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指導27:“兩難型”二元思辨性“蹄疾與步穩(wěn)”
模考試題(濰坊期中)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蹄疾步穩(wěn)”指馬跑得很快同時很平穩(wěn),可引申為速度快并且很穩(wěn)。蹄疾步穩(wěn)方能行遠。然而在實際生活中,有的“蹄疾”卻“步不穩(wěn)”,為了盡早見成效,急于求成,結果事與愿違;有的“步雖穩(wěn)”但“跑得慢”,亦步亦趨、拖沓滯后,最終錯失良機。
以上材料對我們具有啟示意義。請結合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字。
審題指導
這是一道典型的新材料作文,具有一定的思辨性,作文材料由三句話構成。
第一句,解釋“蹄疾步穩(wěn)”的意思,既提供了該詞的本義,也提供了該詞的引申義,在釋詞的同時凸顯了“快而穩(wěn)”這一核心概念。
第二句,闡述“蹄疾步穩(wěn)”的作用,“蹄疾步穩(wěn)”是“行遠”的條件與前提,馬要“行遠”就要做到“蹄疾步穩(wěn)”。
第三句,承接第二句,是對第二句的轉折闡述,點出了實際生活中存在的兩種問題,一是“快而不穩(wěn)”導致事與愿違,材料揭示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在于“早見成效,急于求成”的心態(tài);二是“穩(wěn)而不快”導致錯失良機,同樣材料也揭示了“求穩(wěn)”心態(tài)的實質是缺少創(chuàng)新、領先的意識與擔當。
材料的傾向性非常明顯,提倡“快而穩(wěn)”,力避“快而不穩(wěn)”與“穩(wěn)而不快”。材料告訴我們要實現(xiàn)“行遠”的目標,就要“快而穩(wěn)”,“快而不穩(wěn)”與“穩(wěn)而不快”都妨礙目標實現(xiàn)。
材料已經明確了觀點,即要快而穩(wěn),毋一味貪快求穩(wěn)。寫作時要立定快而穩(wěn),批駁“貪快”“求穩(wěn)”兩種錯誤心態(tài)。
“對我們具有啟示意義”,我們可以進一步思考,對我們哪些方面具有啟示意義?將問題具體化。如談“我們”青少年成長、做事、為文、學習、讀書等;當然也可以談社會問題,如社會發(fā)展、改革、防疫等??傊?,要將論述放到實處,放到生活現(xiàn)實中,放到人生成長上,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避免泛泛而談。
“兩難型”二元作文如何破題
在二元作文之中,有一種“兩難型”的作文類型,即命題人給學生設置了一個在生活中難以兩全的“兩難矛盾”,引導學生思考該如何解決。
碰到這種作文題目,學生往往可以精準地找到二元作文的核心概念,但是在寫作的時候,卻容易“顧此及比”的各打五十大板,去“和稀泥”,采用“我們要什么,但是在要什么的時候同時兼顧什么”這樣的行文結構。
這種作文,貌似“辯證”,但實際上往往是把材料中的內容用自己的話復述一遍,毫無建設性意見,對兩難問題的解決也沒有任何幫助,作文自然也寫不到深處。
那么我們應該如何引導學生,寫出真正解決問題的深度作文呢?
我們用濰坊市期中考試作文舉例,具體分析:
“蹄疾步穩(wěn)”指馬跑得很快同時很平穩(wěn),可引申為速度快并且很穩(wěn)。蹄疾步穩(wěn)方能行遠。然而在實際生活中,有的“蹄疾”卻“步不穩(wěn)”,為了盡早見成效,急于求成,結果事與愿違;有的“步雖穩(wěn)”但“跑得慢”,亦步亦趨、拖沓滯后,最終錯失良機。
以上材料對我們具有啟示意義。請結合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這個作文題目,以自然現(xiàn)象開頭,指出馬可以“跑得很快同時很平穩(wěn)”,并用一個成語概括表達:“蹄疾步穩(wěn)”。為整篇作文設置隱含價值,也定下了全篇的寫作基調。
可在接下來的進一步闡釋中,命題人卻打破了這種和諧理想的完美狀態(tài),指出在現(xiàn)實生活中“蹄疾”與“步穩(wěn)”卻存在著深深的矛盾:想要“蹄疾”就容易“步不穩(wěn)”,而追求“步穩(wěn)”又容易“跑得慢”,指出“蹄疾步穩(wěn)”中所存在的隱含矛盾,提出問題,并期待學生予以解決。
然而在考場上,我們的學生并沒有去解決問題。
學生往往會這么寫:
第一段,引述材料,引出核心論點“蹄疾步穩(wěn)”;
第二段,把核心論點“蹄疾步穩(wěn)”拆成兩個分論點“蹄疾”和“步穩(wěn)”;
第三段,論述分論點“蹄疾”,指出我們在追求夢想的時候要珍惜時間,加快速度。
第四段,論述分論點“步穩(wěn)”,指出我們在加快速度的同時也要保持穩(wěn)健,以防馬失前蹄。
第五段,總結全文,只有“蹄疾步穩(wěn)”才能又快又好。
如此構思,等于是把材料中的內容用自己的語言又復述了一遍,那么命題人提出的問題解決了嗎?并沒有。
那應該怎么解決呢?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應該深入剖析問題的根本矛盾在哪里?
