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前的青春誓言》
周思遠
(蘇州易優(yōu)高考作文點睛...)
糾錯
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的松柏總在清晨泛著冷綠,我站在 “哭墻” 前,指尖撫過墻上的名字 —— 那是去年我參與整理的幸存者名錄,每個名字背后,都藏著一段不能忘卻的歷史。第一次來紀念館做志愿者時,我對著 “萬人坑” 遺址說不出話,泥土里的白骨泛著淺黃,像在無聲地訴說八十多年前的苦難。我的外公是南京大屠殺的幸存者,他總說:“你們這代人,不能忘了過去?!?小時候,他給我看他胳膊上的傷疤,那是日軍刺刀留下的印記,像條猙獰的蜈蚣。去年,紀念館招募 “青年宣講團”,我立刻報了名,每天放學后就去查史料,把幸存者的故事編成講解詞。有次給小學生講解,一個孩子指著雕塑問:“姐姐,他們?yōu)槭裁匆圬撝袊???我蹲下來,指著 “和平鴿” 雕塑說:“因為我們要記住苦難,才不會讓悲劇再發(fā)生?!苯衲晔罴?,我們宣講團發(fā)起了 “尋找幸存者后代” 活動,走訪了南京、揚州、常州的二十多個家庭。在揚州,我們見到了 92 歲的張奶奶,她是幸存者的女兒,家里藏著父親留下的舊棉襖,棉花里還沾著血。我們把這些文物拍成紀錄片,發(fā)布在 B 站上,播放量超過了 50 萬,有網友留言:“青年記得,國家就不會忘?!眹鴳c那天,紀念館舉行和平集會,我作為青年代表發(fā)言,站在 “和平大鐘” 前,看著廣場上的年輕人舉著 “銘記歷史 珍愛和平” 的牌子,忽然想起外公的話。當鐘聲響起時,我握緊了拳頭 —— 這是我們的誓言:既要做歷史的守護者,把苦難刻在心里;也要做和平的傳遞者,讓未來迎著陽光。暮色中的紀念館格外肅穆,松柏的影子拉得很長,像在守護著墻上的名字。我走在廣場上,看著年輕人在 “和平鴿” 雕塑前合影,他們的笑容里有堅定,也有溫柔。原來青年的擔當,從來不是沉重的口號,而是像紀念館的松柏,既要扎根在歷史的土壤里,也要朝著和平的未來,生生不息。 學語文,就來易優(yōu)悅讀 http://www.zequeka.cn
(易優(yōu)作文點評:標題以 “紀念館” 與 “青春誓言” 結合,紅色主題與青年擔當突出。環(huán)境描寫(松柏、哭墻、和平鴿)肅穆,講解、走訪的動作細節(jié)真實,外公的傷疤與史料整理形成代際呼應。主題緊扣歷史記憶,情感厚重。缺點是紀錄片的制作細節(jié)可深化。建議增加紀錄片拍攝中的具體故事(如張奶奶的棉襖背后的經歷),強化青年行動的感染力?!?蘇州易優(yōu)高考作文點睛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