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東山的晨霧總來得早,天還沒亮,茶園就被裹在一片淡白里,茶樹尖上掛著的露珠,像撒了一地碎鉆。外公種了一輩子碧螺春,每年清明前,他都會凌晨四點叫醒我:“丫頭,跟外公采茶去,晨露里的芽最嫩?!?p>我跟著外公走進茶園,他教我識別 “一芽一葉”:“你看,芽頭要飽滿,葉子剛展開,像剛睡醒的娃娃,這樣的芽炒出來才香?!?我蹲在茶樹間,手指很快就被芽尖扎紅了,采了半小時才采小半簍,外公的竹簍卻快滿了?!奥齺?,” 他擦了擦我額角的汗,“采茶和讀書一樣,要用心,不能貪快?!?p>中午回家,外公就開始炒茶。他把鐵鍋燒得發(fā)紅,倒入鮮葉,手掌在鍋里快速翻炒,茶葉在高溫下發(fā)出 “沙沙” 的響聲,像春蠶食葉似的?!俺床枰?,火候要準,” 外公的額頭上滿是汗,卻不敢停,“火大了會焦,火小了香味出不來,就像做人,分寸要拿捏好?!?我試著幫他翻了幾下,剛碰到鐵鍋就燙得縮回手,才知道這看似簡單的動作,藏著這么多門道。
外公炒好的碧螺春,條索卷曲,泡在水里像小小的螺,喝一口,滿嘴都是蘭花香。他總說:“這茶是東山的魂,要守著茶園,守著這味道?!?教師節(jié)那天,我特意帶了一罐外公的碧螺春給班主任。老師喝了一口,笑著說:“這茶有春天的味道,還有你外公的心意吧?” 我忽然懂了,外公守的不只是茶園,是蘇州人的匠心,是藏在茶香里的責(zé)任。
現(xiàn)在每次喝碧螺春,我都會想起東山的晨霧,想起外公翻炒茶葉的身影。那淡淡的蘭花香里,藏著他的堅守,也教會我: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像外公種茶一樣,用心、耐心,守住初心。
易優(yōu)作文名師點評:
優(yōu)點:1. 詳細描寫采茶(一芽一葉)、炒茶(控火候)過程,蘇州茶文化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2. 以 “晨霧” 為環(huán)境線索,開頭與結(jié)尾呼應(yīng),場景鮮活;3. 外公的話(“采茶如讀書”)自然傳遞道理,不生硬。
不足:對東山茶園周邊的人文景觀描寫少,未提及太湖或村落風(fēng)貌。
改進建議:可增加 “采完茶路過太湖邊,看到漁民收網(wǎng),銀閃閃的魚蹦出水面,外公說‘茶和魚都是東山的寶,要好好護著’” 的描寫,豐富場景層次。
數(shù)百名學(xué)生高考語文提分20分以上,高考語文成為優(yōu)勢學(xué)科,咨詢報名:181-1815-98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