我們再次分析題目會發(fā)現(xiàn),題目中的矛盾并不是一個,而是兩個。
一個是“蹄疾”與“步穩(wěn)”之間的矛盾,這個是表面矛盾。
還有一個是“理想”與“現(xiàn)實”之間的矛盾,在材料中用“然而在實際生活中”這樣的語句加以提示,這個是深層矛盾。
也就是說,材料中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馬是如何做到“蹄雖疾”,然“步卻穩(wěn)”的?
現(xiàn)實生活中,人往往很難兩全的“兩難問題”,是如何在馬身上做到完美統(tǒng)一的呢?
我們或許應該在馬身上找答案。
在馬身上找答案,著眼點應該在哪里呢?應該在“蹄疾”上。
我們知道,跑步要想跑得快,有兩個因素,一個是步頻,一個是步幅。
“蹄疾”指的是蹄子下得很快,那么指的是步頻還是步幅呢?
很明顯是步頻。
于是乎,我們就找到了馬能夠做到“蹄疾步穩(wěn)”的內在原因了。
那就是加快步頻,縮短步幅,就能做到又快又穩(wěn)。
如果要在“更廣闊的領域上給予啟示”,那么換成人能聽得懂的話就是:我們要小步快跑,就能做到“蹄疾步穩(wěn)”。
原來,“小步快跑”就是解決“蹄疾”如何“步穩(wěn)”這一兩難問題的解決方案。
接下來就進入啟示的舉例環(huán)節(jié)。
我們可以用現(xiàn)在的疫情防控來舉例子。
疫情防控,如果完全放開、選擇躺平、與病毒共生這就屬于步幅大,步幅大就容易導致不穩(wěn),那么我們應該怎么辦呢?我們或許應該縮小步幅,暫緩放開,但是要加快步頻,建立多層次細致化的反應機制,小步快跑,才能既快速的控制疫情,又不至于步子邁的太大引發(fā)公共衛(wèi)生危機。
結合以上構思,一個“解決問題”式的立意構思也就呼之欲出了:
第一段引述材料,指出表面問題并指出其兩難性供讀者思考:“蹄疾”如何做到“步穩(wěn)”?
第二段深入分析材料,發(fā)現(xiàn)其深層問題,在現(xiàn)實中兩難的問題是如何在馬身上做到和諧統(tǒng)一的。
第三段用類似“秘密或許在‘蹄疾’上”這樣的開頭引出對“蹄疾”的概念剖析,指出影響跑速的因素有兩個:步頻和步幅,而馬能做到“蹄疾步穩(wěn)”的主要原因在于步頻快。
第四段是過渡段,進入“轉”的環(huán)節(jié),指出我們想要做到像馬一樣兩全,或許應該“小步快跑”。
第五段對“小步快跑”概念進行簡單闡釋,然后舉出生活中如“疫情防控”等實例。
最后一段給出結論:如何蹄疾步穩(wěn),請您小步快跑!
