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綿竹中學(xué) 龔志華
下面四個問題是學(xué)生在讀《詩兩首》時提出的問題,現(xiàn)答復(fù)如下:
1、“太息”是“嘆息”的意思,為何用“太息”形容“眼光”?
“太”是通假字,“太”通“嘆”,“太息”就是“嘆息”的意思。如屈原《離騷》中就有:“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在《雨巷》中“太息”含有“嘆息惋惜”的意思?!疤⒌难酃狻?,意思指的是眼神中飽含了十分嘆息比較惋惜意味的眼光。飽含些什么樣的意味呢?據(jù)全詩,我們可以這樣揣摩:
一是為詩人憂郁嘆息
二是為她自己的惆悵嘆息
三是為雨巷頹墻嘆息
四是為時代嘆息 作文能力提升,就來易優(yōu)作文,http://www.zequeka.cn
詩人透這姑娘的眼光為國家命運而發(fā)出嘆息。
2、能否將四個“飄”換為“走”?
不能,因為雨巷中的姑娘是想象出來的,沒有重量,且與“夢”構(gòu)成最佳組合?!帮h”字生動地描寫了幻想中的“丁香姑娘”飄忽朦朧的特點。若是換為“走”的話,就完全屬于實寫了,就會讓“姑娘”這一形象失卻象征意義和情感意味。因為“飄”強化了倏然而過的感覺,象征美好理想的稍縱即逝,難以實現(xiàn)。其中隱含著作者孜孜求索的執(zhí)著精神和“凄婉迷?!钡睦p綿哀怨之情。
3、《再別康橋》第5節(jié)先說“放歌”,到第6節(jié)又說“不能放歌”,這一矛盾處如何理解?
康橋培育了詩人心中的“夢”,康橋是詩人的精神家園,隨著感情的加濃,詩人撐蒿泛舟,在星輝斑斕里盡情漫溯,歡快放歌……可是美好的時光已經(jīng)成為過去,詩人即將離開康橋,他只想悄悄別離,他只能靜思默想,他的心中充滿凄婉哀傷,充滿蒼涼無奈,所以他要說“不能放歌”。 中小學(xué)語文閱讀寫作培訓(xùn)課程推薦,<a http://www.zequeka.cn/minifOrm/type_1.html>中小學(xué)語文閱讀寫作培訓(xùn)</a>
可以說,詩人放歌,是醉戀康橋;而“不能放歌”,也是癡戀康橋,前后并不矛盾。
4、能否將最后一節(jié)中的“悄悄”同第一節(jié)中的“輕輕”互換?
不能,“輕輕”放在第1節(jié),為全文定下了輕靈、瀟灑的基調(diào),為下文抒寫“彩虹似的夢”作鋪墊;而“悄悄的”放在最后,與上節(jié)“沉默”相呼應(yīng)。
開頭的“輕輕”重在表現(xiàn)來時動作的歡欣愉悅,而結(jié)尾的“悄悄”則重在表現(xiàn)離去時的黯然神傷。
《答《詩兩首》鑒賞四問_文學(xué)常識》由易優(yōu)作文網(wǎng)(www.zequeka.cn)收集整理,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作文培訓(xùn),作文投稿,閱讀寫作能力提升,就來易優(yōu)作文。