與朽木.回望那條漫長的甬道,老人的言語早已蕩然無存,只有那滿耳嘈雜;先賢的車轍,已為橫七豎八的軋痕所覆蓋.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千年的行程難道只換來前途的迷失百年的播種難道只留下些不斷吸取營養(yǎng)而只能結出惡果的幾株腐敗的老木
"共和的五色旗下,內骨子是依舊的."面對世道的動蕩,他毅然整理好行囊,踏上前行的路,在這早已歪曲的道路間尋找到與歷史的交匯點;他用雙腳踏平周身一個個泥濘,他用雙手剝下路旁樹身上渾濁的死皮.有人說,他破壞了千年的名木,有人說,他玷污了圣賢的軌跡……
而他呢,用更激烈的行動回擊這言語.他奮力地掘開那坑臟的泥土,挖出那腐敗的死根,讓陽光將它們溶化.他執(zhí)著地著筆疾聲高呼,似摧枯拉朽之勢震顫著身后的千年甬道.在這回響聲中,幾株新芽在黑暗中蘊育著.他凝望著希望的燭光奮筆寫下四個字:救救孩子!
近百年的時光已悄然逝去,故土早已掙脫黑暗.車輪在寬闊的大道上疾馳.歷史雖經(jīng)歷了無數(shù)的轉折,但過往先賢的低語仍回響耳邊,古老的車轍仍清晰可見,因為有像他一樣的樹人者,在百年間披荊斬棘,粉碎了千年來遮蔽行人雙眼的層層黑幕.他的思想,與古往今來無數(shù)圣哲的思想一起,匯入了樹梢間的新芽,匯入了參天古木的根莖,匯入了那覆蓋在深刻車轍上的落紅.
又至甬道盡頭,一轉身,熟悉的櫻花映入我的眼簾.那是遠行者浴火重生時的怡然一笑,那是思想者百年樹人后的千古流芳.
作文點評:這篇文章文采斐然,立意深刻,富有豐富的意蘊,情感真摯。表達了作者對魯迅先生的贊頌之情。文章構思巧妙,前后呼應。語言富有浪漫色彩,有藝術感染力。 ——
作文培訓,
作文投稿,閱讀寫作能力提升,就來易優(yōu)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