根據對以上題目的解析我們可以看出,對于提出問題,特別是兩難問題的二元作文,不妨深挖矛盾的核心本質,找到表面問題背后的深層問題,然后對深層問題中的主要矛盾進行剖析,挖掘矛盾涉及概念的深層意味,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最終在生活中去真實地解決命題人設置的問題,而不是用貌似“辯證統(tǒng)一”,實際“和和稀泥”的方式裝模做樣,為真實問題的解決做表面文章。
參考立意
根據材料,可以確定如下立意:
蹄疾步穩(wěn),方能行遠;
快穩(wěn)結合,成就人生理想;
實現(xiàn)目標需要蹄疾步穩(wěn),切忌貪快,切忌求穩(wěn);
蹄疾步穩(wěn),奮勇前行。
優(yōu)秀擬題
蹄疾步穩(wěn),方能行遠
快穩(wěn)結合,成就人生理想
蹄疾以迅,行穩(wěn)致遠
迅疾致遠,崇實篤行
蹄疾而步穩(wěn),勇毅而篤行
積勢蓄能,闊步前行
踔厲奮發(fā),穩(wěn)步疾行
步穩(wěn)筑基礎,蹄疾創(chuàng)新高
莫急莫躁求成效,且疾且穩(wěn)以致遠
以穩(wěn)打根基,以快謀發(fā)展
蹄疾步穩(wěn)行致遠,急功拖沓失良機
相關素材
耿弇是漢光武帝劉秀的一員名將,曾經建言要平定地方豪強張步,而當時的劉秀有畏難情緒,后來耿弇帶兵激戰(zhàn),終于平定張步,劉秀感慨說“有志者事竟成”。但是宋代王安石又說:“世之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span>
唯有躬身謹行,方能行穩(wěn)致遠。六歲能詩,詩情英邁,這是何等令人羨詫的天賦?一揮而就的千古絕唱《滕王閣序》,又是何等令人驚艷的杰作?王勃生來便是英才,因才華而出名,平步青云之上,卻因恃才放曠而跌落塵埃。當他被眾人褒贊蒙蔽了雙眼時,當他沉溺于萬千盛名而對躬身謹行之建議充耳不聞時,昔日里的放曠高調便成了他人刺眼的釘,成了干柴之中欲燃的火,只待那小小的一根導火索燃起,便有了燎原之勢,燒了滿身盛名,也燒了他自己的性命,引“火”自焚,可悲可嘆!
3.“蹄疾步穩(wěn)”指馬跑得很快同時很平穩(wěn),可引申為速度快并且
很穩(wěn)。“蹄疾”出自唐朝詩人孟郊的《登科后》:“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币馑季褪俏羧湛婆e不得志,心胸郁悶促狹的時光實在不值一提,今日及第蕭灑曠達自由自在思緒開闊無涯。乘著和煦的春風,志得意滿,策馬馳騁在寬闊的天街上,馬蹄似乎也格外輕松迅疾,就好像一天就可以看盡長安似錦的繁花。其中,疾就是飛快。
4.《東周列國志》記載,秦穆公問大臣蹇叔:“怎樣才能稱霸天下?”蹇叔回答:“要稱霸天下,必須做到毋貪、毋忿、毋急這‘三戒’。”其中,毋急是說性急則易受挫,懂得“酌緩急而布之”,方能行穩(wěn)致遠。
5.事情往往就是這樣,太過速成,結果速朽;太想成功,結果失敗。探究起來,根子就在于追求夢想的過程中有了太多的功利、太多的浮躁。君不見,那些想一夜成名的人,總是曇花一現(xiàn);那些靠一時的取巧而成為“網紅”的人,總是紅得不長久。這中間,缺少的就是沉穩(wěn)、積累和沉淀。正如陳壽在《三國志·王昶傳》中所言:“夫物速成則疾亡,晚就則善終。朝華之草,夕而零落;松柏之茂,隆寒不衰。是以大雅君子,惡速成。”
6.一個人要想成長成才,最好的辦法就是善于沉潛、向下扎根。一旦“根系”發(fā)達,功底深厚,就能自然地開花結果。曾國藩曾告誡他的弟弟:“四十八歲后,練習李邕《岳麓寺碑》,經過八年之久,臨摹數千張紙,才有一些進步。如今你用功不滿一個月,怎能妄想一步登天呢?”這番話告訴我們,唯有不急不躁,保持恒心,堅持不懈地努力,孜孜不倦地耕耘,下足水滴石穿、繩鋸木斷的功夫,才能習得好本事、歷練真才華,成就非凡人生。
選材構思
材料已經明確了觀點,即要快而穩(wěn),不能一味貪快,也不能求穩(wěn)而不快,材料明確的表示單純的“貪快”和單純的“求穩(wěn)”都是不對的。
寫作時,需要將材料闡述的道理,落實在具體的社會、人生問題上;或者說要用社會、人生具體問題,去闡述論證材料闡述的道理。因此寫作時要立定快而穩(wěn),批駁“貪快”“求穩(wěn)”兩種錯誤心態(tài)。
在講材料觀點聯(lián)系社會,人生展開論證時,最好能將寫作視角落到具體問題上來,在自我成長、做事、為文、學習、讀書等具體問題上談“快與穩(wěn)”,如我們讀書學習時要先求穩(wěn),打好知識的積累,但也不能僅僅止步于死記硬背,而是應該多學習多思考,攀登思想的高峰;或寫我們?yōu)槿颂幨?,雖可志向高遠,但欲成大事者,必須先打好思想品德的根據,才能越走越遠。
也可以談社會問題,如社會發(fā)展、改革、防疫等具體事務上談“快與穩(wěn)”,說明我們的發(fā)展既要追求經濟效益,以更大的能力做更多的事,更要保留住我們的文化底蘊傳承,否則發(fā)展就只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或說改革、防疫等,既要追求速度、質量,也要注意“溫度”,關懷那些弱者的需求??傊?,要將論述放到實處,放到生活現(xiàn)實中,放到人生成長上,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避免泛泛而談。
開頭示例
1.騏驥之行,步穩(wěn)蹄疾,一日千里;個人、社會之行亦然。腳踏實地之步穩(wěn),兼以開拓創(chuàng)新之蹄疾,方能既免于馬失前蹄,“中道崩殂”,又免于落后他人,被時代拋棄,方得行穩(wěn)致遠?!恫椒€(wěn)兼蹄疾,大道方行遠》
2.良馬也,蹄疾步穩(wěn)者。這強調只有速度快且平穩(wěn),方能行穩(wěn)致遠。同時也不乏存在駑馬一味追求速度,忽視平穩(wěn),抑或重視平穩(wěn),卻拖沓滯后的現(xiàn)象。馬如此,思及青年人自身,誠當夯實基礎,踔厲奮進,不待揚鞭自疾蹄,在青春這條光明大道上走得又快又穩(wěn),如此以至遠方。——《不待揚鞭自疾蹄,行穩(wěn)致遠正青春》
3.“蹄疾步穩(wěn)”一如其意,古時被用來作為選擇良馬的標準。漫溯歷史溝渠,這同樣給當代青年以啟示。就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通過幸福的大路上,既要有快速的列車,也要有穩(wěn)健的步伐。”青年腳踏實地,以求“步穩(wěn)”;青年踔厲前行,以求“蹄疾”,方可書寫中華民族復興的錦繡華章?!鄂謪枈^發(fā)得玉成,步穩(wěn)蹄疾寫復興》
聯(lián)系現(xiàn)實論證示例
1.目以當下,仍有不少人不能把握穩(wěn)疾之辨。有人劍走偏鋒,一味求新求奇而不夯實基礎,終成空中樓閣難經風雨;有人為求速達喪失底線、觸碰法律,終被套上枷鎖再難奔騰;有人以“穩(wěn)扎穩(wěn)打”為名不求上進,甘做偉大時代的旁觀者;有人陳陳相因而思維躺平,墨守成規(guī)而難以放開腳步。我們當以此為鑒,腳底不飄,思想不怠,步穩(wěn)蹄疾,沖向未來。——《步穩(wěn)兼蹄疾,大道方行遠》
2.當前,我們正在歷史的三峽中前進,水面不太開闊且暗流涌動,波浪不甚平穩(wěn)且泥沙俱下,疾風獵獵,何處能蹄疾?何法能步穩(wěn)?其肯綮惟本心與專注。堅定內心的強大,便不會被追名逐利之人裹挾而汲汲于名利,把“穩(wěn)”拋到九霄云外;也不會因穩(wěn)步徐行而忘記目標的緊迫,悠哉不愿疾行。獲得精神專注,便能保質量而提效率,讓蹄疾與步穩(wěn)齊飛?!端俣扰c穩(wěn)重齊飛,質量共效率一色》
3.“蹄疾”卻“步不穩(wěn)”,正如奔車朽索之危。如今社會萬物皆可“速成”,為了追求效率與利益的最大化,急于求成,好高騖遠,終究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速成蔬菜營養(yǎng)低下,速成技能浮于表面……而若“步雖穩(wěn)”但“跑得慢”,隨大流異化為單向廢人,“躺平”“佛系”不思進取,機會降臨卻只能錯過,亦非吾輩青年所當作為之事。只有夯實基礎,以平穩(wěn)心態(tài)奮然前行,在跑得快的同時還能跑得穩(wěn),青年人方不負青春。
——《不待揚鞭自疾蹄,行穩(wěn)致遠正青春》
例文評點
蹄疾步穩(wěn)方行遠,貪快戀穩(wěn)終愿違
“駿馬奔騰似潮涌,一日千里獨行空”這是徐悲鴻《八駿圖》中千里馬的飛揚氣勢,蹄疾步穩(wěn),龍馬精神往往是在畫中,現(xiàn)實中的許多馬兒恐怕要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了……(巧妙引材)因劣馬貪“快”,駑馬戀“穩(wěn)”,欲成良馬確是難事,(分析材料)人成良才也非易事,要知“蹄疾步穩(wěn)”方行遠,貪“快”戀“穩(wěn)”終愿違的道理。(亮出觀點)
功利熏心一味貪“快”是劣馬,終會掉入“速成”陷阱,馬失前蹄,事與愿違。(分論點1,批駁“貪快”)
“速成”之風早已令人趨之若鶩。“十五分鐘搞定高考語”“八分鐘掌握文言解題技巧”“五分鐘巧解分段函數”諸如此類的短視頻標語一定也抓取過你的眼球,點進去的結果往往是浪費了寶貴的八分鐘;更有些夸張的“成功學”宣傳讓許多成年人幻想快速構建自己的商業(yè)帝國,紛紛落入傳銷組織,遭遇價值崩塌,信仰失落,幻想的商業(yè)帝國遙遙無期,欠下的巨額債務卻步步緊逼!(聯(lián)系現(xiàn)實,注意都取自生活實例切實際,接地氣。)
亦步亦趨一心戀“穩(wěn)”是駑馬,總是陷入“拖沓”怪圈,心猿意馬,錯失良機。(分論點1,批駁“戀穩(wěn)”)
“穩(wěn)”并不是一味跟隨,“別人考研你也考研”“別人考公你也考公”“今天俯臥明天再撐”“萬事不慌,只想躺平”許多年輕人所謂的“穩(wěn)”是被動的、怯懦的、猶豫且脆弱的“穩(wěn)”,看似小心翼翼踩著別人的腳印觀望似地前進,其實將寶貴的時機全部浪費。那些在某乎上狂刷高考名校經驗的人,看到的無非是“沒怎么復習很神奇就考上清北了”的“凡爾賽”和“我每天只睡4小時廢寢忘食的努力復習了3年”的“苦情派”,這樣的經驗毫無意義,反而讓你掉進“拖沓”怪圈,與其這樣心猿意馬,錯失提升學習能力的良機,倒不如把控好自我節(jié)奏好好
練幾道題。(聯(lián)系現(xiàn)實,仍然是來自生活實例,生活是寫作素材的寶庫,是實實在在的,活生生的事實,高中生作文更應多低頭關注自己的生活,關注身邊的人和事,比起泛泛而談的宏觀理論,更切實際,更接地氣,也更能俘獲閱卷老師的心。)
又快又穩(wěn)“蹄疾步穩(wěn)”是良馬,善調步伐,能控節(jié)奏,能成步法,方行穩(wěn)致遠。(分論點3,落實到觀點“蹄疾步穩(wěn)”)
“良馬”“良才”絕不只是標簽,是完整的過程性評價,真正的良馬“蹄疾步穩(wěn)”日行千里是它在行進中不斷地調整步伐,“蹄疾步穩(wěn)”很難,需控制“快慢”“穩(wěn)急”之節(jié)奏,形成自己的一套“步法”,步法得當,蹄疾步穩(wěn),千里方可日達。于我輩,“貪功冒進,戀穩(wěn)拖沓”是錯了步伐、失了節(jié)奏、亂了步法,隨時都可能遭遇崩盤,最后落得前功盡棄、人仰馬翻,事與愿違!
雖說“駑馬十駕,功在不舍”,但日新月異的當下是“萬馬奔騰”“人才濟濟”,讓自己成良馬,為良才方能提升核心競爭力!當然,我們不鼓吹“社會達爾文主義”,但對“貪功速成”“戀穩(wěn)拖沓”的價值觀堅決否定,愿我輩為良馬,能有自己的步法,能蹄疾步穩(wěn),能雖遠必達。(篇末點題扣題。)
優(yōu)秀范文
1.蹄疾以迅,行穩(wěn)致遠
心中有志蹄自疾,志存高遠行需穩(wěn)。正處于青春勃發(fā)、昂揚向上的年紀,青年人如健壯的駿馬,滿腔熱血,一身孤勇,急欲到廣闊的草原上縱橫馳騁,一展英姿,成為千里良駒。然而成功成才之路并非易事,需蹄疾以迅馳,亦需行穩(wěn)以致遠。
欲成大才,胸中自有丘壑,夢想自在遠方,無需他人揚鞭,自會奮發(fā)有為,不甘人后。我們也應清楚,每個人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急于求成常常適得其反。能走多遠,不僅在于走多快,還在于走得穩(wěn)不穩(wěn)。
身在井隅,心有星光;眼中有詩,自在遠方。外賣小哥雷海為憑借對詩歌的癡迷,十多年如一日,終于奪得詩詞大會總冠軍,也迎來了人生命運的轉變;失聰女孩江夢南不屈于命運的嘲弄,付出遠超常人的努力,最終邁入中國最高學府打動無數國人。他們不墜青云之志,不受困頓所擾,不因造化弄人而去走一條亦步亦趨的路,而去躺平擺爛任由命運擺布,真可謂是生活的強者,我輩的楷模。我們又有何資格不去奮手一搏呢?
隱姓埋名,為國鑄劍;一朝亮相,天下皆驚。中國軍工從一窮二白走來,遭受了多少冷眼與嘲笑,每一步都走得艱辛坎坷,但我們從未停止前進的步伐。一項項計劃逐步開展,一個個成果逐步展示。鐵翼飛旋,響徹云霄,仰望晴空,“20家族”戰(zhàn)機在空中寫下浪漫的篇章。當世人驚羨于我們的國之利劍已如此輝煌之時,絕不應忽視我們過去幾十年穩(wěn)健有力的奔跑。攻克了多少科研難關,突破了多少技術封鎖,才有了如今的利劍如龍,刺破長空。若沒有疾馳追趕,又怎能后來者居上?若沒有穩(wěn)健的心態(tài),又如何走過這漫漫歲月?
歲月不居,時節(jié)如流。有的青年人受惑于“出名要趁早”,過度擔心朱顏辭鏡花辭樹的到來,為求一時之名,獻身網紅經濟,把專業(yè)書籍束之高閣,將學業(yè)科研棄之一旁,精心于皮囊,醉心于流量,偶有幸運兒能掀起一時風浪,最終卻都落得個腹內空空的結果。更有甚者,弄虛作假,偽造學歷,硬凹人設,花重金,請槍手,一時風光無兩,他朝被人戳穿,跌落神壇,貽笑大方。如此種種,不過是現(xiàn)代版的“仲永”“畫皮”罷了。
總是夢想一飛沖天,總是妄圖尋得捷徑,短時間內看似乎是迅猛疾馳,實質上卻是誤入歧途,浮在空中的名利暗中早就打好了價碼。于身于家于國,都是夢中幻影,有何益處?
2.蹄疾步穩(wěn),方能致遠
“駿馬奔騰似潮涌,一日千里獨行空”這是徐悲鴻《八駿圖》中千里馬的飛揚氣勢,蹄疾步穩(wěn),龍馬精神往往是在畫中,現(xiàn)實中的許多馬兒恐怕要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了……因劣馬貪“快”,駑馬戀“穩(wěn)”,欲成良馬確是難事,人成良才也非易事,要知“蹄疾步穩(wěn)”方行遠,貪“快”戀“穩(wěn)”終愿違的道理。
功利熏心一味貪“快”是劣馬,終會掉入“速成”陷阱,馬失前蹄,事與愿違。
“速成”之風早已令人趨之若鶩?!笆宸昼姼愣ǜ呖加⒄Z”“八分鐘掌握文言解題技巧”“五分鐘巧解分段函數”諸如此類的短視頻標語一定也抓取過你的眼球,點進去的結果往往是浪費了寶貴的八分鐘;更有些夸張的“成功學”宣多成年人幻想快速構建自己的商業(yè)帝國,紛紛落入傳銷組織,遭遇價值崩塌,信仰失落,幻想的商業(yè)帝國遙遙無期,欠下的巨額債務卻步步緊逼!
亦步亦趨一心戀“穩(wěn)”是駑馬,總是陷入“拖沓”怪圈,心猿意馬,錯失良機。
“穩(wěn)”并不是一味跟隨,“別人考研你也考研”“別人考公你也考公”“今天俯臥明天再撐”“萬事不慌,只想躺平”許多年輕人所謂的“穩(wěn)”是被動的、怯懦的、猶豫且脆弱的“穩(wěn)”,看似小心翼翼踩著別人的腳印觀望似地前進,其實將寶貴的時機全部浪費。那些在某乎上狂刷高考名校經驗的人,看到的無非是“沒怎么復習很神奇就考上清北了”的“凡爾賽”和“我每天只睡4小時廢寢忘食的努力復習了3年”的“苦情派”,這樣的經驗毫無意義,反而讓你掉進“拖沓”怪圈,與其這樣心猿意馬,錯失提升學習能力的良機,倒不如把控好自我節(jié)奏好。
又快又穩(wěn)“蹄疾步穩(wěn)”是良馬,善調步伐,能控節(jié)奏,能成步法,方行穩(wěn)致遠。
“良馬”“良才”絕不只是標簽,是完整的過程性評價,真正的良馬“蹄疾步穩(wěn)”日行千里是它在行進中不斷地調整步伐,“蹄疾步穩(wěn)”很難,需控制“快慢”“穩(wěn)急”之節(jié)奏,形成自己的一套“步法”,步法得當,蹄疾步穩(wěn),千里方可日達。于我輩,“貪功冒進,戀穩(wěn)拖沓”是錯了步伐、失了節(jié)奏、亂了步法,隨時都可能遭遇崩盤,最后落得前功盡棄、人仰馬翻,事與愿違!
雖說“駑馬十駕,功在不舍”,但日新月異的當下是“萬馬奔騰”“人才濟濟”,讓自己成良馬,為良才方能提升核心競爭力!當然,我們不鼓吹“社會達爾文主義”,但對“貪功速成”“戀穩(wěn)拖沓”的價值觀堅決否定,愿我輩為良馬,能有自己的步法,能蹄疾步穩(wěn),能雖遠必達。
3.蹄疾步穩(wěn),任重致遠
孟郊有詩曰:“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用以形容他登科后急切的心情;顏斶有句云:“晚食以當肉,安步以當車”,用以形容他歸隱時閑適的狀態(tài)。正如登科與歸隱是兩條矛盾的“殊途”,我們通常認為“走得快”和“步法穩(wěn)”也是矛盾的。那么,究竟怎樣才能做到“蹄疾步穩(wěn)”,魚與熊掌兼而得之呢?
“蹄疾步穩(wěn)”指馬跑得很快,同時又很平穩(wěn),引申為速度快并且穩(wěn)?!疤慵病迸c“步穩(wěn)”,看起來水火不容,矛盾對立的二者,我們?yōu)楹畏且凹娑弥蹦??這是因為,“蹄疾”“步不穩(wěn)”,急于求成,則終將事與愿違;“步雖穩(wěn)”但“跑得慢”,拖沓滯后,則必然錯失良機。蹄疾步穩(wěn)方能行遠。故而,不論是追求遠大志向的個人,還是欲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國家,“蹄疾步穩(wěn)”都是我們孜孜以求的理想狀態(tài)。
如何求呢?
我覺得這里面有兩大要素,一個是主觀心理要素,一個是客觀方法要素。從“蹄疾”方面考慮,我們通常理解的“蹄疾”就是“跑得快”。但是“跑得快”可以有兩種理解:一是步幅大,二是步頻大。步幅大有時難免會“馬失前蹄”,故而,步頻大才是我們應該努力追求的。小步快走,亦能致遠,且不容易摔跟頭。
小步快走其實是面對緊急情況時的一種積極的心理態(tài)度。這種心理態(tài)度有兩個方面的要求,一是要有“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麋鹿興于左而目不瞬”的平和心態(tài),越是危急時刻,越要有平和的心態(tài),“小步”要不急不躁、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下去;二是要有“枕戈待旦”“夙興夜寐”的急迫感,雖然心態(tài)平和、腳下不亂,但是不斷進取,絕不拖沓。雖是“小步”,但要“快走”。
從“步穩(wěn)”的角度考慮,步穩(wěn)不一定是“慢”,還涉及“步法”的問題。為何古人喜歡騎馬出行而很少騎驢?馬的耐力好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馬的步法很穩(wěn)。我爺爺曾告訴我,不要輕易騎驢,驢子的步法是四個蹄子聚到一起,然后彈跳出去,這個過程中人很容易摔下來;而馬的步法是四個蹄子散開跑,即便跑得很快,步子很大,人也不容易摔下來。所以,面對具體問題,選擇合適的“步法”也很重要。
三年前,新冠疫情爆發(fā)了。對于這種病毒的特點,開始時,我們是知之甚少的,但是,我們堅持蹄疾步穩(wěn),小步快走。積極試錯,不斷調整。故而,我們的疫情防控工作有目共睹。
因此,我覺得,不論是追求遠大志向的個人,還是欲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華夏,調整步幅,加大步頻,修正步法,蹄疾步穩(wěn),小步快走,都是我們應當努求的。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到達遠方。
我們經常犯的錯誤是“心快手慢”,如何讓心“慢下來”,讓手“快起來”,這是我們能否在“任重”在肩的情況下還能“致遠”的關鍵。蹄疾步穩(wěn),小步快走便是解決之道。
蹄疾步穩(wěn),小步快走
孟郊有詩曰:“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用以形容他登科后急切的心情;顏斶有句云:“晚食以當肉,安步以當車”,用以形容他歸隱時閑適的狀態(tài)。
正如登科與歸隱是兩條矛盾的“殊途”,我們通常認為“走得快”和“步法穩(wěn)”也是矛盾的。那么,究竟怎樣才能做到“蹄疾步穩(wěn)”,魚與熊掌兼而得之呢?
“蹄疾步穩(wěn)”指馬跑得很快,同時又很平穩(wěn),引申為速度快并且穩(wěn)?!疤慵病迸c“步穩(wěn)”,看起來水火不容,矛盾對立的二者,我們?yōu)楹畏且凹娑弥蹦??這是因為,“蹄疾”“步不穩(wěn)”,急于求成,則終將事與愿違;“步雖穩(wěn)”但“跑得慢”,拖沓滯后,則必然錯失良機。蹄疾步穩(wěn)方能行遠。故而,不論是追求遠大志向的個人,還是欲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國家,“蹄疾步穩(wěn)”都是我們孜孜以求的理想狀態(tài)。
如何求呢?
我覺得這里面有兩大要素,一個是主觀心理要素,一個是客觀方法要素。
從“蹄疾”方面考慮,我們通常理解的“蹄疾”就是“跑得快”。但是“跑得快”可以有兩種理解:一是步幅大,二是步頻大。步幅大有時難免會“馬失前蹄”,故而,步頻大才是我們應該努力追求的。小步快走,亦能致遠,且不容易摔跟頭。
小步快走其實是面對緊急情況時的一種積極的心理態(tài)度。這種心理態(tài)度有兩個方面的要求,一是要有“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麋鹿興于左而目不瞬”的平和心態(tài),越是危急時刻,越要有平和的心態(tài),“小步”要不急不躁、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下去;二是要有“枕戈待旦”“夙興夜寐”的急迫感,雖然心態(tài)平和、腳下不亂,但是不斷進取,絕不拖沓。雖是“小步”,但要“快走”。
從“步穩(wěn)”的角度考慮,步穩(wěn)不一定是“慢”,還涉及“步法”的問題。為何古人喜歡騎馬出行而很少騎驢?馬的耐力好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馬的步法很穩(wěn)。我爺爺曾告訴我,不要輕易騎驢,驢子的步法是四個蹄子聚到一起,然后彈跳出去,這個過程中人很容易摔下來;而馬的步法是四個蹄子散開跑,即便跑得很快,步子很大,人也不容易摔下來。所以,面對具體問題,選擇合適的“步法”也很重要。
三年前,新冠疫情爆發(fā)了。對于這種病毒的特點,開始時,我們是知之甚少的,但是,我們堅持蹄疾步穩(wěn),小步快走。積極試錯,不斷調整。故而,我們的疫情防控工作有目共睹。
因此,我覺得,不論是追求遠大志向的個人,還是欲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華夏,調整步幅,加大步頻,修正步法,蹄疾步穩(wěn),小步快走,都是我們應當努力追求的。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到達遠方。
我們經常犯的錯誤是“心快手慢”,如何讓心“慢下來”,讓手“快起來”,這是我們能否在“任重”在肩的情況下還能“致遠”的關鍵。蹄疾步穩(wěn),小步快走便是解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